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政策助力 全球智能電表出貨量激增
[ 導讀 ] 智能電表市場商機正逐漸擴大。各國政府為實現節能減碳的智能電網,正全力投入智能電表布建,進而帶動智能電表出貨量逐年攀升,并激勵相關零組件供應商營收成長。
智能電表市場商機正逐漸擴大。各國政府為實現節能減碳的智能電網,正全力投入智能電表布建,進而帶動智能電表出貨量逐年攀升,并激勵相關零組件供應商營收成長。
當前世界各國為求電力使用的安全、品質及節約,均致力于智能電網基礎建設發展。智能電網成功運作的重要環節在于須完整且即時的蒐集各電力用戶用電資訊,因而處于供用電兩端中介角色的先進讀表基礎建設(A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AMI)便成為智能電網順利發展的關鍵設備;而要完成AMI布建的基礎建設,首先必須安裝智能電表,故也促使世界各國優先投入智能電表建置。
扶持自家智能電網市場各國AMI規格大不同
AMI從前端到后端共包含了智能電表、資料集中器(Concentrator)、分析應用系統,以及連結所有軟硬體設備的通訊網絡。其中,智能電表是由計量模組、控制模組與通訊模組所組成,當中最重要的組件是微控制器(MCU)。智能電表大致可分為低壓單相和高壓三相兩種類別。單相式智能電表以一般家戶使用為主;而三相式智能電表則以商用為主。智能電表目前有各種不同的規格標準,包括美國的ANSIC12、IEC的IEC6205x、歐盟的EN50470-X、澳洲的AS1284.x,以及中國大陸自行訂定的Q/GDW37x等規格。
至于集中器指的是遠程集中抄表系統的中心管理設備和控制設備,是網絡傳輸的中央節點,負責定時讀取終端數據、指令傳送、數據通訊、網絡管理、事件記錄、數據的橫向傳輸等功能;通訊網絡則分為公眾或私有廣域網絡、區域網絡等,例如ZigBee、電力線通訊(PLC)、整體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非對稱性數位用戶端回路(ADSL)等通訊技術;分析應用系統則指的是電表資料管理系統(MeterDataManagementSystem,MDMS),可對取得之電力資訊進行整合、分析與管理,并將分析后的資料提供給電力公司、消費者及第三方單位,以進行應用與加值。例如與后端電力公司ERP相關應用軟體進行整合,以提升用電管理的效率以及客戶服務的品質。
國家政策力挺智能電表滲透率激增
先進國家為推動智能電網建設,于2008年紛紛開始優先進行智能電表的布建工作。由于電表使用戶數量龐大,短時間要讓使用戶接受并大規模更換并不容易,多數國家會先透過政策的規劃及提撥經費,以進行較小規模及實驗性質的示范計劃,再逐步大規模推廣普及。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全球智能電表的滲透率及相關基礎建設均持續增加,預計至2020年后將會形成廣泛應用。
目前全球正在使用的電表共約有十七億具,若全面更換為智能電表,則市場規模將相當可觀。以2012年來看,全球智能電表出貨量達一億具,較2011年成長31.6%。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估,2015年全球智能電表出貨量將達到1.63億臺,年復合成長率達15.4%。In-Stat研究亦指出全球智能電表市場營收預估在2016年將超過120億美元,至2020年智能電表滲透率將高達59%。市場研究機構PikeResearch則預估,全球智能電表安裝量將于2020年達到9.63億臺。
AMI廠商可概分為兩大類,分別為電表供應商與AMI技術供應商。智能電表供應商主要提供電表硬體設施,一般多由傳統電表大廠轉型,全球市占率前三名分別為Itron、Landis+Gyr及Elster,其他還包括Seneus、GE、SilverSpring、PRIMeters、Iskraemeco等公司;而AMI技術供應商則主要提供通訊、MDMS或系統整合相關技術與服務,包括eMeter、SilverSpring、Itron、EnergyICT、Oracle、Aclara、EcologicAnalytics、IESO、IBM、Atos等廠商。其中,由于AMI為整套系統,整合了不同領域的技術與元件,因此系統整合商是AMI完善建置的重要角色,包括IBM、Accenture、Atos等公司。
當前世界各國為求電力使用的安全、品質及節約,均致力于智能電網基礎建設發展。智能電網成功運作的重要環節在于須完整且即時的蒐集各電力用戶用電資訊,因而處于供用電兩端中介角色的先進讀表基礎建設(A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AMI)便成為智能電網順利發展的關鍵設備;而要完成AMI布建的基礎建設,首先必須安裝智能電表,故也促使世界各國優先投入智能電表建置。
扶持自家智能電網市場各國AMI規格大不同
