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系有望改寫移動支付格局
從三大運營商陸續宣布商用NFC手機錢包業務,到騰訊、百度、盛大等互聯網公司紛紛試水移動支付,以及拉卡拉、新浪等推出形態各異的移動支付產品,2013年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分外熱鬧。可以說,經過多年的醞釀,移動支付的技術標準趨于統一,市場環境漸趨成熟,包括運營商系、銀行系、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內的各方集中發力,推出商用產品也是水到渠成。
不過,移動支付在總體進展快速的同時,仍面臨諸多問題待解,例如硬件設施不到位、用戶習慣尚未養成、安全體系仍存障礙等。此外,相對于較為成熟的遠程支付而言,近場支付遲遲未見起色,也是產業各方亟需解決的問題。上述問題會在2014年得到部分緩解,但是仍有許多根深蒂固的問題,難以在2014年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展望2014年,我國移動支付仍處在成長階段,競爭多元化、產品多樣化將成為主要特征,而用戶使用習慣的養成則注定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難以在2014年出現突飛猛進的發展。
近場支付仍需醞釀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醞釀,2013年我國移動支付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根據創想智慧城市的估算,2013年我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達到2350億元人民幣,比2012年的1511億元有了大幅提高。
易觀國際認為,當前移動支付市場發展較快,但仍處于市場發展的初期,交易規模的增長一方面與支付廠商的大力推進有重要關系,另一方面也受當前移動支付應用市場的變化影響較大,所以當前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格局呈現兩極化、資源帶動型等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13年我國移動支付增長快速,但是從內部結構來看呈現出了一定的不平衡性。具體來看,移動支付分為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從近年來的情況分析,遠程支付在我國發展較快,而近場支付則一直處于緩慢增長的階段。
根據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發布的最新報告,在移動支付交易額中,遠程支付的金額占比為95%,近場支付的金額占比僅為5%。遠程支付中,網上購物是支付金額中占比最大的支付場景,手機銀行支付、第三方支付、余額支付是支付金額占比最大的支付方式;近場支付中,超市購物和商場購物是支付金額占比最大的場景,手機刷POS機是支付金額占比最大的支付方式。CFCA認為,消費者不接受近場支付的主要原因是擔心手機支付本身的安全漏洞帶來的風險。
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陶然認為,近場支付發展緩慢一方面是因為長時間來標準和利益都處于比較僵持的狀態,不同派系各自為營才拖慢了發展步伐。針對這個問題,運營商已經開始聯手各大銀行,共同發力近場NFC支付。此外,近場支付的布局成本較高,遠程支付成為了2013年移動支付的主戰場,這讓人們看到了移動支付的爆發潛力,所以總體來看2014年應該是可以期待的一年。
不過限于整體手機環境、支付環境和應用環境還不成熟,近場支付的爆發仍需要時日。
不可小覷的互聯網公司
移動支付的發展離不開第三方支付企業,為規范行業秩序,人民銀行于2010年下發文件,要求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內的非金融機構須申領《支付業務許可證》及支付牌照,才能繼續從事支付業務。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20家企業獲得了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牌照,向公眾提供金融支付服務,可以說由支付企業、銀行、電子商務企業、電信運營商等多方參與的公平、透明的移動支付市場環境已經初步形成。
