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指導意見即將出臺 智慧化如何衡量
近日,據媒體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在廣泛征求有關部門和地方意見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并已報請國務院發布。《意見》指出將圍繞建設中國特色智慧城市這一主要目標,啟動10個領域智慧工程建設,組織開展100個試點示范城市。中央層面將建立智慧城市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各部門資源。
我國城市化進程30多年以來,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每年有1500萬人口進入城市。到2025年,中國將會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國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城市社會。據報道,1980年中國城市人口比例僅20%,而到2010年這一比例達到45%,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國家。城市化雖然帶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城市要保持可持續發展卻越來越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亟需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改變生活方式、不斷解決突發性事件等問題。
面對當前城市持續惡化的城市病,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智慧城市成為諸多城市建設的首選途徑。智慧化是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內涵和基本標志。智慧城市是按照以人為本、智能運行的發展理念,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以信息化網絡普及為載體、以智能化管理為手段,構筑信息資源共享、城市運轉高效、公共服務便捷、誠信體系完備的品質之城。當前,國內外優秀城市都把智慧城市作為未來發展方向,并在實踐中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有益經驗。
為了推進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探討當前中國智慧城市規劃與運營的核心問題,分享智慧行業的發展經驗與前沿思想,國脈互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將舉辦第三屆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活動。國脈互聯希望通過科學、系統的全面分析評估,客觀反映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準確掌握發展現狀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并提出有價值的改進措施為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做好參謀;希望通過標桿城市和優秀應用案例的評選推出全面總結先進經驗,建立互動交流平臺,推廣學習好的經驗和做法,為各地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支撐;希望通過科學、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和實證分析,不斷探索和總結智慧城市建設發展規律規范、指導各地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引領我國智慧城市的創新發展。
由于智慧城市的發展歷史還很短,目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的內涵和愿景、建設規劃、技術架構、應用體系及具體的解決方案等方面,針對智慧城市評價體系的研究還比較少,科學、系統的提出智慧城市指標體系和測度方法的研究還極為鮮見。國脈互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遵循國家對于建設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本著科學、客觀、真實的研究宗旨,在管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等學科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研究。通過詳實的資料收集與嚴謹的數據分析,從發展歷程、政策環境、地域分布、典型案例、建設模式及市場現狀等角度,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了系統全面研究。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活動自2010年啟動以來,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備受好評。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活動有助于分析我國城市"智慧化"程度,明確城市智慧化所處的位置,有助于管理者對整體建設過程及結果做出客觀的評判,及時發現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優化解決方案,從而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帶動我國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