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市場規模或達23.8億 助力醫療行業智慧轉型
近年來,人們對醫療信息數據的探討不絕于耳。日前,據統計,到2020年,醫療數據將急劇增長到35zatabytes,相當于2009年數據量的44倍增長。不過,在醫療信息化成為熱詞之際,醫療信息數據呈現幾何倍數增長,海量的結構數據挑戰著醫療行業,使得資源難以達到合理的配置。而非結構化數據的錯綜復雜也給醫療行業轉型蒙上了一層極深的鴻溝。一連串的數據問題拷問著整個醫療行業,給醫院信息儲存乃至整個醫療行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醫療行業信息化前景廣闊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中的一部分,并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并加強區域公共衛生服務資源整合,健全全民醫保體系。
醫療信息化被提上了議程,這意味著整個醫療信息化得到了真正的認同。可以預見,一旦在整個醫療產業規劃得到有效地投入及實施,必定會帶動配套快速發展,到那時,醫療資源配置也會達到最為合理的狀態。未來,醫療信息化產業的腳步,將交錯縱橫的向整個信息化領域延伸開來。
以在重慶為例,“醫療信息化技術綜合集成與應用示范”成為其首批5個科技惠民計劃示范工程之一,總投資3190萬元。該示范工程將應用26項醫療信息化關鍵技術和終端產品,建設12個技術示范區,開展區域影像、代理檢驗、遠程心電與血壓監護、院前急救等多項醫療信息化服務,覆蓋15家三甲醫院、40家二級醫院、100家基層醫院,直接服務患者1000萬人次,使基層群眾就近享受便捷、實惠、優質的醫療服務。
方正信息產業集團CEO方中華表示,這成為國內企業進行醫療信息化研發的重要機遇,未來的醫療信息化市場將大有可為。
數據增長為醫療信息存儲帶來巨大壓力
醫療行業的爆發式增長讓人們看到了信息化面前所帶來的便捷。可是,隨著醫療信息數據呈現出的幾何倍數增長,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繁雜得令人難以置信,這給醫院信息儲存以及整個醫療產業的行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據了解,一個CT圖像含有大約150MB的數據容量,而一個基因組序列文件大小約為750MB,一個標準的病理圖與前兩者相比則大得多,文件大小接近5GB。如果將這些數據量乘以人口數量和平均壽命,僅一個社區醫院或一個中等規模制藥企業就可以生成和累積達數個TB甚至數個PB級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
其實,醫療行業很早就遇到了海量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的挑戰。在一篇《醫療行業非結構化化數據歸檔解決方案》論文中提到,“隨著醫療衛生行業開始轉向醫療數字化影像時代,海量且不斷快速增長的數字化影像存儲僅僅通過單一的在線存儲系統保存,已經越來越現實出局限性。分析可知,這些數據的快速增長造成醫療信息化管理難度的增大以及資金成本的提高。這對于醫療機構的IT運營來說,其可用性和持續服務的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要知道,我國的的醫療信息化程度相對落后,可是醫療行業所帶來的海量、種類繁雜的數據產生的的承壓令醫療信息化行業仿佛泰山壓頂。如此下去的話,前景不容樂觀。
當然,在談到發達國家上,要實現醫院病歷、個人健康檔案、醫院財務等數據的信息化聯網管理時,惠旭金信合伙人孫茜表示,在北美和歐洲,整個國外的市場上只有加拿大的一個省,只有這個省實現了醫院的醫療信息化的管理,這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個成功案例。在國內我們醫療信息化,也僅限于醫院個體內部的信息化管理,真正實現聯網確實任重而道遠。
這正是醫療信息化爆發式增長所帶來的后遺癥,業內專家認為,我國醫療行業的大數據應用還處在起步階段,不過大部分醫療機構已經開始意識到大數據對于他們的重要性。因為要真正在醫療健康領域創造價值,僅僅掌握醫院內部的數據是遠遠不夠的。
大數據下的醫療需向智慧轉型
紛繁復雜的醫療結構數據在近年來所呈現的爆發式增長的勢頭引起了業內許多人的擔憂。于是,大數據一詞被搬到眾人的面前。
在醫療大數據應用的價值面前,眾所周知,看病難、看病貴這一社會難題一直是人們的難言殤痛,究其原因是醫療資源的匱乏和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如果有了醫療大數據,那么通過云計算服務,并網到全國的醫療物聯網以后,各地醫院的資源會各自充分發揮優勢,進行統一協調,構成的醫療資源和力量肯定會大大提升。
專家表示,醫院大數據應用引起醫院最大的變化將是臨床路徑的標準化。未來,醫療研究人員將從各地醫療大數據倉庫中攢取來的海量臨床數據進行歸類,很方便地用于對每一病種的臨床路徑標準化研究。
除此之外,有了大數據的海量支撐,新藥研發人員也將得到很大幫助,通過對大量醫療數據的抓取和分分,完全可以加快新藥開發,甚至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可是,對于目前中國醫院信息化現狀來說,用大數據引領的信息化建設看起來并不是那么美好。目前,很多醫院信息化還處在各自為建階段,同時擁有多個信息化系統,形成“信息孤島”。 在這樣的情景下,談到大數據醫療信息化的建設之路自然需要時間的檢驗。
或許,大數據的出場能讓醫療信息化開始發生了新的突破,但是,這并不能一下子就改變中國醫療信息化程度落后的現狀。我國要想實現醫院病歷、個人健康檔案、醫院財務等數據的信息化聯網管理,依然存在很大困難。大數據是醫療行業的機遇,但在機遇面前,還需要國家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那時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大數據智慧轉型期。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