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外設:下個應用開發金礦?
智能硬件的應用開發:下一個應用開發金礦?
圍繞智能硬件的應用開發是個巨大的市場,從最近我使用的索尼SmartWatch2、三星Gear等智能手表還少得可憐的應用就能深深感受這一點。
谷歌Glass由于背靠谷歌這棵大樹,有更多開發者參與進來,希望這可能會成為像下一個Android的應用市場。最近和應用開發公司bestapp CEO Anson Ho聊起谷歌Glass的周邊應用開發,原來這個巨大的市場參與者還很少,但有很大潛力。
谷歌Glass遇上本土酒店預訂
Anson是一位硅谷創業者,拿著開發者版的谷歌Glass給他的國內好友快捷酒店管家的CEO李銳玩,之后兩人琢磨做一個好玩的產品,便有了XHOTEL這個可以查找附近酒店并訂房的谷歌Glass應用。
智能硬件的應用開發:下一個應用開發金礦?
XHOTEL應該是少數能在國內使用的谷歌Glass應用,因為和快捷酒店管家的合作,其本地數據都比較全。操作方式也比較簡單,谷歌Glass的交互有語音和觸控操作兩種,在Glass X應用市場安裝好這個應用后,可以通過點出眼鏡右側的操作區查找附近快捷酒店。由于Glass是通過藍牙和手機相連的,選擇撥打電話,就能直接給酒店電話訂房。
據Anson講,如果國內谷歌服務的網絡、地圖偏移都沒有問題,以后他想讓Glass找到酒店之后,一鍵開始導航,會更酷。
應用開發方面,他說和Android不一樣,不是做一個APK應用放進去。用的是Miro框架,應用請求在云端,反應速度會快很多,功耗低。未來如果用到GDK,反應速度就會好很多。
谷歌Glass應用還是2位數
目前國內Google Glass不超過10副,少得可憐,主要是谷歌沒有開放銷售,據說黑市價格已經炒到7000美元左右,相比官方的1500美元售價翻了4倍,這是比蘋果“土豪金”5S炒作更厲害的智能玩具了。而且按照谷歌規定,6月份之前開發者手上的谷歌Glass是不能從美國離境的。
設備少、用戶少,開發者和應用就更少了,Anson透露,谷歌有一個Glass開發者的私密社區,至今大概有1千多條帖子,全球開發者應該在300人左右,到做了放出來的應用,估計就只有20~30個,這個規模幾乎為零,比索尼和三星的智能手表應用都少。
谷歌Glass的普及難題
和Anson這樣的開發者還有幾位智能設備的關注者聊,都認為谷歌Glass是智能穿戴設備里程碑式的產品,但普及為何這么難呢?
價格是首要問題,不用講了,但這個在工藝成熟之后是可以逐漸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功耗的控制,Anson講他朋友移植一個3D游戲到Glass只能玩40分鐘,就沒電了,而且發熱嚴重,頭會受不了。
其它局限還包括網絡是否通暢、語言、應用環境等等。輸入也是一個問題,谷歌Glass現在還不支持中文輸入。
Anson還提到一點,老外和中國人用了Google Glass的感受也有很大不同,老外認為有了Google Glass就不用手機了,因為他沒有語言交互的障礙,沒有網絡的阻擾,他們生活中的互聯網應用Twitter、FaceBook等也能很好地移植。但是國內用戶就不一樣了,覺得還是離不開手機,你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把微信、微博這些應用移植到谷歌Glass。
這也能看出,國內做智能設備的應用要從滿足本土需求出發,XHOTEL其實是個不錯的開始。快捷酒店管家CEO李銳認為這種方式是把傳統定酒店的呼叫中心轉移到屏幕上了。
智能硬件的應用開發:下一個應用開發金礦?
智能設備的另一種設想
之前和很多朋友對智能設備都有一個共識:以智能手機為中心,手機作為計算和通訊中心,智能外設作為傳感器獲取信息。
從Anson對谷歌Glass的理解得到另一種設想,把智能手表做一種具備通訊能力的中心,用Glass來進行交互,只是這樣兩者的功耗都是個問題。
和谷歌Glass開發者聊起智能設備和應用開發,一個共同感受是,技術發展的浪潮之迅猛是超出我們想像的,機敏的開發者會抓住最有價值的機會投入,圍繞智能設備的應用開發肯定是個潛在的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