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批試點六月底落地 智慧城市掀千億市場規模
[ 導讀 ] 今年初,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其中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日前,有消息透露,在年初已經公布90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第二批試點城市即將在6月底完成初審,數量大約為50個,兩批合計140個。國家政策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到戰
智慧城市概念股迎機遇
國家智慧城市2013年度試點申報工作將于6月底前完成初審。該趨勢正好契合“新型城鎮化”戰略。國家發改委人士近日表示,智慧城市將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據測算,若將傳統的城市管制方式升級為智慧城市的管理模式,城市紅利將因此增加三倍。
山西證券發布研報稱,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終極目標。作為國家擴大內需、啟動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的新要求的重要落腳點,“智慧城市”的建設帶來的訂單效應已經輻射到了通信、交通、基建、安防等多個領域。推薦安防產業鏈雙巨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
此外,智慧城市目前已發展進入第二階段,此階段智慧城市建設具有3個鮮明特征:1、投資主體主要是地方政府;2、建設規模大,大多采用BT模式;3、不同行業聯網融合成發展趨勢。相對應的,智慧城市投資標的公司的3大選股標準:深厚的客戶/區域資源優勢,強大的資金/融資優勢,領先的平臺研發及技術優勢。
第二批試點城市月底將落地
此前,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創建工作會議公布了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住建部與第一批試點城市(區、縣、鎮)代表及其上級人民政府簽訂了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創建協議。經過地方城市申報、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初審、專家綜合評審等程序,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其中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試點城市將經過3~5年的創建期,住建部將組織評估,對評估通過的試點城市(區、鎮)進行評定,評定等級由低到高分為一星、二星和三星。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表示,根據測算,如果將傳統的城市治理和管理方式改變成智慧城市的方式來進行管理和治理的話,城市的紅利能增加三倍。因此,隨著新型城鎮化的逐步推行,智慧城市建設將漸入佳境,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細分領域的優勢企業將獲得高速發展良機。
智慧城市催生萬億市場規模:廣東最為典型
目前,全國開始建設“智慧城市”的地方遍及東中西部。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外,杭州、廈門、珠海等一些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達城市,也紛紛開始“智慧城市”建設。
廣證恒生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智慧城市是“信息化 城鎮化”的主要落腳點。信息化和城鎮化是新四化建設的兩大主要方面,是推動中國未來中長期成長的主要動力。我國中端勞動力人口紅利將支撐信息化相關行業在全球競爭中的比較優勢。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和城鎮化這兩化建設的主要落腳點[FS:PAGE],將成為我國投資的重要領域,推動TMT行業由投資的支撐輔助角色轉型成為投資的主體之一,是未來TMT行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
有機構分析,智慧城市目前已發展進入第二階段,此階段智慧城市建設具有3個鮮明特征:1、投資主體主要是地方政府;2、建設規模大,大多采用BT模式;3、不同行業聯網融合成發展趨勢。
據了解,廣東省將于2013下半年正式大范圍啟動“慧眼工程”的建設和投資,其中廣州市未來3年平安城市建設投資即達70億元。據住建部預計,“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投資總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長期而言智慧城市投資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分析,“智慧城市”的建設分為前期基礎設施建設、中期數據處理設施建設和后期的服務平臺建設,相關的建設涉及電信設備制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數據采集分析企業、電信運營商和數據服務企業,對整個產業鏈將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初步預測,“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在“十二五”期間累計將超過7000億元。
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李廣乾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涉及面非常廣泛,包括信息通信產業管理、城市交通、醫療衛生、教育、社區管理服務等諸多領域,而且也與當前的新型城鎮化密切相關,因而必須建立一個綜合統籌機制去協調推進。但是,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個綜合、統一有效的機制去統籌智慧城市建設。實際上,任何一個單一部門所主導的智慧城市建設都會面臨諸多缺陷,必須建立一種能夠綜合協調各方業務內容并實現資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設機制。
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此前也指出,建設智慧城市,政府的主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政府絕對不能能夠包辦。建設智慧城市先做哪些事兒,后做哪些事兒,政府可以有規劃,但是也要聽取老百姓的意見,要根據一個城市最迫切解決的問題,聽取老百姓的意見,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智慧城市是一個很好的發展的方向,要造福于民,我們的政府,尤其是國家層面應該盡快出臺智慧城市的相關指導文件,以指導智慧城市的科學發展,避免智慧城市的狹義化。
關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智慧城市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絡、FabLab、LivingLab、綜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營造有利于創新涌現的生態,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可持續[FS:PAGE]創新。
