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虛擬開放 華為解讀云數據中心網絡
[ 導讀 ] 如今,人們習慣用“云物移大智”來概括ICT領域的五大熱點——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智慧城市。
如今,人們習慣用“云物移大智”來概括ICT領域的五大熱點——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智慧城市。隨著這些新技術的發展,新的商業模式隨之出現,新的生態產業鏈也隨之形成。其中,云計算作為一種基礎應用,能夠以IaaS、PaaS和SaaS的形態提供從基礎設施層到應用層的服務,在整個生態鏈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因而成為ICT發展的重點領域。
云計算的發展對數據中心網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3年華為企業網絡大會上,華為企業業務BG企業網絡產品線總裁劉少偉將其歸納為:彈性、虛擬、開放。云計算需要網絡能夠快速適應內部結構的變化,例如虛擬機遷移,彈性的網絡能夠更好地適配這樣的業務,而開放才能實現不同業務與底層的接入,真正做到無縫地“適配”。
從未來整個網絡的發展來看,無論是網絡的規模、容量還是層次,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所以未來網絡的特點就是要適應這種變化。華為企業網絡產品線數據中心網絡領域總經理孫路遙說:“現在較熱的大二層網絡方案,有很多實現方式,適用于不同的場景,這是我們正在構建的彈性;從千兆服務器向萬兆服務器的過渡,在轉變的過程當中對網絡帶寬的要求,這些也可歸結為彈性。彈性可以適應各種變化的要求。”
虛擬化是云計算的核心,服務器和存儲的虛擬化對網絡產生相應的要求。孫路遙表示:“傳統網絡接入的都是固定的IT設備,通過網線連接物理設備,但在虛擬化的計算資源下,每根物理線纜連接N個虛擬IT設備,因此網絡產生了邏輯化和虛擬化的需求。”此外,客戶還有定制化的需求,一類是像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擁有自主開發的虛擬環境,屬于同構系統,傾向于讓網絡變得簡單,網絡的邊界在服務器里;另一類是運營商或者是大型企業,采購了不同的虛擬化系統,比如同時有Vmware和微軟的虛擬機,這種異構的系統網絡邊界更多是在物理網絡設備本身。
云計算業務的特點是承載應用變化較快,因此對IT系統的效率要求較高。在應用驅動下,對網絡的配置、管理、業務增減的效率轉化為對網絡提出開放性的要求。孫路遙說:“在SDN的應用情景下,業務對網絡的調用不再是通過人這種‘Controller’,而是通過自動化的Controller,自動把業務變化翻譯成網絡的需求,這就是所謂網絡開放性的體現。”
華為Cloud Fabric迎接云計算的挑戰
彈性、虛擬、開放是未來數據中心網絡的關鍵訴求。云計算數據中心通過虛擬化技術實現了基礎設施資源的池化,將計算能力、存儲能力通過共享資源池分配給不同的應用,資源利用率和系統穩定性都得到提高。在云數據中心內部,資源的池化以及虛機遷移對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架構面臨重大變革。在此背景下,華為于去年推出Cloud Fabric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基于云數據中心網絡“按需”、“實時”和“動態”的要求,打造出核心簡單、邊緣智能和彈性可擴展的數據中心網絡。
華為Cloud Fabric是一個開放的架構,上層是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下層是SDN Controller、業務接口和系統。對企業來說,數據中心建設應需而建,因此實際上還有大量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需求。華為Cloud Fabric分三個具體的解決方案,適用三類場景:第一類是傳統數據中心,華為提供縱向堆疊方案,同時支持SDN具備擴容能力;第二類是大企業私有云,資源云化但租戶較少,華為提供基于TRILL的Fabric方案;第三類是公有云,在多租戶情況下華為提供NVO3 Fabric。可以說,華為的三種Fabric方案可以完美解決發大部分企業的問題。
華為去年發布了CE12800全系列的產品,據悉將很快應用CE12816的16槽位的交換機。劉少偉說,華為會在彈性網絡方面持續做強,保持業界的領先能力。
云計算的發展對數據中心網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3年華為企業網絡大會上,華為企業業務BG企業網絡產品線總裁劉少偉將其歸納為:彈性、虛擬、開放。云計算需要網絡能夠快速適應內部結構的變化,例如虛擬機遷移,彈性的網絡能夠更好地適配這樣的業務,而開放才能實現不同業務與底層的接入,真正做到無縫地“適配”。
