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發展 是兩個延伸還是三個推進
[ 導讀 ] 無論是智慧城市還是智能城市,最重要的是提高城市的功能、城市的管理水平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城市的運行質量。
無論是智慧城市還是智能城市,最重要的是提高城市的功能、城市的管理水平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城市的運行質量。在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屬于剛剛起步階段。積極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最新技術,有利于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浙江首個“智慧城市”發展規劃正式公布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分析過,“智慧城市”的建設分為前期基礎設施建設、中期數據處理設施建設和后期的服務平臺建設,相關的建設涉及電信設備制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數據采集分析企業、電信運營商和數據服務企業,對整個產業鏈將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
據消息稱,第二批試點城市已在6月底完成初審,數量大約為50個,兩批合計140個。據估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有600至800個城市成為智慧城市。而平湖市人民政府正式發文公布“智慧城市”發展規劃(2012-2016年),成為了浙江省首個縣級市“智慧城市”發展規劃。
根據規劃,到2016年,平湖市“智慧城市”建設基本形成“基礎設施布局合理、示范帶動效應突出、相關產業轉型升級、信息安全總體可控”的良好局面,力爭使構建“智慧城市”成為平湖市城市發展的新模式、社會生活的新方式和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構建“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城管”、“智慧文教”、“智慧物流”、“智能電網”的社會,重點提升農業、光機電產業、服裝箱包業和臨港產業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城市發展 是兩個延伸還是三個推進
智慧城市,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涉及智能樓宇、智能家居、路網監控、智能醫院、城市生命線管理、食品藥品管理、票證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活、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模式,面向未來構建全新的城市形態。
而談到如何構建智慧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認為應從3個方面推進:第一,從社會發展的整體角度,系統謀劃城市的發展;第二,從有效的可執行的角度來分析,實現智慧城市建設過程可執行、可落實、可檢驗、可考核,其中,必須關注并解決產業、民生、環境、行政、資本這5個問題;第三,要從現代科學技術應用的角度來思考,特別是運用信息技術成果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允春認為,每個城市都有其不同的功能及特點,建設智慧城市要因城而異,不能出現千城一面的結果。實驗區要以臨空為特點,結合該區域資源的稟賦、原有信息化的發展水平、經濟社會發展[FS:PAGE]的程度、人的素質發展水準等軟環境,結合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發揮作用,為空港、產業發展提供服務支撐,讓城市更加智慧。
“智慧城市兩個延伸,一個是‘雪中送炭’,另一個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主要表現為很多社會焦點的矛盾事實上由溝通不暢造成的,能不能提前做一些化解工作,進行資源有效配置。‘錦上添花’主要表現在不僅僅能解決問題,還可以使市民更加隨意,生活更加幸福,而這一切對數字、技術的要求比較高。”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戴賓說道。
發展智慧城市布線是基礎
布線不僅僅是一根線的問題,也涉及其他區域和城市的建設。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工程智能設計分會副秘書長張宜表示,布線是一種模塊化的、靈活性極高的建筑物內或建筑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
通過它可以使話音設備、數據設備、交換設備及各種控制設備與信息管理系統連接起來,同時也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的綜合布線。此外,布線還包括建筑物外部網絡或電信線路的連接點與應用系統設備之間的所有線纜及相關的連接部件。
他進一步闡明布線的應用范圍:“從家庭和住宅建筑布線系統的管理,到建筑與建筑群布線系統的管理,再到社區和園區布線系統的管理,都可以把沒有生命的東西變成了有生命的物體。”
“一個城市布線水平越高,它能給用戶提供的傳輸的帶寬越高,那么這個城市整個管理水平也就會越高。因此,它不僅是衡量國家經濟實力的一個核心指標,也是在信息時代國家提高自身競爭力的一個根本所在和保障。”
事實上,智慧城市各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需要強大的綜合基礎網絡支持,通信網和物聯網、互聯網構成了智慧城市的一個基礎通信網絡,即時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廣電網以及無線通信網,將數量眾多、功能齊全的高級終端接入網絡,將世間的萬事萬物納入其中。
經過布線實現智能化以后,可以對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的整個建設期和運維期進行管理。人們還可以把布線管理和網絡管理,與城市綜合管線的管理進行集成,實現資源共享,遠程監控。
總結
