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點亮智能醫療 第三方支付緩解醫患糾紛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醫院在人們心中的形象變成了一個商業色彩濃厚的機構,不再是從前那個救死扶傷的圣地。近幾年來,各種醫療糾紛引發的暴力事件越來越多,醫患關系的緊張,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用高昂的醫療費只換來令人很不舒服的服務效果。如果在目前的智能醫療系統中采用第三方支付的付款模式,這一現象應該會好很多。
移動支付為智能醫療插上便捷安全的翅膀
如果要為看病時的煩心事排個名的話,排隊掛號一定是穩居前三,特別是在春秋等疾病高發季節,患者們拖著難受的身體排幾個小時的隊,換了誰心情都不會好。隨著智能醫療的推行,移動支付逐漸走入了各大醫院,患者不用再排起長隊來掛號,只需提前在網上預約好看病時間,看病時就可以直接用手機或銀行卡現場支付了。
去年十月,杭州市已經率先推出了診間付費服務,病人事先上網掛號,約好就診時間并網銀支付,也可以在就診時現場手機支付,省去了一次次掛號排隊付費的繁瑣程序。截止到今年,這項服務的收益群眾已經達到六十多萬。
第三方支付或可緩解醫患糾紛
第三方支付的誕生,原本是為了解決商家和顧客之間的不信任,在它的支付流程中,用戶先付款到第三方平臺,待到商家發出商品或做出服務,顧客滿意之后授權給第三方平臺,然后這筆款子才能轉入商家的賬戶。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應用于網購之后,賣家們不僅商品質量大大提高,而且服務態度也變得異常熱情。這樣看來,除了解決不信任,第三方支付的方式還能改善服務態度,提高商家的責任心。
第三方支付的這些作用,特別是改善態度,提高責任心等,對于緩解醫患糾紛顯得尤為重要,在媒體報道出的眾多醫患糾紛案例中,大部分的起因都可以歸結于醫務人員的惡劣態度及責任心缺乏,如果在智能醫療改革中能引入第三方支付的模式,患者入院后先付款到第三方,等患者完成治療,確認滿意后再授權付款到醫院,如果治療途中醫院方面出了差錯,或有什么不當的言行,只要理由充分,患者可以拒絕付款并追究責任。
在傳統的醫患關系中,醫院方面始終處于強勢,并且長期缺乏制約,因此要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應該讓患者在治療費用上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以此達到跟醫院的平衡,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可以恰到好處的滿足這個要求,真正要實現,還需社會的關注與各方的推廣。
相關文章
移動支付增長超200% 二維碼與NFC支付短兵相接
近日,央行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報告顯示,中國支付體系運行平穩,支付業務量保持穩步增長。其中,移動支付業務金額接近4萬億元,業務金額增速連續5個季度超過200%。
香港金管局:發展NFC移動支付服務條件成熟
金管局表示,目前市場已有6家近場通訊(NFC)移動支付服務供應商正在或即將提供相關服務,亦有4家電訊商與兩家支付卡機構合作,進軍NFC業務,而金管局在今年初完成相關顧問報告,以及業界在11月推出的共用標準及指引,有助促進市場發...
德國電信發力NFC移動支付 聚焦用戶需求避免邊緣化
移動支付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市場調查機構Juniper Research預測,今年全球移動支付總金額逾5000億美元。近日,德國電信公司(DT)亦發力移動支付,在德國推出了基于NFC方式的手機錢包業務,意在移動支付領域分得一杯...
新開普:NFC移動支付推廣 利好多家上市銀行
智能一卡通領域的新開普(300248.SZ)正在依托NFC業務積極布局移動支付領域。新開普一位相關方面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NFC推廣方面面臨的關鍵性困難有望在2014年得到解決,產業發展瓶頸有望獲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