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支撑中部崛起需更多"智慧"--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武漢智慧城市建設:支撐中部崛起需更多"智慧"

業界動態
中國旅游新聞網
2013-11-25
[ 導讀 ] “智慧城市”發展模式已經成為全球城市現代化的戰略途徑。據有關機構估算,2013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容量達到108億美元,較去年增長18.5%。
  “智慧城市”發展模式已經成為全球城市現代化的戰略途徑。據有關機構估算,2013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容量達到108億美元,較去年增長18.5%。目前,中國有近2000個市鎮提出打造智慧城市,住建部從中選取了193個城市進行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武漢市作為全國唯一的特大城市入圍了首批試點名單。作為中部崛起的脊梁,武漢智慧城市建設的規劃思路和進展如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進展是否匹配智慧城市的發展需求,如何借智慧城市建設之機促進信息消費,下一步需要怎樣的政策環境支持和產業拉動?圍繞這些問題,11月11日~15日,工信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中國信息經濟學會數十位專家齊聚武漢,展開了深度調研和熱烈探討。
  規劃引領:
  政府要明確自身定位
  武漢自2010年起率先啟動“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成立了由市長擔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市發改委、經信委、城建委、交通委、信產辦、科技局以及相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將智慧城市建設列入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為全市“十二五”時期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2012年8月27日,《武漢智慧城市總體規劃與設計》方案通過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審議,至此,該市建設“智慧城市”藍本正式出爐。據初步統計,武漢“智慧城市”建設總投資超過817億元,到2015年直接帶動產業增加值3040億元,到2020年帶動產業增加值達11200億元。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指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里走,第二是各地的規劃路徑和策略選擇都比較雷同,第三是智慧城市不智慧。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認知問題,比如說把智慧城市當做一件工程項目去做,把智慧城市發展過多地與產業和經濟發展聯系起來,把智慧城市看做是數字城市的延續,把智慧城市看做是物聯網等;二是技術問題,智慧城市進入真正操作階段時,技術方面的問題還是很多的,全面系統的解決方案目前還是比較缺乏;三是操作問題,包括操作雷同,對政府部門過多依賴等;四是機制問題,應用往往都不是某一個部門單獨完成的,而是要實現共享協同。他提出的對策是:一是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二是確定目標與主線,就是為了讓人民生活更美好;三是確立目標,盡可能把戰略規劃轉變成行動計劃;四是問題導向,從人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五是改變運行模式,不要政府包干,而是充分發揮各種力量;六是實現創新突破,實現協同與共享。
  多位專家指出,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政府需要明確自身定位,不能大包干,而應充分發揮社會各方力量的作用。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楊培芳認為,單單靠政府頂層設計推動智慧城市恐怕不可持續,智慧城市是自下而上創造出來的。政府有政府的用處,主要是提供法律環境和一些公共條件,更多要靠需求拉動,否則智慧城市就變成了無智慧的城市,甚至可能會陷入信息孤島。這是一個共性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打破僵局,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實現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包括網絡資源和信息資源,要推動政府的公共資源共享,首先要能夠開放。武漢大學教授張健也提出,智慧城市有自己的特性,尤其強調服務,應該是以政府部門為指導,只設定底線,以行業協會為主導,科學研究單位為支撐,商業實體運作為主要手段。這樣能更好地促進智慧城市的各個領域的應用服務發展,同時又能夠做到集中核心資源,避免重復建設。
  武漢智慧城市的建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個看似簡單的項目背后,都是各部門互相協調配合的結果。武漢市信息產業辦公室副主任胡大平對記者表示,截至目前,武漢已經投入近13億元建設實施國家首批智慧城市示范項目,這些項目大多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包括“智慧醫療”的市中心醫院項目、“智慧農業”的漢南區畜牧獸醫水產局項目、“智慧政務”的江夏區基于CIS平臺的數字行政決策輔助系統、“智慧生活”的武漢肉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統和“電子菜箱”,涵蓋了市民生活和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
  網絡先行:夯實智慧城市基石
  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石。武漢是中國寬帶互聯網全國八大中心節點之一,中國新一代高速環網唯一的五環交匯地,處于全國骨干通信網中心位置,同時也是中國首批三網融合、下一代廣播電視網試點城市之一。武漢市通信管理局巡視員鄭聯章告訴記者,早在今年年初,武漢市政府就召集寬帶建設相關部門,包括通信管理局、通信發展規劃部門、基礎運營商、城建部門等建立了推動武漢市寬帶業務發展聯席會議機制,這充分說明了政府對網絡基礎設施的重視。
