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樓宇讓城市更美好
數據顯示,樓宇消耗著全球41%的能源,并占據了21%的二氧化碳排放。對于高樓林立的大都市而言,如何實現樓宇的節能減排無疑是城市打造綠色環境的重中之重,但當然這一切不能以犧牲舒適度或安全為代價。以商業樓宇及星級酒店為例,在實現綠色的同時,提高居住舒適度、提升安全性、降低運營成本,要同時實現這些要求可沒那么容易。前不久,記者跟隨西門子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技術人員走訪了廣州天河新天希爾頓酒店,探尋西門子的解決之道。
“為了滿足該酒店 ‘舒適安全、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并符合其便捷、智慧、生態的建筑環境要求,西門子為其提供了整體綠色酒店解決方案和新一代產品對酒店的中央空調通風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控,” 西門子基礎設施及城市業務領域中低壓配電及樓宇科技銷售集團華南大區總工程師廖寧說道。“先進的綠色節能技術產品和應用,不僅使酒店中央空調及通風系統設備得以高效的運行管理,也保障了酒店的舒適性環境以及酒店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優化。”
西門子的整體酒店解決方案實現了各系統之間的無縫連接。通過對系統的集成,在提高對客人需求響應的同時降低了酒店對人工的依賴程度,極大地提高了酒店的管理和服務效率。“數據顯示,5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酒店,月耗電超100萬千瓦時。在確保舒適的同時,我們的解決方案還將能源管理的理念貫徹到每一個細節,營造人性化的舒適環境的同時,更為酒店降低能源費用提供有效手段。” 廖寧補充說。
科技的魅力還體現在它所能帶來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在酒店客房區域,西門子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可對燈光、窗簾、空氣品質、室內溫濕度等環境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根據客人喜好、環境變化提供不同的“場景”的智能切換,從而確保最佳的環境體驗。此外,西門子的樓宇自動監控系統支持以太網技術的BACnet/IP協議的分布智能網絡系統,采用自適應控制技術,可以迅速有效地完成酒店的機電設備監控和舒適性環境保障,從而科學高效的管理空調通風設備,降低酒店的維護成本和能源成本。
“中國‘十二五’規劃中將環境保護提到了極其重要的高度,而低碳綠色建筑正是十二五期間建筑領域的發展重點,”西門子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亞太區總裁肖松博士在之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發展綠色建筑、[FS:PAGE]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致力于低碳綠色建筑領域的企業來說,這是挑戰更是巨大的機遇。”
中國的樓宇節能正處于起步階段。數據顯示,在我國既有的約43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僅有4%的建筑采用了先進的能源效率改進措施。盡管節能已成為必然,但但前期高額的投入卻往往讓業主望而卻步,資金難問題制約著節能市場的大發展,于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2009年北京市朝陽區政府辦公樓的節能改造工程項目中,西門子業務部門與金融部門攜手將融資租賃與能源合同管理整合在一起,即包括技術和資金全部由西門子投入,客戶無需承擔任何費用,在五年半期間內通過降低能耗及提高運行效率所節約的成本來支付項目所需費用。據西門子測算,在項目執行期間,該辦公樓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約467噸,每年節電約150萬千瓦時。“成本低于節能收益,不僅保證節能效果,而且客戶從節能項目中獲得額外收益。”在肖松看來,這種全新的解決方案實際上創造了客戶、西門子和環境的三贏局面。
相關文章
智能樓宇市場自身存局限 系統標準化成“救星”
如今,隨著我國城市大部分地區數字化、建筑智能化的建設進程日益加快,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規劃、建設、管理及服務理念不斷加強。靈活運用科學、整體、系統的思維來營造現代智能化的工作環境、居住環境已成為必然趨勢。
智能樓宇助力節能 人才資金阻礙產業發展
6月20日消息,城鎮化和工業化遺留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凸現,住宅擁擠和污染問題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智能小區、智能樓宇不僅有更好的體驗,更可以降低電耗,是城市生活實現綠色、低碳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智能樓宇在國內陸續建立,...
智能樓宇標準化建設 融合智慧城市發展成趨勢
智能樓宇是隨著人類對建筑內外信息交換、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和節能性的要求產生的。智能樓宇及節能行業強調用戶體驗,具有內生發展動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戶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適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已經成為發展趨勢。
重慶全力發展物聯網 智能樓宇、3D打印齊上陣
昨日,2013國際知名研發機構重慶行動大會暨兩江國際科技創新論壇舉行,7個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簽約,智能樓宇、3D打印、醫學診療、物聯網技術等多個方面。副市長吳剛出席會議并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