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华科技:智能电表有力竞争者 自主品牌战略提升业绩--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炬華科技:智能電表有力競爭者 自主品牌戰略提升業績

業界動態
每日經濟新聞
2014-01-03
[ 導讀 ] 在成立之初以ODM代工方式切入電能表市場的炬華科技(300360,SZ),不斷通過技術研發使得自身實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在成立之初以ODM代工方式切入電能表市場的炬華科技(300360,SZ),不斷通過技術研發使得自身實力得到了快速提升。隨著國家電網集中采購模式的施行,具備技術和產品影響力的炬華科技開始主攻自主品牌的建設,產品也迅速進入了國家電網招標項目。時至今日,炬華科技自主品牌所占營收比重已遠遠超過ODM業務,實現了華麗轉身。
  近年來,國家電網招標對于智能電表行業的推動作用顯而易見,不過隨著2014年全覆蓋計劃的完成,未來市場的增長點成為投資者關心的焦點。對此,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隨著智能電表更新時點的臨近,加上農網改造,智能電表市場需求不會出現快速下滑,將會實現平穩過渡。
  招股書顯示,炬華科技此次IPO擬募資約2.08億元,主要投向年產600萬臺智能電表及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及其技術研發中心升級項目。
  上述項目全面達產后,公司智能電表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總產能將達到600萬臺,相比目前280萬臺的年產能,提高一倍以上。
  從ODM到自主品牌華麗轉身
  位于杭州市余杭區的炬華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電能計量儀表及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企業。其產品主要服務于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各省網公司等國內電力用戶和非電力用戶,涵蓋電能表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
  不過,炬華科技在成立之初并沒有打造自主品牌,而是以ODM代工的方式為國內廠商提供電能表的模塊和半成品。招股書顯示,隨著產品被廣泛推廣和應用,公司自身技術優勢日益凸顯,目前公司擁有多項專利,并參與了多項電能計量儀表標準的起草和修訂工作。2006年,炬華科技開始創立自主品牌。
  炬華科技招股書顯示,公司所處行業屬于“節能環保產業”戰略中“市場化節能環保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重要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的組成部分,是國家今后實現快速健康發展的重點領域。
  根據電力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預計到2015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4.37億千瓦左右。隨著全球智能電網建設及電網改造的全面推進,國際國內智能電表市場面臨巨大的發展潛力。
  資料顯示,2009年下半年開始,占據國內供電服務市場絕對優勢地位的國家電網公司改變了電能表采購模式,由原各網省公司獨立招標變更為國家電網公司集中招標,同時對參與投標企業資質提出了明確要求。天相投顧研報指出,分散招標導致各地對智能電表的需求自成體系,差異化明顯,同時采購規模較小,價格波動大,因而全國性的品牌企業難以及時響應需求的變化,規模優勢難以顯現;而統一招標有效地統一了標準,有利于優勢企業的發展。
  炬華科技招股書顯示,根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電工儀器儀表分會的統計數據,2009年至2011年前四次國網招標中,公司中標總量分別為12.61萬臺、81.19萬臺和96.66萬臺,統一招標后中標數量明顯上升。
  伴隨著產品中標規模不斷擴大,炬華科技自主品牌的影響力逐漸顯現。數據顯示,2010年炬華科技自主品牌和ODM分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48.34%和51.66%,而到了2012年,自主品牌比例逆轉達到63.98%,占據主導地位;2013年中期自主品牌所占比例為66.36%。
  同時,炬華科技自主品牌41.61%的毛利率也遠遠高于ODM業務33.49%的水平,從而推動了業績快速增長。2010~2012年以及2013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87億元、4.88億元、7.18億元和3.46億元;凈利潤分別達到3321.64萬元 、7579.81萬 元 、1.34億 元 和8179.82萬元。
  市場份額有待提高
  昨日(1月2日),一位電力設備行業專業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智能電表總體上分為單相智能電表和三相智能電表。單相電表只對單相電壓電流進行采樣和計量,目前在國內主要用于家庭住宅類,屬于民用電表;而三相電表對多相電壓電流進行采樣和計量,并有計量無功電量、監測電流平衡率、斷相記錄、完善的負荷記錄等功能,目前主要用于工業方面,其技術含量更高,價格和毛利率水平也比單相電表高。
  炬華科技招股書顯示,2013年1~6月公司三相智能電表的平均銷售價格為349元/臺,遠高于單相智能電表的128.74元/臺;而三相智能電表37.57%的毛利率也高于單相智能電表的31.19%。2009~2011年,公司主導產品三相智能電表中標數量分別為2.11萬臺、32.97萬臺和30.97萬臺。
