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錫山水稻科技園傳感器遍布田間
今年又是豐收年,市農技站農林專家預計今年水稻畝產可達610公斤以上,較10年前增加近百公斤,收購價格每公斤約3元,較10年前翻了約一倍。令人欣喜的是,10年來,用于保障糧食生產的畝均用水量卻未增加。
“10年前,這里一畝水稻需用水約1000多立方米,現在只需800多立方米。”從事農田灌溉約30年、羊尖水利站老站長陸志良告訴記者。江陰、宜興等地水利部門人士也反映,多年來對水利設施的改善,使稻、麥種植更為精準化,畝均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
一部分糧田更是用上了智能化灌溉系統。在錫山水稻科技園,水利農技站長陸月明告訴記者,通過設于田間的傳感器,電腦會自動根據溫濕度等數據分析,得出是否要進行灌溉的結論,并自動提示,而當達到期望區域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后,會自動關閉供水系統。今年七八月,長期高溫干旱,供水跟不上,導致部分地區水稻早熟品空穗率增加,畝產只有300多公斤,而該園區水利保障有力,畝產仍達450公斤,仍保持早稻高產水平。
十年來,無錫市農田水利建設大踏步前進,共修建防滲渠道2964.4公里,更新改造1397座灌溉站,疏浚縣鄉河道1378條,3282公里,土方量6173.79萬方,有力保障了糧食增產增效。
相關文章
無錫建成感知環境智慧環保智能中樞
記者從江蘇省無錫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獲悉,毗鄰梁塘河濕地的無錫市環境監控中心即將全面竣工。目前相關環境監測監控設備和人員已陸續開始進駐,并將于今年3月正式啟用。
到2025年,智能垃圾傳感器技術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9.8%
根據分析公司BergInsight的最新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不包括中國)配備智能垃圾傳感器技術的垃圾收集點數量達到657,000個。以29.8%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240萬。這些無...
傳感器如何監控橋梁以保證安全
橋梁對我們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需要定期維護,以確保汽車、卡車、軌道和經常通過橋梁的人的安全。許多橋梁已經使用了50年甚至更久,每天都有市民在結構缺陷的橋梁上行走。IEEE資深成員ClintAndrews說:“橋梁的結構健康監測...
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傳感器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智慧城市的出現是基于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隨后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2012年,我國就已經開始了智慧城市的試點工作。2014年時政府正式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計劃到2020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