從未來整個網絡的發展來看,無論是網絡的規模、容量還是層次,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所以未來網絡的特點就是要適應這種變化。華為企業網絡產品線數據中心網絡領域總經理孫路遙說:“現在較熱的大二層網絡方案,有很多實現方式,適用于不同的場景,這是我們正在構建的彈性;從千兆服務器向萬兆服務器的過渡,在轉變的過程當中對網絡帶寬的要求,這些也可歸結為彈性。彈性可以適應各種變化的要求。”
虛擬化是云計算的核心,服務器和存儲的虛擬化對網絡產生相應的要求。孫路遙表示:“傳統網絡接入的都是固定的IT設備,通過網線連接物理設備,但在虛擬化的計算資源下,每根物理線纜連接N個虛擬IT設備,因此網絡產生了邏輯化和虛擬化的需求。”此外,客戶還有定制化的需求,一類是像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擁有自主開發的虛擬環境,屬于同構系統,傾向于讓網絡變得簡單,網絡的邊界在服務器里;另一類是運營商或者是大型企業,采購了不同的虛擬化系統,比如同時有Vmware和微軟的虛擬機,這種異構的系統網絡邊界更多是在物理網絡設備本身。
云計算業務的特點是承載應用變化較快,因此對IT系統的效率要求較高。在應用驅動下,對網絡的配置、管理、業務增減的效率轉化為對網絡提出開放性的要求。孫路遙說:“在SDN的應用情景下,業務對網絡的調用不再是通過人這種‘Controller’,而是通過自動化的Controller,自動把業務變化翻譯成網絡的需求,這就是所謂網絡開放性的體現。”
華為Cloud Fabric迎接云計算的挑戰
彈性、虛擬、開放是未來數據中心網絡的關鍵訴求。云計算數據中心通過虛擬化技術實現了基礎設施資源的池化,將計算能力、存儲能力通過共享資源池分配給不同的應用,資源利用率和系統穩定性都得到提高。在云數據中心內部,資源的池化以及虛機遷移對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架構面臨重大變革。在此背景下,華為于去年推出Cloud Fabric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基于云數據中心網絡“按需”、“實時”和“動態”的要求,打造出核心簡單、邊緣智能和彈性可擴展的數據中心網絡。
華為Cloud Fabric是一個開放的架構,上層是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下層是SDN Controller、業務接口和系統。對企業來說,數據中心建設應需而建,因此實際上還有大量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需求。華為Cloud Fabric分三個具體的解決方案,適用三類場景:第一類是傳統數據中心,華為提供縱向堆疊方案,同時支持SDN具備擴容能力;第二類是大企業私有云,資源云化但租戶較少,華為提供基于TRILL的Fabric方案;第三類是公有云,在多租戶情況下華為提供NVO3 Fabric。可以說,華為的三種Fabric方案可以完美解決發大部分企業的問題。
華為去年發布了CE12800全系列的產品,據悉將很快應用CE12816的16槽位的交換機。劉少偉說,華為會在彈性網絡方面持續做強,保持業界的領先能力。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云時代:校園數字云數據中心的建設
信息技術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高峰期,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社交網絡等新技術的涌現和成熟,正在改變著信息化生態環境,Web2.0 的特性不斷延伸輻射,個性化、扁平化和社交化等特性正從數字空間中延伸到物理空間,改變著人類經濟和社會...
08月13日 22:58慧聰教育裝備網
電子政務云數據中心的頂層設計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正在組織電子政務云平臺數據中心試點,構建高度安全、可用、可擴的云計算公共平臺,并爭取盡快取得電子政務和業務改革的實際應用效益。
04月02日 15:37比特網
華云數據亮相江蘇互聯網大會
12月1日,2013江蘇互聯網大會在徐州開幕,作為一項在業界具有良好傳統及口碑的互聯網創業者大會,江蘇互聯網大會已經成功舉辦過7屆,成為江蘇省乃至全國范圍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互聯網行業交流平臺。
12月02日 18:44站長之家
華云數據:以智慧城市防治城市病
智慧城市、云計算、大數據是政府和產業界關注的熱點。各地、各行業均有一批項目投入運行或正在建設。如何看待我國智慧城市實踐,能否從中找出對今后具有指導意義的理念與經驗?
01月06日 20:18pconline
孟小峰:云數據管理技術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來到第二屆中國云計算大會給大家做一個交流。 我們從去年開始在關注這樣的數據庫技術,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今天借這個機會和大家探索。下面是我報告的內容。 首先我們來看信息技術人們總結一下,有這...
05月26日 17:27華夏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