國家智慧城市2013年度試點申報工作將于6月底前完成初審。該趨勢正好契合“新型城鎮化”戰略。國家發改委人士近日表示,智慧城市將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據測算,若將傳統的城市管制方式升級為智慧城市的管理模式,城市紅利將因此增加三倍。
山西證券發布研報稱,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終極目標。作為國家擴大內需、啟動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的新要求的重要落腳點,“智慧城市”的建設帶來的訂單效應已經輻射到了通信、交通、基建、安防等多個領域。推薦安防產業鏈雙巨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
此外,智慧城市目前已發展進入第二階段,此階段智慧城市建設具有3個鮮明特征:1、投資主體主要是地方政府;2、建設規模大,大多采用BT模式;3、不同行業聯網融合成發展趨勢。相對應的,智慧城市投資標的公司的3大選股標準:深厚的客戶/區域資源優勢,強大的資金/融資優勢,領先的平臺研發及技術優勢。
第二批試點城市月底將落地
此前,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創建工作會議公布了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住建部與第一批試點城市(區、縣、鎮)代表及其上級人民政府簽訂了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創建協議。經過地方城市申報、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初審、專家綜合評審等程序,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其中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試點城市將經過3~5年的創建期,住建部將組織評估,對評估通過的試點城市(區、鎮)進行評定,評定等級由低到高分為一星、二星和三星。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表示,根據測算,如果將傳統的城市治理和管理方式改變成智慧城市的方式來進行管理和治理的話,城市的紅利能增加三倍。因此,隨著新型城鎮化的逐步推行,智慧城市建設將漸入佳境,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細分領域的優勢企業將獲得高速發展良機。
智慧城市催生萬億市場規模:廣東最為典型
目前,全國開始建設“智慧城市”的地方遍及東中西部。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外,杭州、廈門、珠海等一些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達城市,也紛紛開始“智慧城市”建設。
廣證恒生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智慧城市是“信息化 城鎮化”的主要落腳點。信息化和城鎮化是新四化建設的兩大主要方面,是推動中國未來中長期成長的主要動力。我國中端勞動力人口紅利將支撐信息化相關行業在全球競爭中的比較優勢。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和城鎮化這兩化建設的主要落腳點[FS:PAGE],將成為我國投資的重要領域,推動TMT行業由投資的支撐輔助角色轉型成為投資的主體之一,是未來TMT行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
有機構分析,智慧城市目前已發展進入第二階段,此階段智慧城市建設具有3個鮮明特征:1、投資主體主要是地方政府;2、建設規模大,大多采用BT模式;3、不同行業聯網融合成發展趨勢。
據了解,廣東省將于2013下半年正式大范圍啟動“慧眼工程”的建設和投資,其中廣州市未來3年平安城市建設投資即達70億元。據住建部預計,“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投資總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長期而言智慧城市投資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分析,“智慧城市”的建設分為前期基礎設施建設、中期數據處理設施建設和后期的服務平臺建設,相關的建設涉及電信設備制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數據采集分析企業、電信運營商和數據服務企業,對整個產業鏈將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初步預測,“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在“十二五”期間累計將超過7000億元。
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李廣乾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涉及面非常廣泛,包括信息通信產業管理、城市交通、醫療衛生、教育、社區管理服務等諸多領域,而且也與當前的新型城鎮化密切相關,因而必須建立一個綜合統籌機制去協調推進。但是,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個綜合、統一有效的機制去統籌智慧城市建設。實際上,任何一個單一部門所主導的智慧城市建設都會面臨諸多缺陷,必須建立一種能夠綜合協調各方業務內容并實現資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設機制。
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此前也指出,建設智慧城市,政府的主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政府絕對不能能夠包辦。建設智慧城市先做哪些事兒,后做哪些事兒,政府可以有規劃,但是也要聽取老百姓的意見,要根據一個城市最迫切解決的問題,聽取老百姓的意見,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智慧城市是一個很好的發展的方向,要造福于民,我們的政府,尤其是國家層面應該盡快出臺智慧城市的相關指導文件,以指導智慧城市的科學發展,避免智慧城市的狹義化。
關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智慧城市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絡、FabLab、LivingLab、綜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營造有利于創新涌現的生態,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可持續[FS:PAGE]創新。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07月13日 11:40朗銳智科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09月01日 09:09電子工程世界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09月13日 15:58千家網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09月13日 15:43千家網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
03月02日 14:51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