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智能電表芯片 增加智能電網推動優勢
盡管節能減碳話題,在最近這幾年持續延燒,也紛紛推動相關措施;生活水準的提高,應用型態多元化,導致用電需求增加,也使得近年電力系統在夏季尖峰負載仍舊持續成長。隨著核四興建議題,臺灣似乎又壟罩在缺電、限電等氛圍之中,節能又儼然成為一種時代趨勢。
為了節能,不論是企業、家庭、學校都有屬于自己的方法,針對科技產業而言,如何透過這波趨勢,將自家的產品研發出更符合時代潮流與趨勢,更成為各家智能電表的廠商一大課題。
先進讀表基礎建設(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智能電表(Smart Meter),隨著智能電表的部署,無論哪一時段耗用多少電力,而這些電力的消耗究竟源自于空調、照明或其他機電設備,如此一來,企業不必像過去一樣,端詳了電表數字跳動許久卻無計可施,隨時開啟電腦,便可從螢幕上觀看當下的詳細能耗資訊。
創新智能型電表芯片可簡化電表互操作性,讓公用事業能大規模推廣新型電表服務。
因此,智能電表的IC設計,更成為業界研發的趨勢。舉例來說:意法半導體發布全球首款可支援METERS AND MORE開放式通訊標準的智能型電表IC,新產品讓智能型電表設備透過電力線通訊(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技術實現廣泛的互操作性,將有助于推動智能型電網為環境、消費者和公用企業帶來最大利益。
意法半導體ST75MM IC是首款內建METERS AND MORE標準硬體和通訊協議的智能型電表芯片,有助于簡化電表設計,從而加快智能型電表的推廣速度、降低成本及提高可靠性。 METERS AND MORE是一個開放式標準,標準管理者為METERS AND MORE協會,該協會是由多家來自歐洲、美洲及亞洲的領先技術企業和公用企業組成的非盈利性組織。
METERS AND MORE協會理事會主席Giuseppe Michele Salaris表示:「ST75MM代表了意法半導體對智能型電表標準化和互操作性挑戰的實質性回應,同時確保客戶選用測試,智能型電表驗證的成熟技術。從技術企業到公用企業,全球能源企業均應采用這款可支援經市場驗證的開放式標準METERS AND MORE的突破性電表芯片,以達到保護氣候的目標,如歐盟20/20/20目標。」
為了實現該標準為智能型電表和先進讀表基礎建設帶來的好處,如短訊、可靠的加密方法和驗證功能,并可支援網路配置管理和重新發送管理,智能型電表系統單芯片組合,其中包括可支援IEC 61334-5-1通訊的ST7570,和可支援PRIME標準的ST7590。
事實上,如果深入探究智能電網、AMI、智能電表彼此之間的交互關系,便不難理解,智能電表確實重要。用戶可以察覺到平常不注意的微小消耗,可能也是造成用電量消耗的原因,用戶也可及早掌握設備異常狀況等,都是智能電表所帶來的另外一些節能優點。
相關文章
智能電表芯片新技術標準將于8月份生效
IHS iSuppli公司的中國研究報告指出,一系列旨在提高智能電表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新技術標準將于8月開始生效,將幫助中國智能電表市場今年增長9%,出貨量有望首次突破1億大關。
智能電表市場客觀 漸進式發展成趨勢
前不久,國家電網公司2014第二次電能表招標結果已經公告了,從招標結果上看,這一次較第一次的招標在數額上明顯減少了,但是并未影響到電能表企業對這次招標的重視以及廝殺爭奪。招標數額的不斷減少,對待智能電表的市場又該持什么樣的態度...
浩寧達:預計今年國內智能電表統招量降低
4月16日晚間,浩寧達發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11萬元,同比增長10.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萬元,同比下降12.63%;基本每股收益0.01元。
GE推出業界首款UL認證智能電表
通用集團(GE)數字能源業務部與聯邦愛迪生公司(ComEd)、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UL聯合宣布,GE產品住宅智能電表已經取得UL自愿性安全認證,成為同行業中首個獲得該標志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