物流圈掀起服務大比拼!電商平臺卷“送貨上門”,服務漸分層
快遞物流的發展讓人們隨時隨地網購成為了可能,消費者對快遞物流服務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服務標準不能因為件量而簡化。競爭激烈的行業也普遍形成一種共識:在物品充裕、渠道多元的當下,僅僅買到商品已不足以形成競爭力,提高購物體驗,尤其是物流配送體驗,提供稀缺服務才能吸引和留住消費者。
所以,在送貨上門這一服務里,不顯山不露水的菜鳥已暗中發力許久。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菜鳥通過自營的菜鳥直送、加盟式的菜鳥驛站等多種方式共同把20多億個包裹送貨上門,還把超過4000萬件應急物資送達用戶手中,創歷史最高水平。
2022年7月底,菜鳥對外宣布,將“多種方式送貨上門”列為工作重點,并在8月23日申請注冊了“菜鳥送貨上門”商標,以及與送貨上門相關的設計、技術研發分類商標。2023年3月6日,菜鳥宣布將追投30億元補貼菜鳥驛站站點,繼續強化送貨上門服務。
2023年6月28日,菜鳥集團宣布推出自營的快遞業務:菜鳥速遞。

另外,菜鳥為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配備了3種“送貨上門”的方式,首先是直營配送上門,針對天貓超市和天貓國際訂單,由菜鳥直送直達消費者;其次是菜鳥驛站預約送貨上門,目前約70%的菜鳥驛站可以實現;最后是“淘寶專送”按需上門,覆蓋范圍已經擴大到全國30多個城市。就目前來看,菜鳥所推出的多樣化送貨上門服務,不需要用戶額外付費,便能有效提升履約能力和用戶復購率,助力物流企業實現健康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快遞物流企業的內卷勢必加劇。對他們而言,如何平衡服務質量和經營效益之間的關系,將成為快遞企業展現實力的又一重要內容。而菜鳥憑借行業巨頭的地位,又將在行業發展維度上將整個行業帶領向何種更為智慧、人性化的道路,還不得而知,但顯然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