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汕:“眾智”是智慧旅游發展的必然趨勢
清華同衡旅游與風景區規劃研究所所長王彬汕
中國旅游發展面臨著兩個重大轉變。
第一是散客浪潮,也就是現在流行的自駕游和自由行。今年的旅游統計數據反映出散客已經成為現在旅游行業游客的最大來源,散客的行為跟常規團隊是完全不同的,它對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這是建設智慧旅游的最大背景。
第二是電商時代的到來。如今各個行業,包括零售業都已經開始向電商渠道轉變。旅游電商現在主要是賣門票、賣機票和訂酒店,但從今后的發展來看,旅游景區將來也會與電商有更豐富的全面接觸,而這樣的一些行為實際上對景區的規劃產生了很多直接的影響。用一個詞來形容,即“眾智”,指的是智慧旅游凝聚公眾智慧。與此相類似的還有一個熱門詞叫“眾籌”,也就是在網上凝聚大家的資金和力量去實現一些功能。
傳統規劃,不管是旅游規劃還是景區規劃,更多的智慧來自于小眾,就是來自于專家、領導和抽樣性的調查。但是即使專家、領導做了很多工作,實際上并不能完全反映旅游行業真正的客觀現象。比如專家到現場可能就是半個月,雖然得在旅游規劃的過程中,做了很深入的調研,但是當地人的看法可能會不一樣;又比如專家調查了一千份或兩千份的問卷,但幾萬甚至上百萬的游客在一年不同的時間來到景區,這也會導致游客對景區的認識跟抽樣的認識存在很大差異。
因此旅游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實際上是可以讓專家用大數據去分析一些類似的問題。例如以前做的關于景點的價值評價,更多的是專家打分,但現在智慧旅游建設之后,是否能實現讓游客打分?例如設置提取評價關鍵詞的程序,包括點贊這類最直接的方式,規劃工作者就可以從中輕易獲得相關信息。這樣的一個結果是真正吻合智慧旅游理念的。
散客浪潮和電商浪潮是智慧旅游的市場推動力。以前是小智慧現在靠大智慧,未來以大眾群體智慧為特征的智慧旅游必將對傳統以小眾精英智慧為特征的景區規劃、建設、營銷思路產生深刻影響。
相關文章
重慶將推出多項“智慧旅游”服務
5月18日消息,在中國旅游日來臨之際,重慶市將推出手機App、街景地圖虛擬旅游體驗和多項讓利惠民措施,讓更多游客體驗到新技術與旅游結合帶來的便利。
中國電信與旅游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推智慧旅游
5月15日,國家旅游局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關于共同推進智慧旅游發展的合作協議在京簽署。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初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三亞智慧旅游年 旅游信息獲取方式更智能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旅游者對旅游信息獲取方式要求更智能、更科技、更人性、更自助。30日,記者從三亞市相關部門獲悉,外國游客在三亞旅游時遇到語言不通,只需通過電腦就可以實現多語種翻譯機幫忙。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旅游中的應用
建立智慧旅游平臺 做游客出行“智囊團”
昨日,洛陽市市長李柳身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過去五年的工作做出回顧,其中提到,5年來,牡丹文化節升格為國家級節會,洛陽市被評為“中國牡丹花都”,新增 5A級旅游景區4家,成為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