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數字城管"持續升級 向"智慧城管"邁進
以前,窨井蓋被損壞等城市管理難題,時常三五天都不能確認責任單位,問題處理更是需要十天半個月。
現在,只要城市管理監督平臺收到報案后,指派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理,從發現上報問題、立案、確認責任單位,僅需3至5分鐘就可完成。
這,就是“數字城管”給我們帶來的變化。而新的一年,我市“數字城管”將繼續升級。
一年辦結7萬余案件,被喻為“城市管家”
從去年8月到現在,市區月牙灣的唐女士一家從未過得如此安穩。
因為周邊地面抬升,地下管網污水常年涌入她家,使得他們無法安心居住。尤其是每到雨雪天氣,他們就要不停地用水泵往外排水,費電費時,十分惱人。
去年7月底,市“12319”城管服務熱線接到唐女士的投訴后,迅速處置,跟蹤督辦,使得多年懸而未決的問題在一周內得以解決。
唐女士一家的例子,正是市“數字城管”處置城市管理問題的一個縮影。
為了理清城市管理問題的亂麻,2011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搭建“數字城管”平臺,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制度保障的城市管理大格局,將中心城區31.6平方公里共劃分429個萬米單元網格,為8.5萬余個城市部件配上“身份編碼”。
2012年度,“數字城管”立案城市管理案件75636件,處置辦結70307件,為政府事權部門提供城市問題分析評估3次,轉發管理建議函15份,召集現場處置協調會56次,啟動事部件問題專項普查72次。總辦結率和群眾滿意度均在95%以上,被不少人親切喻為“城市管家”。
推進升級換代,向“智慧城管”邁進
新的一年,“數字城管”將推進升級換代,向“智慧城管”方向邁進:
市、區信息平臺將依托現有的數字城管系統,進一步推動物聯網、3S(GIS、GPS、RS)、實景影像、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應用到城市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去。
同時,各縣(市)也要推進數字城管集中[FS:PAGE]平臺建設,并以集中平臺建設為契機,推動各縣(市)“城管委”和“城管辦”的設立,全面推動各縣(市)“大城管”格局的形成。建立市與各縣(市)的聯動機制、信息共享共用機制和節約集約化,提升全市城市管理的現代化格局。
新的一年,最令人期待的是,普通市民或將能更直接地參與城市管理:“數字城管進社區”將在全市推開;將開發市民城管通軟件,讓市民隨時隨地可以查詢、舉報、投訴和建議;市民舉報還將設獎。
此外,“數字城管”還將通過建立未處置案件處置通報制度、建立和完善案件查詢系統,使得城市管理更高效、透明。
相關文章
邢臺“數字城管”實現城市管理無縫監管
昨日上午10時22分,“數字城管”監督員巡查到市泉南大街與興達路交叉口時發現,一污水井蓋破損,給市民出行帶來安全隱患。他隨即將情況上報給數字城管監督指揮中心。經過中心調度,市政維護人員迅速趕到現場,更換新井蓋。
福建聯通搭建“數字城管”服務平臺 城市管理更智能
當城市管理人員發現某農貿市場門口有亂占道現象,馬路上有井蓋破損等影響市容市貌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時,該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