AMI從前端到后端共包含了智能電表、資料集中器(Concentrator)、分析應用系統,以及連結所有軟硬體設備的通訊網絡。其中,智能電表是由計量模組、控制模組與通訊模組所組成,當中最重要的組件是微控制器(MCU)。智能電表大致可分為低壓單相和高壓三相兩種類別。單相式智能電表以一般家戶使用為主;而三相式智能電表則以商用為主。智能電表目前有各種不同的規格標準,包括美國的ANSIC12、IEC的IEC6205x、歐盟的EN50470-X、澳洲的AS1284.x,以及中國大陸自行訂定的Q/GDW37x等規格。
至于集中器指的是遠程集中抄表系統的中心管理設備和控制設備,是網絡傳輸的中央節點,負責定時讀取終端數據、指令傳送、數據通訊、網絡管理、事件記錄、數據的橫向傳輸等功能;通訊網絡則分為公眾或私有廣域網絡、區域網絡等,例如ZigBee、電力線通訊(PLC)、整體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非對稱性數位用戶端回路(ADSL)等通訊技術;分析應用系統則指的是電表資料管理系統(MeterDataManagementSystem,MDMS),可對取得之電力資訊進行整合、分析與管理,并將分析后的資料提供給電力公司、消費者及第三方單位,以進行應用與加值。例如與后端電力公司ERP相關應用軟體進行整合,以提升用電管理的效率以及客戶服務的品質。
國家政策力挺智能電表滲透率激增
先進國家為推動智能電網建設,于2008年紛紛開始優先進行智能電表的布建工作。由于電表使用戶數量龐大,短時間要讓使用戶接受并大規模更換并不容易,多數國家會先透過政策的規劃及提撥經費,以進行較小規模及實驗性質的示范計劃,再逐步大規模推廣普及。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全球智能電表的滲透率及相關基礎建設均持續增加,預計至2020年后將會形成廣泛應用。
目前全球正在使用的電表共約有十七億具,若全面更換為智能電表,則市場規模將相當可觀。以2012年來看,全球智能電表出貨量達一億具,較2011年成長31.6%。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估,2015年全球智能電表出貨量將達到1.63億臺,年復合成長率達15.4%。In-Stat研究亦指出全球智能電表市場營收預估在2016年將超過120億美元,至2020年智能電表滲透率將高達59%。市場研究機構PikeResearch則預估,全球智能電表安裝量將于2020年達到9.63億臺。
AMI廠商可概分為兩大類,分別為電表供應商與AMI技術供應商。智能電表供應商主要提供電表硬體設施,一般多由傳統電表大廠轉型,全球市占率前三名分別為Itron、Landis+Gyr及Elster,其他還包括Seneus、GE、SilverSpring、PRIMeters、Iskraemeco等公司;而AMI技術供應商則主要提供通訊、MDMS或系統整合相關技術與服務,包括eMeter、SilverSpring、Itron、EnergyICT、Oracle、Aclara、EcologicAnalytics、IESO、IBM、Atos等廠商。其中,由于AMI為整套系統,整合了不同領域的技術與元件,因此系統整合商是AMI完善建置的重要角色,包括IBM、Accenture、Atos等公司。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智能電表芯片新技術標準將于8月份生效
IHS iSuppli公司的中國研究報告指出,一系列旨在提高智能電表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新技術標準將于8月開始生效,將幫助中國智能電表市場今年增長9%,出貨量有望首次突破1億大關。
05月06日 19:05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
智能電表市場客觀 漸進式發展成趨勢
前不久,國家電網公司2014第二次電能表招標結果已經公告了,從招標結果上看,這一次較第一次的招標在數額上明顯減少了,但是并未影響到電能表企業對這次招標的重視以及廝殺爭奪。招標數額的不斷減少,對待智能電表的市場又該持什么樣的態度...
05月23日 18:30中研網
GE推出業界首款UL認證智能電表
通用集團(GE)數字能源業務部與聯邦愛迪生公司(ComEd)、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UL聯合宣布,GE產品住宅智能電表已經取得UL自愿性安全認證,成為同行業中首個獲得該標志的產品。
06月04日 18:19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
浩寧達:預計今年國內智能電表統招量降低
4月16日晚間,浩寧達發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11萬元,同比增長10.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萬元,同比下降12.63%;基本每股收益0.01元。
04月22日 16:26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