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打造科技云平臺
沒有展位也能參展,不到展會也能逛展。
連日來,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人流涌動,網上“6·18”展館也熱氣騰騰,掛出的項目不斷增加。20日17:00,電腦屏幕顯示,網上“6·18”已有3335個項目參展。
今年“6·18”,組委會辦公室專門委托民營科技中介機構——贏在科技網,搭建了網上展館,將在會展中心展出的項目、產品、需求搬到網上,按展廳號、展館、展位給予永久展示。還另設館外項目,讓因展位限制無法參展的項目申請線上展位。
“不出辦公室,就可實現在線對接。”19日上午,通過電子信息行業網上在線對接會,與山東青島基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終端功能視頻WIFI傳輸系統”項目實現對接,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福建邦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吳海根很高興。
“6·18”舉辦10年來,每年都有100多場對接活動。為讓日常對接活動更加節約、務實、高效,組委會辦公室積極探索網上對接,去年底,依托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廈門科易網的技術支撐,“6·18”試水網上對接會。本屆“6·18”,在科易網的配合下,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經貿委、教育廳、信息化局等,先后舉辦了“6·18好項目”和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4場網上對接會。
“我們共征集到1105項項目成果和250項企業技術需求,邀請到77所高校、研究機構及165位技術專家到場參與在線對接。共實現技術對接913次,產生意向427次,達成意向78次。”科易網相關部門負責人洪紹偉說,“我們專門為網上對接開發了一系列的程序、軟件,并不斷完善。”
本屆“6·18”致力創新辦會機制,探索通過信息化、專業化手段,推動市場化。在成功舉辦多屆綠博會、安博會的基礎上,今年“6·18”又著力培育電子商務、物聯網、臺灣館等具有區域產業特色的品牌專業展館,嘗試專業化辦展。
推進市場化,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6·18”發展方向,如今已水到渠成。
“‘6·18’創辦時定位就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前期需要政府更多投入引導力量,如今,市場已形成,政府應當轉變角色,以組織協調為主,引入中介機構和社會力量,依靠市場渠道來辦展會。”組委會辦公室負責人說,“ 因此,從今年開始,我們大力推進展會市場化轉型升級。”
本屆“6·18”引入中介機構和社會力量,依靠市場渠道辦展會,電子[FS:PAGE]商務館由省電子商務協會承辦,物聯網館由省信息產業商會承辦,市場化布展面積達到60%以上。首次舉辦的項目成果與金融資本對接會,由興業銀行承辦。
這些具體活動的策劃組織交由經驗豐富的專業機構辦,以專業化帶動市場化運作,使本屆“6·18”更加務實、高效。
“市場化的目的,是通過市場合理配置資源,實現效率最大化。”組委會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今后,我們還將繼續把有商業機會的交給市場,逐步做到以會養會、自求平衡,在展會運作主體、專業展區招商、日常項目對接、扶持項目甄選、會展專業服務等方面,加快市場化運作步伐。 ”
“6·18”逐步市場化后,政府做什么?
“我們將致力于做好規劃和管理工作,將工作重點放到指導和協調各地各相關部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為參展商和專業觀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上,做好項目征集、成果展示、活動安排、專家邀請、對接組織、宣傳和保障等工作。”組委會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今后,政府不再大包大攬,可更多地從以往瑣碎的事務中抽身,更多地從宏觀層面規劃管理。
轉變觀念、轉換思路,“6·18”大步邁向市場化,正打造以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等專業展覽為主的科技型展會。
相關文章
抗疫在社區|“物聯網+云平臺”,“黑科技”加持“防線”再升級
“一撕,一貼,就能完成安裝”,今天下午,金山區石化街道山龍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潘鳳杰,正和工作人員對轄區內居家隔離對象的防盜門,挨個安裝智能防控裝置——感應門磁,由于安裝簡便,半小時他們就安裝了10個。圖說:智能防控裝置——感...
人民信用云平臺正式上線運營,構筑信用建設服務重要窗口
由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創辦,中國電子商會獨家戰略支持的人民信用云平臺日前正式上線并開啟運營。據了解,人民信用云平臺的上線運營彌補了我國信用信息的不足,對信用信息廣泛傳播、社會信用體系和信用文化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該平臺以...
如何選擇合適的物聯網云平臺
您正在尋找物聯網云平臺,但不知道選擇哪個。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可能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因為很難確定您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幸運的是,本文的目的是通過檢查物聯網云平臺所需的基本功能來幫助消除一些混亂。這樣,您就知道在比較物聯網云解決方...
搶占物聯網商機 宏碁聯發科合作建設云平臺
宏碁董事長施振榮、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昨(4)日同臺,搶攻物聯網商機。施振榮表示,宏碁自建云平臺跟聯發科談好合作,在聯發科晶片都會整合宏碁自建云天使(Agent),期許臺灣兩大天王攜手,打造如同以往Wintel(微軟、英特爾)的...
華三“聯通”云平臺 引領城市智慧未來
中國在2013年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3.73%,比上年提高了1.16個百分點。飛速發展的城鎮化在推動經濟快速前行的同時,也帶來了人口劇增、公共安全管理復雜、資源匱乏、交通擁堵等社會問題,可持續已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關鍵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