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國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
工業生產趨勢日益自動化,在自動化之上,我們提出了智能化,智能裝備將在未來各行各業當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智能制造裝備是在裝備數控化基礎上盡心改進而成的一種更先進、生產效率和制造精度更高的裝備。主要分為智能機床和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兩大部分,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和控制功能。它可以將傳感器及智能診斷和決策軟件集成到裝備中,使制造工藝能適應制造環境和制造過程的變化。它重點推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的發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然而,我國制造裝備產業目前整體上卻仍處于相對較低端的水平上,智能裝備制造業仍處于由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的初級階段,一些行業甚至連基本的裝備自動化都沒有完成。當前形勢下,我國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的技術發展方向應是軟硬件搭配,著力發展網絡化、控制軟件模塊化。
中國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制造業大國,但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先進裝備貿易逆差嚴重、高端裝備與智能裝備嚴重依賴進口,嚴重制約我國制造產業健康發展。而智能制造技術是世界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推動我國傳統制造產業的結構轉型升級,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高端裝備制造業納入其中,全面開展智能制造技術研究將是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內容和促進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必然。
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重點推進智能儀表裝備、智能裝備等四大類產品,其中智能專用裝備主要包括大型智能工程機械、高效農業機械、智能印刷機械、自動化紡織機械、環保機械、煤炭機械、冶金機械等各類專用裝備,實現各種制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義化,帶動整體智能裝備水平的提升。
我國制造業的規模大,但是總體水平還比較低,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兩個重要任務。迫切需要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通過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提高我國制造業創新能力和附加值,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提升傳統制造水平。通過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開[FS:PAGE]辟新的就業形態。智能制造也將成為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支撐。
相關文章
我國2015年智能裝備制造業收入將逾萬億元
到2015年,我國智能裝備制造業的銷售收入將超過1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工業增加值率達到35%,本土化智能制造裝備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將超過30%。
浙開展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重大科技創新專項試點
浙江省政府20日召開全省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推動科技改革與發展有新突破電視電話會議。浙江省副省長毛光烈提出,要突出企業創新主體與企業主導產業技術創新的作用,開展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重大科技創新專項的綜合試點。
智能裝備十二五規劃預計年內發布
三一重工獲批國家智能裝備專項
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工信部聯合發文,正式批復三一重工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下屬公司聯合申報的“工程機械產品加工數字化車間系統的研制與應用示范”項目為“2012智能制造裝備發展專項” 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