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試點示范有講究 您怎么看呢?
想必,大家都注意到了,就在前兩天,科技部和國家標準委下發通知,將會在已選出的20座城市中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工作。此時此刻,相信很多人的思維里會有疑問略過。不過,小編在分析了當前存在的一些因素,又充分理解了智慧城市試點示范的必要性。
But why?
在今年年初,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召開的智慧城市試點創建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公布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其中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試點城市將經過3-5年的創建期,住房城鄉建設部將組織評估,對評估通過的試點城市進行評定,評定等級由低到高分為一星、二星和三星;沒過多久,第二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公布,103個城市(區、縣、鎮)被列入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比原計劃試點名額增加一倍。以上充分表明了我國建設智慧城市的決心和目標。
當時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總結發言時,強調了建設智慧城市的注意事項。他指出智慧城市是擴大內需、啟動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的新要求,在創建過程中,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監督和考核。另外,國家開發銀行表示,在“十二五”后三年,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合作投資智慧城市的資金規模達800億元,并根據已簽訂的合作協議穩步推進項目遴選、調查、放款等工作。
有目標,有決心,還有政策和資金的支持,為什么還要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工作呢?
智慧城市的具體概念是什么?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涉及到智能樓宇、智能家居、路網監控、智能醫院、城市生命線管理、食品藥品管理、票證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把握新一輪科技創新革命和信息產業浪潮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城市信息通信(ICT)產業發達、RFID相關技術領先、電信業務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優良等優勢,通過建設ICT基礎設施、認證、安全等平臺和示范工程,加快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構建城市發展的智慧環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活、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模式,面向未來構建全新的城市形態。
智慧城市是一個網絡城市:人與人之間有互聯網,物與物之間有物聯網,車與車之間有“車聯網”,是一個通過運用智能技術,使城市的關鍵基礎設施通過組成服務,使城市的服務更有效,為市民提供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共處。
換句話講,智慧城市可衍生出的應用方面:智慧公共服務、智慧社會管理、加快推進面向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智慧安居服務、智慧教育文化服務、智慧服務應用、智慧健康保障體系建設、智慧交通、面向新農村建設的公共服務信息平臺、智慧安全防控系統建設、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建設。
智能家居是其應用的一個方面,至今發展快20年了,始終不能“接地氣”,惠及千萬家,為什么?現今的“智能家居”,大多數都是各自為政,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進而產品不能彼此兼容,智能家居發展遇瓶頸。管中窺豹,前車之鑒。因此,智慧城市試點示范環節,是不可缺少的。
據悉,此前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都曾指出,缺乏統一的標準和體系一直是制約國內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此次試點工作有望促進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健康有序發展,推動我國自主創新成果在智慧城市中推廣應用。
即便現在有了試點示范,也要注意到建設智慧城市,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通過傳感技術,實現對城市管理各方面監測和全面感知。
寬帶泛在的互聯。寬帶泛在網絡作為智慧城市的“神經網絡”,極大的增強了智慧城市作為自適應系統的信息獲取、實時反饋、隨時隨地智能服務的能力。
智能融合的應用。基于云計算,通過智能融合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存儲、計算與分析,并引入綜合集成法,通過人的“智慧”參與,大大提升決策支持的能力。
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智慧城市的建設尤其要注重以人為本、市民參與、社會協同的開放創新空間的塑造以及公共價值與獨特價值的創造。注重從市民需求出發,并通過維基、微博、FabLab、LivingLab等工具和方法強化用戶的參與,匯聚公眾智慧,不斷推動創新,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凡事都要理論加實踐,才會走的遠些。相信在智能家居建設經驗的借鑒之下,選擇試點示范區,探索去屬于智慧城市的技術標準和規范,進而轉移到全國智慧城市建設中來,建設會更加保質保量的。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