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大數據中國”,中移動IDC提速
[ 導讀 ] 受全球經濟疲軟的影響,中國等地區將取代歐美,成為全球IDC產業前景最為看好的熱點市場。據《2012—2013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已達到210.5億元,預計到2015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將達502.3億元,同時受國內政策標準化及新技術應用落地兩
受全球經濟疲軟的影響,中國等地區將取代歐美,成為全球IDC產業前景最為看好的熱點市場。據《2012—2013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已達到210.5億元,預計到2015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將達502.3億元,同時受國內政策標準化及新技術應用落地兩大催化劑的影響,國內IDC產業即將步入黃金發展期。創新、專業、穩定是中國移動的三大優勢,隨著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中國移動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對中國的大數據時代產生積極影響。
創新:業務拓展撬動力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五屆高交會上,中國移動向全球充分展示出自主創新的活力與潛力。4G、移動互聯網、移動MM(MobileMarket)和無線城市的各大展區里一串串跳躍的數據令人振奮,云計算技術讓人了解了乘“云”提效的魅力,中國移動OMP開放平臺的多種信息化解決方案更是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其企業身份認證解決方案、企業移動安全云服務、機器SIM解決方案、融合定位、云推送平臺等展現出應用于社會各領域的巨大潛力,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帶來科技動力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早在去年的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就提出了大數據時代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即:構筑“智能管道”、搭建“開放平臺”、打造“特色業務”與提供用戶體驗“友好界面”。這十六字方針,體現了中國移動在移動互聯時代全面開啟之際的全新戰略定位。為了占領IDC的信息領域高地,中國移動明確提出:要緊密結合中國移動的移動互聯網規劃和發展戰略,在云計算、IDC 服務方面成為領先者。
事實上,信息化正在推動各行各業,如醫療、能源、零售的全面重塑和轉型,企業需要選擇更加彈性、靈活、高性價比的第三方信息技術服務。目前中國移動基于創新的“SAFE”設計理念,即“smart”智能、“Availability”可靠、“Flexibility”靈活、“Efficient”高效的理念,打造出在機房運維上智能聯動,7*24的服務,安全方面的冗余保障、高抗震等級、高安全保衛等級,同時保證按需部署、快速交付的相應速度,在機房管理上實施高效氣流組織管理、動態制冷等獨特優勢的一系列成熟信息化產品。
專業:新興市場助推力
4G牌照已于12月4日正式發放,中國移動為這一天也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面對4G時代的來臨,用戶對IDC資源的需求也將會空前高漲。技術上,云計算經歷了3年的市場培育,在國內市場已逐漸成熟并開始進入到實質的落地階段,無論是虛擬化技術、海量存儲、骨干網、更加穩定成熟的平臺架構,都已被充分利用起來。云計算在提高數據中心效率的同時,也在逐步減少企業自身數據中心的規模,從未來數據中的發展角度來看,資質尚淺、小型規模的數據中心將會逐漸退出市場或被整合。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均出臺詳細的云計算發展規劃,中國移動已加速IDC全國統一運營,在未來3-5年之內IDC與云業務總體發展目標及演進路線已清晰明確。中移動表示,要以移動互聯網內容為依托,結合自身優勢,充分利用自身在數據的獲取、存儲、分析等眾多技術與應用方面的優勢,為企業客戶提供更為豐富和有針對性的信息化產品和解決方案。
中國移動作為IDC業務新進入者,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條件下,發揮出了其利用更先進的建造技術、進行更合理的布局規劃的優勢。在資源布局上,中移動IDC綜合考慮到客戶需求集中度、自然環境等因素,在北緯40°-60°的黃金緯度帶建設了哈爾濱和呼和浩特兩大新型綠色數據中心,利用領先科技和自然冷源打造世界一流的低能耗數據中心;同時分別在北京和廣東建立了配套完善、硬件一流的兩大基地,即北京國際信息港、廣東南方基地,加上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四川、浙江、重慶 7省市作為一級節點,形成輻射全國的資源提供能力。
穩定:保障業務承載力
在市場競爭正逐漸趨于白熱化的今天,IDC服務的穩定性無疑是坐穩存量市場做大增量市場的基礎要求,而中國移動IDC服務在同業中的表現可謂獨樹一幟。
中國移動的IDC機房是創新型“第三代IDC”的代表,節能環保是其鮮明特點,從供電、制冷、照明等方面全方位降低資源消耗,全力打造“節能環保、高效一流”的數據中心,提升客戶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在滿足企業客戶信息化需求上,中國移動正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服務產業鏈。針對企業客戶的需求,中國移動以量身定制解決方案、搭建符合企業自身發展平臺、創新優化網絡技術等方式,吸引到更多合作伙伴共同發展,打造現代信息服務產業鏈。大批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內容服務提供商、營銷代理商都集合到中國移動所支撐的平臺上,聚集起巨大的整合效應和能量,為企業客戶提供基于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的國際標準信息化服務。
由此可見,保障業務高效低成本運營,持續促進業務收入良性增長,有效增加市場份額,推進專業化向價值化運營,針對不同的需求定位制定契合的業務推廣策略,這些正是中移動IDC未來逐步做大做強的基礎。
根據中移動規劃:未來三年,中移動將投入超過100億元資金,將IDC總面積擴容6倍,并引入全部主流的互聯網服務商。
創新:業務拓展撬動力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五屆高交會上,中國移動向全球充分展示出自主創新的活力與潛力。4G、移動互聯網、移動MM(MobileMarket)和無線城市的各大展區里一串串跳躍的數據令人振奮,云計算技術讓人了解了乘“云”提效的魅力,中國移動OMP開放平臺的多種信息化解決方案更是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其企業身份認證解決方案、企業移動安全云服務、機器SIM解決方案、融合定位、云推送平臺等展現出應用于社會各領域的巨大潛力,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帶來科技動力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早在去年的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就提出了大數據時代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即:構筑“智能管道”、搭建“開放平臺”、打造“特色業務”與提供用戶體驗“友好界面”。這十六字方針,體現了中國移動在移動互聯時代全面開啟之際的全新戰略定位。為了占領IDC的信息領域高地,中國移動明確提出:要緊密結合中國移動的移動互聯網規劃和發展戰略,在云計算、IDC 服務方面成為領先者。
