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大彭鎮數字化遠程無土栽培大棚

2月19日清晨,記者來到銅山區大彭鎮夾河村的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盡管還是春寒料峭,可這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一輛輛農用車布滿田埂,潺潺水流聲不時入耳,無土栽培大棚里已在定時傳輸營養液了……
掀開無土栽培1號大棚厚厚的布簾,呵!開闊的鋼結構大棚里,種植弄上陶粒杯里的番茄苗猶如一株株觀賞植物,精致而又清爽。大棚的里側,穿著鮮艷的十多位大姐一邊歡聲笑語,一邊忙著手頭的活計。
12米寬、7米高、100米長的鋼結構焊接大棚,一個個猶如工作臺的種植弄,一盞盞醒目的節能燈,一臺臺各式風機,一排排電子按鈕,一架架電磁遠傳表……若不是滿眼生機盎然的綠苗,竟讓人有來到了現代工業廠房的錯覺。
“我們這個大棚現在還在建設階段,等種植弄內的敷膜埋管工程全部完畢,蔬菜進入正常生長階段,一個人就能管理1200平方米的大棚,是名副其實的智能大棚。”身著工作服、滿臉汗珠的29歲小伙子王配是這里的工程師。他告訴記者,和以前的無土栽培大棚不同,現在更注重規模化、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
“嘀——”只見王配輕按手中猶如車鑰匙般大小的遙控器,棚頂厚厚的棉氈子自動卷起。原來,無土栽培大棚對溫濕度要求高,棚內溫度常年控制在22攝氏度,在冬季,為了保證溫度,晚上需將棉氈子全部鋪開,白天為了讓棚內的果蔬接受光照,又必須全部卷起。這個新型遙控系統在百米內可實施操控;而大棚中間懸掛的一臺臺的風機則用來調節棚內濕度,大棚一側依次排列的電磁遠傳表內裝有感應芯片,會實時感應和傳輸大棚內營養液的供應和噴灑情況。
“大棚只是為蔬菜提供一個生長的空間,所有的調節和控制都在中央機房。”4座1200平方米的無土栽培大棚,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中央機房,便可完成所有管控。只見王配來到機房智能控制柜前,輕觸液晶顯示屏,輸入管理員密碼,進入水路控制系統,25分鐘、20分鐘……王配熟練地進行著操作。
據介紹,無土栽培技術是當前最節水的一項新技術,用水量僅是傳統種植的二十分之一,不用再單獨進行整地、除草、澆水、施肥等,蔬菜的畝產量也是地面種植的3倍左右,生產出來的蔬菜不受季節限制,采摘周期長達9個月,且無有害殘留物,安全、健康,口感好,品相優,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近年來,銅山區堅持發展高效現代農業,全區設施蔬菜種植面積超過50萬畝,物聯網、太空種子、氣象系統等高新科技被廣泛應用,科技進步在農業增長中的貢獻率高達65%以上,已成為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FS:PAGE]
用工業化的理念來經營農村,用市場化的途徑來指導農民,用工業區的思路來打造農業園區,用高新科技領跑農業。據了解,目前以銅山為代表的我市高效設施農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到去年底,已有邳州、沛縣、睢寧、賈汪4個縣(市)、區榮獲“全省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先進縣(市)、區”稱號,是全省13個地市中最多的。
相關文章
與邊緣相交,與智慧相通,以數字化云平臺賦能代理商傳統服務模式轉型
中國北京,2021年11月16日——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從古絲綢之路的駝鈴帆影,到現代交通網絡的四通八達,中國無疑建成了交通大國,也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5...
十萬平數字化、全自動“超級大冰箱”,盒馬上海供應鏈中心單日可分揀超280萬份訂單
未來,航頭物流基地,會支持全國200家門店的物流周轉需求,并串聯上下游,通過自動化項目的高效運轉,提升整個供應鏈的供給效率、降低供應鏈的整體運營成本。
企業數字化轉型:關于轉型技術的思考!
Hi,大家好!我們繼續聊企業數字化轉型這個事兒。企業數字化轉型主要有兩大驅動因素,一個是需求的拉動,一是技術的推動。“需求的拉動”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沒少聊,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數字化轉型的另一個驅動因素——數字化技術。01.“數...
能源物流集團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 推進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提高各業務板塊資源利用率和資源匹配性,實現現有資源效益最大化,能源物流集團各企業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穩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