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也能飛進尋常百姓家
“你今天氣色看起來不太好,我倒一杯牛奶給你吧,這有助睡眠。”這不是賢良淑德的另一半對你的關心,而是一個機器人在對你說話。通過機器人內置的面部識別系統分享你嘴角揚起的角度,面部的松緊程度,它就會知道你心情可能不太好,你甚至不用說一句話。是不是很酷,這一切都是有現實技術作為支撐的,其中就包括面部識別技術的應用。今天趴弟就來給各位看官介紹一家來自中國本土的人臉識別平臺Face++,看看聯合創始人印奇是怎么說的。
1、Face++的人臉識別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基本功能:人臉檢測:從圖片中快速、準確的找到所有的或者有某些特征的臉;人臉分析:通過人臉,對人的性別、年齡、情緒的信息進行提取;人臉識別:匹配給定人臉的相似性,或者從成萬上億的人臉資料庫中搜索、返回最相似的人臉索引。
2、移動互聯網RFID世界網開發者可以免費成為會員,通過Face++平臺提供的API入口,可以免費使用人臉檢測、分析和識別服務。開發者對API主要有四個方向的用途:照片分析、娛樂應用、社交應用和廣告調查等商業應用。此外,Face++還針對企業用戶提供了個性化的定制服務,這部分是收費的,可以說目前他們100%的盈利來自于2B業務。
3、相比于國內其他的面部識別公司在調用接口一定次數后就進行收費的模式,Face++想做的是一個聚合開發者的云服務平臺,2D這一端的服務完全免費,除了引擎,Face++還為開發者提供了5000個以上的名人數據(本身擁有上萬個數據,暫時沒有完全開放),這里面有很多的想象空間,印奇告訴趴弟這得看開發者的創意了。
4、Face++模仿了Face.com的商業模式。將更多的接口置于云端,在控制質量的同時,搜集到的數據也可以優化識別率。目前很難用一個普遍的識別率去定義這項技術,因為采光、角度和環境的不同,識別效果會出現非常大的差別。提供平臺服務的另一個原因是,通過開發者不斷的接入和調用,Face++能夠獲得真實的用戶數據,這些數據最后會成為優化算法的訓練材料。
5、底層技術+解決方案,這是Face++為企業用戶提供的服務,目前的合作案例包括為世紀佳緣提供相似人臉搜索功能、為美圖秀秀提供領先的人臉檢測和關鍵點檢測技術、為聯想的視頻通話軟件和神州智聯的遠程教育Android Pad提供人臉登陸功能支持等等。
6、除了通過Face++云服務平臺的技術服務來盈利,印奇的團隊還自己研發與面部識別技術相關的產品,從前期開發的中國內地第一款應用視覺識別技術的移動體感游戲“Crows Coming”,到年底即將要推出的一款和手機安全相關的Face ID產品。對于為什么不繼續研發最近很火熱的游戲,印奇覺得作為技術出身的團隊,游戲行業不能充分體現出他們的優勢,不夠純粹,牽涉到的問題不是他們能很輕易應付的。對于未來的運營方向,印奇覺得技術服務是基礎,而自由產品才是出路。
7、百度此前推出了百度識圖功能,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照片找到互聯網上相類似的其他圖片。但趴弟試用后覺得這個功能很雞肋,識別精度不是很理想。對于大佬推出的相似功能,印奇并不擔心,他覺得百度的人臉識別技術偏娛樂性一些,而Face++是可以真正為開發者和企業所用的。
8、印奇認為人臉識別系統在國外雖然已經有好多家巨頭已經在布局了,包括Facebook和Google等等,但是國內的大公司卻沒有更多的動向,一是由于這個市場是技術導向型的,而是因為這個行業的現金流暫時沒有那么好看。但iPhone5S在指紋識別上的應用,更讓印奇堅定了人臉識別在未來的市場空間。目前作為創新工廠孵化項目的Face++已經獲得了創新工廠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并由李開復親自監督。
9、對于未來可能發力的方向,印奇認為Face++會走軟硬件結合的路線,物聯網、智能家居都將可能是主戰場,但他們不會主導產業鏈,而更想做他們的眼睛。
相關文章
人臉識別是AI技術落地的濫用?
疫情后,“AI+”成為時代主旋律。然而,在隱秘的角落,由AI所引發的安全風險和“黑灰產”問題正與日俱增。尤其是人臉識別,作為AI技術落地最廣泛的場景之一,所面臨的安全、倫理和道德等挑戰愈發嚴峻。經過近些年的快速發展,人臉識別已...
國內人臉識別相關企業去年新增2092家 同比增長38%
有目共睹的一點是,當前無論是地鐵、小區、亦或是辦公樓宇,均紛紛落地了人臉識別這一技術。尤其在此次黑天鵝事件中,這一技術向外界展現出了巨大的價值潛力。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以及智慧家庭的發展,人臉識別將有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據企...
日企開發人臉識別系統:取款購物瞬間完成認證支付
據共同社網站近日報道,日本理索納控股和松下等4家公司近日發布消息稱,將共同開發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提供上述服務的系統。一旦該系統得以應用,只要事先登記臉部照片,就可空手在銀行窗口辦理存取款手續、在零售商店購物。據報道,該系統還可用...
智能無人倉庫管理,人臉識別進出,出入庫管理
"RFID技術正重塑倉儲管理:遠景達物聯網的智能方案讓物料擁有‘數字身份證’,實現從入庫到出庫的全鏈條追蹤,結合人臉識別打造無人值守倉庫,效率提升50%以上。"
“人臉識別”正式立法,AI企業何去何從?
近日,《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12月1日表決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而在《條例》第十六條則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采集自然人信息的,應當經本人同意并約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