  雖然近年來三相智能電表的中標數量增速明顯,不過與競爭對手相比,炬華科技的行業地位仍需提高。安信證券研報統計顯示,在2011年第二至第五批次的國網招標中,1級三相智能電表中標前5名分別是林洋電子(行情,問診)(601222,SH)、威盛集團(03393,HK)、華立儀表、炬華科技和三星電氣(行情,問診)(601567,SH);而2012年中標前5名則變成了林洋電子、威盛集團、三星電氣、華立儀表和海興電力,炬華科技榜上無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林洋電子,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智能電表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公司雖然排名居前,但前幾名的總體份額有所回落。不過公司從技術到經營上都比較成熟,并不擔心市場地位問題。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表示,林洋電子和三星電氣都處于行業龍頭地位,不過智能電表市場很分散,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排名前五的企業各自所占份額也就在8%左右。
  從經營數據上看,林洋電子2012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9.1億元、3.03億元,2013年中期分別為7.61億元、1.17億元;三星電氣2012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5.6億元、2.64億元,2013年中期分別為9.68億元、8408萬元。由此來看,炬華科技距行業龍頭的地位還有一定差距。
  行業需求將平穩過渡
  上述電力設備行業人士表示,隨著普通居民對用電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未來單相供電可能難以滿足用戶需求,三相電能表將從工業應用為主逐步擴展到民用領域。但這一趨勢并非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至少從目前國家電網招標情況來看,還是集中在單相智能電表上。
  國家電網招標數據顯示,2010~2012年2級單相智能表的招標量分別為4149萬臺、5438萬臺和7004萬臺,占當年智能電表招標總量的91.4%、90.9%和92.1%。
  國家電網制定的 《智能電網“十二五”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國內智能電表的安裝總量約為2.3億只;2010年至2014年智能電表覆蓋率進度分別為15%、35%、65%、90%和100%。這個進度是否意味著智能電表的市場空間將在2015年出現大幅萎縮,相關企業的業績會不會受到嚴重影響?
  “應該說整體數量會有一定下降,但幅度不會很大。”林洋電子相關人士表示,因為存在一個更換的需求量。
  安信證券分析師蘇旺興也在研報中持相同看法,他認為智能電表的精密度要求較高,所以5年左右是其合理的使用期限。2010年開始大范圍推廣的第一批智能電表,到2015年將面臨更換的需求,并且更換量與之前安裝的量成正比,所以市場需求仍然存在。
  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認為,除了更換需求,還有農網改造的需求。“當時制定計劃的時間較早,主要針對的是城網建設。2013年初,農網的招標計劃是在未來3年內招標2.3億~2.5億只,目前這個需求量仍在,所以智能電表市場需求不會出現大規模下滑,但是以后每年的招標規模可能也不會有太大增長。”
  募資加大單相電能表投入
  炬華科技此次IPO擬募資約2.08億元,其中投資年產600萬臺智能電表及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項目1.77億元,投資智能電表及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升級項目0.31億元。
  按照公司計劃,上述項目全面達產后,公司的三相智能電表年產能將增加80萬臺,單相智能電表年產能將增加280萬臺,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年產能將增加40萬臺,總產能將達到600萬臺,相比目前280萬臺的年產能,有明顯提高。
  炬華科技采用的是訂單生產方式,因此產銷率始終處于高位。2012年公司三相電能表、單相電能表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產品的產銷率分別是99.53%、94.84%和95.70%。到了2013年中期,三相電能表的產銷率更是上升至104.95%。
  招股書顯示,隨著本次募投項目的建成,公司單相電能表業務的發展將會有極大提高,從而更符合電能表的需求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炬華科技的競爭對手林洋電子的募投項目“智能電表建設”達產后單相智能表年產能為770萬臺,三相智能表年產能為80萬臺,而三星電氣募投項目也將新增600萬臺單相智能表和50萬臺三相智能表的年產能。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智能電表芯片新技術標準將于8月份生效

IHS iSuppli公司的中國研究報告指出,一系列旨在提高智能電表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新技術標準將于8月開始生效,將幫助中國智能電表市場今年增長9%,出貨量有望首次突破1億大關。

智能電表市場客觀 漸進式發展成趨勢

前不久,國家電網公司2014第二次電能表招標結果已經公告了,從招標結果上看,這一次較第一次的招標在數額上明顯減少了,但是并未影響到電能表企業對這次招標的重視以及廝殺爭奪。招標數額的不斷減少,對待智能電表的市場又該持什么樣的態度...

05月23日 18:30中研網

GE推出業界首款UL認證智能電表

通用集團(GE)數字能源業務部與聯邦愛迪生公司(ComEd)、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UL聯合宣布,GE產品住宅智能電表已經取得UL自愿性安全認證,成為同行業中首個獲得該標志的產品。

浩寧達:預計今年國內智能電表統招量降低

4月16日晚間,浩寧達發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11萬元,同比增長10.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萬元,同比下降12.63%;基本每股收益0.01元。

電力工業物聯網應用:智能電表先行一步

歐洲“智能電網技術論壇”4月20日發布《歐洲未來電網戰略部署文件》最終版本,協調歐洲各國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

04月28日 09:52中國工業電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