目前,我國已有超過50個城市提出建設智慧城市。就資本市場來講,智慧城市建設細分領域仍是未來掘金主陣地。長期來看,智慧城市建設在政府投入支撐下將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智能交通、數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醫療信息化、綠色建筑、地理信息、云計算、物聯網等八大細分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浙江首個“智慧城市”發展規劃正式公布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曾分析過,“智慧城市”的建設分為前期基礎設施建設、中期數據處理設施建設和后期的服務平臺建設,相關的建設涉及電信設備制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數據采集分析企業、電信運營商和數據服務企業,對整個產業鏈將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
據消息稱,第二批試點城市已在6月底完成初審,數量大約為50個,兩批合計140個。據估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有600至800個城市成為智慧城市。而平湖市人民政府正式發文公布“智慧城市”發展規劃(2012-2016年),成為了浙江省首個縣級市“智慧城市”發展規劃。
根據規劃,到2016年,平湖市“智慧城市”建設基本形成“基礎設施布局合理、示范帶動效應突出、相關產業轉型升級、信息安全總體可控”的良好局面,力爭使構建“智慧城市”成為平湖市城市發展的新模式、社會生活的新方式和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構建“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城管”、“智慧文教”、“智慧物流”、“智能電網”的社會,重點提升農業、光機電產業、服裝箱包業和臨港產業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城市發展 是兩個延伸還是三個推進
智慧城市,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涉及智能樓宇、智能家居、路網監控、智能醫院、城市生命線管理、食品藥品管理、票證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活、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模式,面向未來構建全新的城市形態。
而談到如何構建智慧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認為應從3個方面推進:第一,從社會發展的整體角度,系統謀劃城市的發展;第二,從有效的可執行的角度來分析,實現智慧城市建設過程可執行、可落實、可檢驗、可考核,其中,必須關注并解決產業、民生、環境、行政、資本這5個問題;第三,要從現代科學技術應用的角度來思考,特別是運用信息技術成果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允春認為,每個城市都有其不同的功能及特點,建設智慧城市要因城而異,不能出現千城一面的結果。實驗區要以臨空為特點,結合該區域資源的稟賦、原有信息化的發展水平、經濟社會發展[FS:PAGE]的程度、人的素質發展水準等軟環境,結合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發揮作用,為空港、產業發展提供服務支撐,讓城市更加智慧。
“智慧城市兩個延伸,一個是‘雪中送炭’,另一個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主要表現為很多社會焦點的矛盾事實上由溝通不暢造成的,能不能提前做一些化解工作,進行資源有效配置。‘錦上添花’主要表現在不僅僅能解決問題,還可以使市民更加隨意,生活更加幸福,而這一切對數字、技術的要求比較高。”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戴賓說道。
發展智慧城市布線是基礎
布線不僅僅是一根線的問題,也涉及其他區域和城市的建設。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工程智能設計分會副秘書長張宜表示,布線是一種模塊化的、靈活性極高的建筑物內或建筑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
通過它可以使話音設備、數據設備、交換設備及各種控制設備與信息管理系統連接起來,同時也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的綜合布線。此外,布線還包括建筑物外部網絡或電信線路的連接點與應用系統設備之間的所有線纜及相關的連接部件。
他進一步闡明布線的應用范圍:“從家庭和住宅建筑布線系統的管理,到建筑與建筑群布線系統的管理,再到社區和園區布線系統的管理,都可以把沒有生命的東西變成了有生命的物體。”
“一個城市布線水平越高,它能給用戶提供的傳輸的帶寬越高,那么這個城市整個管理水平也就會越高。因此,它不僅是衡量國家經濟實力的一個核心指標,也是在信息時代國家提高自身競爭力的一個根本所在和保障。”
事實上,智慧城市各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需要強大的綜合基礎網絡支持,通信網和物聯網、互聯網構成了智慧城市的一個基礎通信網絡,即時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廣電網以及無線通信網,將數量眾多、功能齊全的高級終端接入網絡,將世間的萬事萬物納入其中。
經過布線實現智能化以后,可以對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的整個建設期和運維期進行管理。人們還可以把布線管理和網絡管理,與城市綜合管線的管理進行集成,實現資源共享,遠程監控。
總結
目前,我國已有超過50個城市提出建設智慧城市。就資本市場來講,智慧城市建設細分領域仍是未來掘金主陣地。長期來看,智慧城市建設在政府投入支撐下將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智能交通、數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醫療信息化、綠色建筑、地理信息、云計算、物聯網等八大細分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07月13日 11:40朗銳智科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09月01日 09:09電子工程世界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09月13日 15:58千家網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09月13日 15:43千家網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
03月02日 14:51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