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愷:四大策略突破智能建筑質量瓶頸
隨著智慧城市、綠色節能的呼聲越來越高,智能建筑發展迅猛,人們也對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智能建筑設計質量,成為業界亟需解決的問題。結合這些年來的經驗積累,解決策略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首先,按行業(專業)或建筑功能屬性編制設計標準。建議可以在GB/T50314-2006基礎之上,通過調研、總結,成熟有序地編制各行業的設計標準。標準編制者應由行業內設計、工程和運營管理中的專家組成,以便其標準的定性、定位、定量、深度等方面可作為工程項目設計者的依據,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工程設計與應用研究相結合。從前這一領域國內主要是依靠外來技術的引進,現在不少有條件的設計單位、集成商、承包商已開始進行自主研發。在設計與應用研究中,標準、規程、規范滯后于工程實踐,一旦與創新脫節,設計標準的修訂就缺乏其內涵和動力。
第三,建筑智能化工程設計是龍頭,多專業設計與工程實施的整合是提高設計質量的必要條件。建筑智能化設計質量是多單位、多專業有效整合的綜合體現,但目前缺乏綜合復合人才來進行有效整合,在設計與工程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協調、制約和保證措施。
第四,深化設計的深度是設計質量的基本保證。2008年上海市頒布的《智能建筑工程應用技術規程》基本明確:深化設計的內容、要求、范圍,明確了各子系統之間設計界面、技術接口界面,深化設計文檔組成及其要求。
作為國內的新興行業,智能建筑質量的提高需要企業、院校、科研各方的努力,加大研發力度、將研發成果轉化為新技術、擁有自己的專利產品,最終市場氛圍向良性推進,最終建成真正的智慧城市。
相關文章
能源互聯網:智能建筑如何變得越來越智能
在智能建筑不斷增長的功能中,一項新技術可能被證明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進步之一:即用于測量能耗的高精度軟件。每月高昂電費賬單可能是許多普通人很不情愿看到的東西。能源成本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從稅收到天氣,一直是大多數房屋的主要成本之...
智能建筑的物聯網能力可以如何來調節
物聯網(IoT)最近的一項成就是在競技激烈的高水平體育運動中,并在體育運動的幾乎每個領域都創造了潛在好處,而這些對于在智能建筑領域工作的我們來說可能更有意思,這些技術在體育運動中的應用正在增強和啟發我們在建筑和城市中使用物...
統一物理架構鑄就智能建筑
當前整個ICT行業處處都體現出融合的趨勢,產業界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人們對于融合性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就要求設備商、服務提供商從網絡建設、服務平臺上充分考慮對于融合業務的支持,由此衍生出更加智能化的統一系統、統一架構,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