事實上,信息化正在推動各行各業,如醫療、能源、零售的全面重塑和轉型,企業需要選擇更加彈性、靈活、高性價比的第三方信息技術服務。目前中國移動基于創新的“SAFE”設計理念,即“smart”智能、“Availability”可靠、“Flexibility”靈活、“Efficient”高效的理念,打造出在機房運維上智能聯動,7*24的服務,安全方面的冗余保障、高抗震等級、高安全保衛等級,同時保證按需部署、快速交付的相應速度,在機房管理上實施高效氣流組織管理、動態制冷等獨特優勢的一系列成熟信息化產品。
專業:新興市場助推力
4G牌照已于12月4日正式發放,中國移動為這一天也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面對4G時代的來臨,用戶對IDC資源的需求也將會空前高漲。技術上,云計算經歷了3年的市場培育,在國內市場已逐漸成熟并開始進入到實質的落地階段,無論是虛擬化技術、海量存儲、骨干網、更加穩定成熟的平臺架構,都已被充分利用起來。云計算在提高數據中心效率的同時,也在逐步減少企業自身數據中心的規模,從未來數據中的發展角度來看,資質尚淺、小型規模的數據中心將會逐漸退出市場或被整合。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均出臺詳細的云計算發展規劃,中國移動已加速IDC全國統一運營,在未來3-5年之內IDC與云業務總體發展目標及演進路線已清晰明確。中移動表示,要以移動互聯網內容為依托,結合自身優勢,充分利用自身在數據的獲取、存儲、分析等眾多技術與應用方面的優勢,為企業客戶提供更為豐富和有針對性的信息化產品和解決方案。
中國移動作為IDC業務新進入者,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條件下,發揮出了其利用更先進的建造技術、進行更合理的布局規劃的優勢。在資源布局上,中移動IDC綜合考慮到客戶需求集中度、自然環境等因素,在北緯40°-60°的黃金緯度帶建設了哈爾濱和呼和浩特兩大新型綠色數據中心,利用領先科技和自然冷源打造世界一流的低能耗數據中心;同時分別在北京和廣東建立了配套完善、硬件一流的兩大基地,即北京國際信息港、廣東南方基地,加上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四川、浙江、重慶 7省市作為一級節點,形成輻射全國的資源提供能力。
穩定:保障業務承載力
在市場競爭正逐漸趨于白熱化的今天,IDC服務的穩定性無疑是坐穩存量市場做大增量市場的基礎要求,而中國移動IDC服務在同業中的表現可謂獨樹一幟。
中國移動的IDC機房是創新型“第三代IDC”的代表,節能環保是其鮮明特點,從供電、制冷、照明等方面全方位降低資源消耗,全力打造“節能環保、高效一流”的數據中心,提升客戶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在滿足企業客戶信息化需求上,中國移動正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服務產業鏈。針對企業客戶的需求,中國移動以量身定制解決方案、搭建符合企業自身發展平臺、創新優化網絡技術等方式,吸引到更多合作伙伴共同發展,打造現代信息服務產業鏈。大批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內容服務提供商、營銷代理商都集合到中國移動所支撐的平臺上,聚集起巨大的整合效應和能量,為企業客戶提供基于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的國際標準信息化服務。
由此可見,保障業務高效低成本運營,持續促進業務收入良性增長,有效增加市場份額,推進專業化向價值化運營,針對不同的需求定位制定契合的業務推廣策略,這些正是中移動IDC未來逐步做大做強的基礎。
根據中移動規劃:未來三年,中移動將投入超過100億元資金,將IDC總面積擴容6倍,并引入全部主流的互聯網服務商。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大數據等構成的人體信息物聯網將改變未來醫療模式
一條項鏈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心肺功能、一個戒指可以監測呼吸脈搏等指標、一副眼鏡可以監測精神疾病患者狀況……記者20日從成都舉行的2021第二屆四川康復治療及產業論壇上獲悉,由大數據、云計算、有限傳輸與無線傳輸相結合構成的人體信息物...
03月24日 14:41科技日報
依托大數據物聯網 開展防汛工作
記者從白云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轄區安全度汛,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開展職責范圍內防汛搶險的應急綜合調度、指揮、協調工作,以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緊急或特殊情況。該局以白云區“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依托...
06月09日 10:04貴陽日報
治理PM2.5推行智能型環保 云計算大數據首當其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采訪時一句:“北京昨天的霧霾還很重,今天天氣很好,北京的天氣比較講政治。”的玩笑逗樂了在場所有記者。
03月10日 20:36賽迪網
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如何在數字時代徹底改變業務?
如今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還是重型自動機械,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然而,很多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各種規模和類型企業的信息,以及解釋這些數據和信息的高級分析技術。由于大數據在推動組織數...
03月05日 10:54企業網D1Net
互聯網趨勢下,物流倉儲如何“玩”好大數據
前段時間電商物流界兩位大佬的“數據之爭”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其他因素先不說,單說引起此次紛爭的“大數據”,已經是互聯網時代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早已有人斷言:得數據者得天下。巨沃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倉儲物流供應鏈的管理與訴求...
05月08日 14:03 巨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