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商能否成為物聯網產業核心主體
物聯網和互聯網一樣,定位為平臺型經濟。作為平臺型經濟,產業發展可以分為探索期、成熟期和整合期,不同的階段產業驅動的核心大不一樣。在探索期核心驅動力在于商務模式的探索,在成熟期平臺的大規模和系統化建設將以冪級效應促進產業的發展,而在整合期則平臺和應用模式將再度深化和跨區域整合。
對于物聯網產業,從當前情況看,整個產業還處于探索期。在探索期,商務模式及其模式中各類有形工具的技術發展成了整個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從互聯網、電網、路網發展歷程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千萬別忘了是有了火車才有鐵路,有了汽車才有了公路,有了電器才需要電廠。如果事情搞反了,在沒有汽車之前,就制定了一大堆公路等級技術標準和標示標準,在你的公路計劃標準中確定“萬公里/小時”之類的話,那么這些標準的意義及其危害可想而知,你能想象讓司機在100公里/小時的情況下看清前面是“超過0.008萬公里/小時必須減速”嗎?因此在當前階段,運營商、標準組織的一切必須圍繞應用模式,主動為其做配套。
那么,在物聯網商務模式還沒有明顯成型的情況下,運營商能否成為探索商務模式的核心主體呢?從優勢比較看,運營商相對于其他主體優先掌握網絡站點及帶寬的資源,同時也具有一定傳統網絡運用模式的各項技術,似乎運營商應該天然地成為核心主體。
但是從經濟學最基本規律看,分工與競爭是產業發展的最關鍵動力。也就是說盡管航空公司及機場企業具有運營的資源,這并不等于他們可以組建一支空軍。盡管空軍需要的很多資源就是機場和飛機,但是戰斗力的形成決不是簡單由機場和飛機說了算,配備的士兵、武器及統籌運營能力同樣至關重要。也就是說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全球最大航空公司,具有很多國際機場和航線經營權)如果經營快遞的話,很難和聯邦快遞競爭。
  誰才是商務模式的核心主體?當然是車庫文化里的無名小卒。也就是說在他成功之前我們誰也不知道,盡管他可能正在奮斗。這就是美國硅谷說明的規律。惠普的戴維·帕卡德和威廉·休利特、阿里巴巴的馬云、騰訊公司的馬化騰都曾經為個人生存和企業生存而掙扎過,在其掙扎的時候,誰也不認識他們。但是就是他們的不斷掙扎成就了IT世界的一個個盈利模式,進而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運營商及政府等都能夠參與其中的就是,成就物聯網孵化器及創投基金。
相關文章
浙江打造物聯網產業核心
日前,濱江區辦公室(政研室)撰寫的《濱江區積極打造全省物聯網產業核心區》的政研信息,在《浙江政研·專報》、《浙江政研·決策參考》上刊登。省市領導趙洪祝、黃坤明、蔡奇、金德水、邵占維、沈堅、佟桂莉對我區物聯網產業發展均作出重要批...
電信運營商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
作為近年來對人類城市發展關注和探索的一個進程,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漸被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社會公眾所接受,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將越來越廣泛地影響城市,深刻地改變城市運行和管理方式。
發展智能交通 電信運營商要發揮鋪路優勢
千龍研究院院長周科進對本網記者說,首先運營商參與交通管理是件好事,因為北京的交通擁堵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信息傳遞方面,電信運營商是可以有所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