  據專家預測,到2030年,全球網絡數據流量將比2010年增長1000倍;而目前,中國人均月網絡流量消費僅50M,美國人均月網絡流量消費是4G。武漢郵科院科技發展部副主任張繼軍對記者表示,在國家促進信息消費勞動內需、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信息網絡的升級和帶寬的擴容將成為常態。而占據國內55%、國際15%市場份額的全球最大光纖和光通信器件生產基地“武漢中國光谷”,擁有國內領先的信息技術和光電子技術產業集群,聚集了烽火通信、長飛光纖光纜、矽感科技、長光科技等一大批智慧產業相關企業,已經形成一條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器件、模塊到系統解決方案的智慧產業鏈,能夠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充足的技術支撐。
  在固定寬帶方面,據武漢電信介紹,目前其實際光纖到戶的覆蓋率已經超過了200萬,在絕大部分的小區和家庭,具備了光纖到戶的能力。到明年就會完成IPv6對現網的改造,用戶能用IPv4和IPv6實現全網的通達,這是寬帶發展的重要標志性事件。從行業市場到消費市場,消費者目前能夠接受的帶寬水平不是很高,都在4M~6M的區間,這意味著信息消費提升的空間巨大。在移動寬帶方面,據武漢移動介紹,目前武漢4G建設已經初步形成規模,三環以內將建成4000個基站,已經有一些公交線路和很多場館開始免費體驗,今年9月份在幾乎所有高校也提供了4G免費體驗。而武漢聯通也表示,目前其3G基站建有5000多個,正常使用的帶寬可以達到42M,3G網絡的發展非常快。
  武漢的三家電信運營商也提出了目前遇到的困難。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巨大的投入。隨著城市化改擴建的加強,國家在這方面從戰略層面上的定位和管控還比較缺失,需要協調管道、光纜等各種資源的投入,不僅僅是電信運營商,還要協調各個部門,包括加快相關的立法進程,從法律層面保障寬帶基礎設施的建設。另外,下一代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正在遭遇兩難局面,一方面市民希望享受到高速無線網絡的覆蓋,另一方面又出于對所謂輻射的顧慮——地址基站在小區的選址,這就需要政府和相關權威機構澄清一些誤解,統一大家的認識。
  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員侯自強提出,目前雖然寬帶中國戰略實施了,用戶享受到的帶寬明顯提高了,但往往只是下行速率達到了幾十兆,上行速率仍停留在幾兆的低水平,在大數據、云計算大行其道的當今,不利于激發信息消費的活力。據了解,這其中可能涉及電信運營商業模式的問題,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舒華英對此建議,應通過詳細的市場調研和用戶細分,采取按照不同帶寬服務能力分等級收費的方式,滿足有高速上行需求的用戶。武漢大學教授應時也表示,我們希望有更多更便宜的寬帶服務,因為只有解決了上網速度和費用的問題,我們才能談開發應用和發展信息消費的問題。
  應用為本:激發信息消費活力
  應用驅動是智慧城市發展的根本,隨著國家大力促進信息消費,給智慧城市建設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研究員何霞指出,信息消費不僅僅是一個消費,它對整個社會的轉型以及生產方式的改變,會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智慧城市是信息消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對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意義,智慧城市的發展不僅僅是網絡,還會帶動相關服務鏈條的發展,最后會形成一個大的生態體系。阿里巴巴副總裁梁春曉則認為,智慧城市不要過于迷信頂層設計,而是要靠需求驅動,從市民的具體需求出發來設計自己的智慧城市路徑。舒華英也提出,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應用的問題,應用起來了,就推動基礎設施和相應政策必須要跟上,或者要解決法律法規完善等問題,這些都不是所謂的頂層設計問題。
  據了解,武漢市智慧城市應用示范項目投資13億元,其中75%為民生項目,從居民的衣食住行全覆蓋到教育、醫療、養老等全方位建設服務,組織策劃實施了“翼出行”、“智能公交”等交通便民項目,開發了“家事易”電子菜箱,引入了漁業信息和數據的智能化感知和傳輸,推廣了“智能健康養老服務站”,開發了電子學生證等服務,真正實現用“智能改變生活”。現在武漢市正在嘗試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智慧小區、智能化居家養老在社區的集成應用,組織實施居家養老智能社區示范試點,創新居家養老模式。
  侯自強認為,未來物聯網應用將擺脫一個個垂直系統的狀況,而變成一個水平的、能夠提供各種服務的大平臺,就像移動互聯網那樣,走向通用化和虛擬化。武漢電信智慧城市運營中心主任張濤認為,未來智慧城市的重要應用,一是傳感網,特別是針對環境污染的監控;二是與云結合的大數據,政府可以購買服務,大數據的運營將深刻改變居民消費結構;三是互聯網金融,運營商將在手機端上發展移動金融。胡大平介紹說,近兩年來,武漢市主要從基礎設施、應用體系和支撐性產業三個方面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在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慧農業、智能交通、智慧生活、智慧城管、智慧社區等領域已初顯成效。武漢市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設仍然停留在示范試點階段,已建成的應用項目尚未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大的推動作用,推動政務領域數據資源開放、實現大數據概念的互聯互通還有一定難度,因此距離實現智慧城市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07月13日 11:40朗銳智科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09月01日 09:09電子工程世界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09月13日 15:58千家網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09月13日 15:43千家網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

03月02日 14:51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