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地理信息系統:推動“智慧公安”時代來臨
[ 導讀 ] 這是近日記者在街頭進行隨機采訪,問到“您心目中最理想的警務工作是什么樣的”時得到的答案。
“打電話報警,還沒掛電話或剛掛上電話時,就有警察出現在我身邊。”
“駕照快要過期時,能及時收到警方發來的提醒短信或微信。”
“濃煙滾滾的大火中,110能引導我安全逃出火場。”
……
這是近日記者在街頭進行隨機采訪,問到“您心目中最理想的警務工作是什么樣的”時得到的答案。
如果說這些都有望借助警用地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PGIS)在一段時期后逐步實現,你和你的小伙伴會不會被驚呆?
那么,PGIS是什么?它究竟有多智能?未來還會帶給我們什么驚喜?在前不久召開的一個關于地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GIS)的技術展示大會上,記者與PGIS的研發人員和使用者進行了一次深入交流。
PGIS技術日趨成熟———
可視性、實時性、智能型、交互性不斷增強
打擊犯罪、保護人民、服務群眾,這些年來我們所熟悉的警務核心工作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只不過是開展警務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在不斷改善和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正源源不斷地給現代新型警務工作注入活力。
目前,信息共享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行業所接受,公安領域內跨警種、跨業務之間也同樣存在著共享需求。技術的發展促使整個公安行業從業者都要具備并提高應用意識,習慣于運用新技術提高工作效率,使有限的警力發揮出更大效能。
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一個以信息爆炸為特征的大數據時代正在到來。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興起、網絡的普及,移動終端、社交媒體等的迅猛發展,提供了超凡的數據采集能力。從多年前PGIS的大規模建設及高清卡口、攝像頭、GPS軟硬件的投入開始,警界已經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做好了準備。
目前,PGIS技術正在警界全面普及,從實驗室、科研課題正一步步走向一線民警:民警進轄區時手中拿的像智能手機一樣的移動警務通;對運送危險化學品的車輛進行實時監控;用鼠標劃定區域,其中所有巡邏車的具體位置、所屬單位、正在行駛的速度和一段時間內的軌跡,都能快速直觀地在電子地圖上呈現出來……這些都是借助PGIS實現的。
PGIS技術日趨發展成熟,給現代城市社會管理帶來新的高效手段,其可視性、實時性、智能型、交互性都在不斷增強。采用PGIS技術對公安信息的基本要素進行管理,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公共安全資源,打擊和預防犯罪,更好地服務群眾。據了解,目前全國已有200多個城市完成了PGIS的建設。
毋庸置疑,借助PGIS的“魔力”,“智慧公安”時代已經來到我們身邊。
使用者說———
公安機關是PGIS建設的貢獻者、更是受益者
江蘇省常州市公安局先后承接了“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課題“應急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全國PGIS平臺首批示范建設、“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新一代警用地址管理與服務系統”試點建設。可以說,常州市公安機關是PGIS應用走在全國前列的地區之一。常州市公安局信息處科長高超說,“常州公安機關既是PGIS建設的貢獻者,更是受益者。”他從3個方面向記者簡要介紹了PGIS在公安業務中的應用。在基層基礎工作中的應用
常州市公安機關將GIS技術應用于基礎工作中,打造全市標準地址、實有人口、實有單位、實有車輛的全覆蓋體系,實現了日常警務工作空間屬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可視化操作。他們集成現有業務系統,通過信息流再造業務流,建成了一個面向全警應用的可視化平臺。為保障工作落到實處,常州警方還建立了數據更新維護機制、考核獎懲機制、社會化信息資源共享應用機制。在偵查破案中的應用
常州市公安機關發揮警用地理信息技術時空特征優勢,研究其在警務工作中的深度應用。重點為偵查破案提供高效的分析工具,建立了城市犯罪時空分析流程及模型,著重解決傳統四色警情監測不精確、警情熱點分布不科學的問題。PGIS依托各類業務數據,開展熱點分析、趨勢預測,為預防犯罪和評估提供支撐;通過犯罪時空總體模型的研究,真正實現“警力跟著警情走、破解犯罪預防難”的問題;突破海量數據的分析瓶頸,破解由人到案、由案到人的載體問題,提高了案件偵破的能力與效率。在指揮調度中的應用
常州警方充分依托PGIS“一張圖”、圖像網及有無線綜合通信網“兩張網”,開展快速的指揮調度及應急處置工作,實現資源整合體系化、指揮流程模型化、任務過程數字化。
