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注意使用濕度傳感器
在濕度傳感器的使用過程中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注意:
選擇測量范圍
和測量重量、溫度一樣,選擇濕度傳感器首先要確定測量范圍。除了氣象、科研部門外,搞溫、濕度測控的一般不需要全濕程(0-100%RH)測量。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傳感器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緊密結合著。測量的目的在于控制,測量范圍與控制范圍合稱使用范圍。當然,對不需要搞測控系統的應用者來說,直接選擇通用型濕度儀就可以了。
選擇測量精度
和測量范圍一樣,測量精度同是傳感器最重要的指標。每提高-個百分點。對傳感器來說就是上一個臺階,甚至是上一個檔次。因為要達到不同的精度,其制造成本相差很大,售價也相差甚遠。例如進口的1只廉價的濕度傳感器只有幾美元,而1只供標定用的全濕程濕度傳感器要幾百美元,相差近百倍。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量體裁衣,不宜盲目追求“高、精、尖”。
生產廠商往往是分段給出其濕度傳感器的精度的。如中、低濕段(0一80%RH)為±2%RH,而高濕段(80-100%RH)為±4%RH。而且此精度是在某一指定溫度下(如25℃)的值。如在不同溫度下使用濕度傳感器。其示值還要考慮溫度漂移的影響。眾所周知,相對濕度是溫度的函數,溫度嚴重地影響著指定空間內的相對濕度。溫度每變化0.1℃。將產生0.5%RH的濕度變化(誤差)。使用場合如果難以做到恒溫,則提出過高的測濕精度是不合適的。因為濕度隨著溫度的變化也漂忽不定的話,奢談測濕精度將失去實際意義。所以控濕首先要控好溫,這就是大量應用的往往是溫濕度-體化傳感器而不單純是濕度傳感器的緣故。
多數情況下,如果沒有精確的控溫手段,或者被測空間是非密封的,±5%RH的精度就足夠了。對于要求精確控制恒溫、恒濕的局部空間,或者需要隨時跟蹤記錄濕度變化的場合,再選用±3%RH
以上精度的濕度傳感器。與此相對應的溫度傳感器。其測溫精度須足±0.3℃以上,起碼是±0.5℃的。而精度高于±2%RH的要求恐怕連校準傳感器的標準濕度發生器也難以做到,更何況傳感器自身了。
相關文章
如何正確選擇以太網溫濕度傳感器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多種以太網溫濕度傳感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好像以太網接口溫濕度傳感器就是以太網溫濕度傳感器,單看宣傳頁技術指標參數,好像都差不多,給工程師帶來選擇上的困惑,到底該選擇哪種類型的傳感器呢??
溫濕度傳感器應用趨勢分析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發展愈發快速,這里面少不了各種傳感器的支持。現在這些消費電子產品中普遍包含的傳感器有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等,其實溫濕度傳感器在里面也有很好的應用。
對于電子式濕度傳感器的誤差來源的分析
電子式濕度傳感器是近幾十年,特別是近20年才迅速發展起來的。濕度傳感器生產廠在產品出廠前都要采用標準濕度發生器來逐支標定,電子式濕度傳感器的準確度可以達到2%一3%RH。
淺析無線溫濕度傳感器在倉儲方面的作用
在倉儲運輸的時候,對于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從古代開始,人們便采用挖地窖,使用冰塊等辦法用于存儲運輸一些比較容易變質的果蔬等,如今科技發展迅速,于此同時,對于倉儲和物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時候,因為一些溫濕度方面的原因,就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