今年9月28日至10月27日,第八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常州召開。花博會安保指揮工作綜合應用了通信、視頻、PGIS等多種手段,構建了直觀、高效的指揮調度體系。依托PGIS平臺建成的花博會安保指揮系統,高度整合各類系統及信息資源,實現了安保指揮人員在現場安保指揮部直觀、真實、視頻化巡查、點對點指揮的實戰效果。
研發者說———
PGIS正在警界全面普及,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記者在GIS技術的展示大會上看到這樣一段視頻短片,勾勒出PGIS的發展前景。在某個城市,一名警察正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查看警情,突然電腦系統彈出一條預警信息,警察迅速起身、上車,直奔目的地。與此同時,一名有犯罪前科的男子上車直奔一家馬上要打烊的超市,超市收銀員正在清點當天的現金。男子正準備進入超市實施搶劫,卻發現警察正端著一杯咖啡靠在超市門口的警車邊,男子只好敗興而歸。
短片在帶給與會者幽默一笑的同時,更帶給大家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如此智能的系統,能夠幫助警方利用人口信息、地理信息等進行分析研判,發出預警,變“聞警而動”為“預防在先”,有效避免了一起案件的發生。
PGIS以數據整合為中心,通過開放平臺提供共享服務,支持各警種開發個性化深入應用,符合未來公安信息化技術發展趨勢。
易瑞智(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安行業首席咨詢顧問康來成坦言,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城市完成了PGIS的建設,實施效果“因地而異”。有的地區信息化應用基礎好、民警的應用水平相對較高,PGIS平臺的建設實施過程就會進行得比較順利;而有的地區受地理條件、硬件條件的制約,原有的信息化應用基礎并不扎實,人員對科技信息的應用水平也參差不齊,建設實施過程就需要克服許多困難。
地區間存在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不斷改進完善,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讓PGIS施展出更多本領,使有限警力發揮出更大效能,才是我們最終要實現的目標。在公安信息化建設應用過程中,地理信息技術將空間地理信息和公安業務信息有效結合,在可視化指揮調度、研判分析、跨區域警務協同作戰、警務信息資源整合與管理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駕照快要過期時,能及時收到警方發來的提醒短信或微信。”
“濃煙滾滾的大火中,110能引導我安全逃出火場。”
……
這是近日記者在街頭進行隨機采訪,問到“您心目中最理想的警務工作是什么樣的”時得到的答案。
如果說這些都有望借助警用地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PGIS)在一段時期后逐步實現,你和你的小伙伴會不會被驚呆?
那么,PGIS是什么?它究竟有多智能?未來還會帶給我們什么驚喜?在前不久召開的一個關于地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GIS)的技術展示大會上,記者與PGIS的研發人員和使用者進行了一次深入交流。
PGIS技術日趨成熟———
可視性、實時性、智能型、交互性不斷增強
打擊犯罪、保護人民、服務群眾,這些年來我們所熟悉的警務核心工作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只不過是開展警務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在不斷改善和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正源源不斷地給現代新型警務工作注入活力。
目前,信息共享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行業所接受,公安領域內跨警種、跨業務之間也同樣存在著共享需求。技術的發展促使整個公安行業從業者都要具備并提高應用意識,習慣于運用新技術提高工作效率,使有限的警力發揮出更大效能。
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一個以信息爆炸為特征的大數據時代正在到來。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興起、網絡的普及,移動終端、社交媒體等的迅猛發展,提供了超凡的數據采集能力。從多年前PGIS的大規模建設及高清卡口、攝像頭、GPS軟硬件的投入開始,警界已經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做好了準備。
目前,PGIS技術正在警界全面普及,從實驗室、科研課題正一步步走向一線民警:民警進轄區時手中拿的像智能手機一樣的移動警務通;對運送危險化學品的車輛進行實時監控;用鼠標劃定區域,其中所有巡邏車的具體位置、所屬單位、正在行駛的速度和一段時間內的軌跡,都能快速直觀地在電子地圖上呈現出來……這些都是借助PGIS實現的。
PGIS技術日趨發展成熟,給現代城市社會管理帶來新的高效手段,其可視性、實時性、智能型、交互性都在不斷增強。采用PGIS技術對公安信息的基本要素進行管理,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公共安全資源,打擊和預防犯罪,更好地服務群眾。據了解,目前全國已有200多個城市完成了PGIS的建設。
毋庸置疑,借助PGIS的“魔力”,“智慧公安”時代已經來到我們身邊。
使用者說———
公安機關是PGIS建設的貢獻者、更是受益者
江蘇省常州市公安局先后承接了“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課題“應急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全國PGIS平臺首批示范建設、“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新一代警用地址管理與服務系統”試點建設。可以說,常州市公安機關是PGIS應用走在全國前列的地區之一。常州市公安局信息處科長高超說,“常州公安機關既是PGIS建設的貢獻者,更是受益者。”他從3個方面向記者簡要介紹了PGIS在公安業務中的應用。在基層基礎工作中的應用
常州市公安機關將GIS技術應用于基礎工作中,打造全市標準地址、實有人口、實有單位、實有車輛的全覆蓋體系,實現了日常警務工作空間屬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可視化操作。他們集成現有業務系統,通過信息流再造業務流,建成了一個面向全警應用的可視化平臺。為保障工作落到實處,常州警方還建立了數據更新維護機制、考核獎懲機制、社會化信息資源共享應用機制。在偵查破案中的應用
常州市公安機關發揮警用地理信息技術時空特征優勢,研究其在警務工作中的深度應用。重點為偵查破案提供高效的分析工具,建立了城市犯罪時空分析流程及模型,著重解決傳統四色警情監測不精確、警情熱點分布不科學的問題。PGIS依托各類業務數據,開展熱點分析、趨勢預測,為預防犯罪和評估提供支撐;通過犯罪時空總體模型的研究,真正實現“警力跟著警情走、破解犯罪預防難”的問題;突破海量數據的分析瓶頸,破解由人到案、由案到人的載體問題,提高了案件偵破的能力與效率。在指揮調度中的應用
常州警方充分依托PGIS“一張圖”、圖像網及有無線綜合通信網“兩張網”,開展快速的指揮調度及應急處置工作,實現資源整合體系化、指揮流程模型化、任務過程數字化。
今年9月28日至10月27日,第八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常州召開。花博會安保指揮工作綜合應用了通信、視頻、PGIS等多種手段,構建了直觀、高效的指揮調度體系。依托PGIS平臺建成的花博會安保指揮系統,高度整合各類系統及信息資源,實現了安保指揮人員在現場安保指揮部直觀、真實、視頻化巡查、點對點指揮的實戰效果。
研發者說———
PGIS正在警界全面普及,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記者在GIS技術的展示大會上看到這樣一段視頻短片,勾勒出PGIS的發展前景。在某個城市,一名警察正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查看警情,突然電腦系統彈出一條預警信息,警察迅速起身、上車,直奔目的地。與此同時,一名有犯罪前科的男子上車直奔一家馬上要打烊的超市,超市收銀員正在清點當天的現金。男子正準備進入超市實施搶劫,卻發現警察正端著一杯咖啡靠在超市門口的警車邊,男子只好敗興而歸。
短片在帶給與會者幽默一笑的同時,更帶給大家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如此智能的系統,能夠幫助警方利用人口信息、地理信息等進行分析研判,發出預警,變“聞警而動”為“預防在先”,有效避免了一起案件的發生。
PGIS以數據整合為中心,通過開放平臺提供共享服務,支持各警種開發個性化深入應用,符合未來公安信息化技術發展趨勢。
易瑞智(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安行業首席咨詢顧問康來成坦言,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城市完成了PGIS的建設,實施效果“因地而異”。有的地區信息化應用基礎好、民警的應用水平相對較高,PGIS平臺的建設實施過程就會進行得比較順利;而有的地區受地理條件、硬件條件的制約,原有的信息化應用基礎并不扎實,人員對科技信息的應用水平也參差不齊,建設實施過程就需要克服許多困難。
地區間存在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不斷改進完善,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讓PGIS施展出更多本領,使有限警力發揮出更大效能,才是我們最終要實現的目標。在公安信息化建設應用過程中,地理信息技術將空間地理信息和公安業務信息有效結合,在可視化指揮調度、研判分析、跨區域警務協同作戰、警務信息資源整合與管理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