作為移動通信、互聯網和金融的交叉領域,移動支付被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視為拓展服務范圍的平臺,又被銀行系視為必須堅守的陣地,因此近年來圍繞移動支付,三大派系的競爭非常激烈。隨著2012年移動支付標準的確立,長期以來對陣的運營商和銀行系走在了一起,2013年三大運營商推出NFC業務時,均與數十家銀行聯合發布。而銀行系也對與運營商合作形成了共識。“據統計全球移動用戶已達45億,銀行賬戶15億,前者是后者的3倍,因此移動渠道會成為我們和用戶互動的主渠道。”中國銀聯移動支付部總工徐晉耀認為。
在兩大陣營的合作中,TSM(可信支付平臺)的作用至關重要。TSM由中國銀聯推出,在TSM之上,不同的銀行遵循統一的接口,實現了一卡多用和一機多用,運營商只需遵循TSM的標準,就可以實現技術上的統一,為和多家銀行合作鋪平道路,而TSM平臺搭建方的銀聯在其中牽線搭橋,也有助于兩大陣營展開合作。
2013年,互聯網企業在移動支付市場的表現尤其突出,騰訊、百度、新浪、盛大等紛紛涉水移動支付,帶動市場規模迅速增長。根據所從事領域的不同,互聯網公司又可分為電商類和社交類。根據易觀國際的統計,2013年第3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不包含短信支付)交易額規模達到3343億,與第2季度相比增長173.1%。易觀國際認為,移動支付市場交易額高速增長,主要來源于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遠程支付業務,其中純軟件形式的客戶端和應用類支付以及刷卡器支付模式增長突出。
展望2014年,銀行、運營商、電商、社交網站在移動支付領域的角逐將繼續升級,后兩者的力量不容小覷。
NFC硬件匱乏有望緩解
2013年移動支付領域的一大特征,是三大運營商集中發力NFC-SWP。6月9日,中國移動在三大運營商中率先推出了全國性的手機錢包業務。9月26日,中國聯通聯合多家金融機構宣布推出手機錢包業務。11月28日,中國電信也宣布了“天翼手機錢包”。
實現移動支付的技術方式多種多樣,例如雙界面卡、辮子卡、全卡、NFC全終端等,事實上三大運營商之前也有其它形式的移動支付產品,但是2013年運營商將主要力量投入NFC-SWP,一是因為NFC-SWP是國際上較為通行的標準,二是因為該標準在技術上占有優勢。
不過從2013年形勢來看,NFC發展面臨重重障礙,用戶接受度并不高。首先,NFC終端種類較少,價格偏高;其次,用戶需要換手機、換SIM卡、下載客戶端、開通銀行賬號功能、綁定銀行卡,最后還要找到支持刷手機的商戶完成消費。對此,中國聯通沃支付產品部總經理狄亞坦承,這些過程說不上復雜,但是對普通用戶還是有一定門檻。
進入2014年,困擾NFC發展的問題有望部分得到解決。中國電信已明確表示,為了降低手機錢包的技術門檻,方便用戶使用,會加大對NFC手機終端和UIM卡的投入。“現在帶NFC功能的手機價格還比較高,接下來我們會推動2000元以下的NFC手機,之后是1000元以下的。”中國電信內部人士表示。
按照規劃,2014年1月起,中國電信新上市的3G終端將逐步實現全部機型支持NFC,4G時代的天翼終端將全部具備NFC功能,預計2014年支持手機錢包的天翼手機機型將超過40款。中國電信在2014年初還將推出3000萬張支持NFC的UIM卡。
中國移動也有類似規劃。“2014年新上市的手機將逐步默認具備NFC功能,而且國內客戶換機平均周期為23個月左右,所以預計未來2~3年NFC手機將成為用戶標配。此外,未來2~3年絕大多數用戶將更換成帶有NFC的SIM卡,可以預見未來NFC的SIM卡具有可以深入挖掘的市場潛力。”負責中國移動電子商務業務的中移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范金橋表示。
在范金橋看來,如果用戶具備了NFC手機和NFC卡,實現NFC手機支付應用是水到渠成。基于各方面考慮,他預計,中移電子商務有望在未來3~4年突破3億元規模的收入。
互聯網系打造一攬子金融能力
除了運營商集中發力NFC之外,2013年移動支付領域另一個現象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推出各種創新型的移動支付產品。
在眾多業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騰訊聯合第三方支付平臺財付通,基于移動社交軟件微信推出的微信支付。用戶只需在微信中關聯一張銀行卡,并完成身份認證,即可將裝有微信APP的智能手機變成一個全能錢包,之后即可購買合作商戶的商品及服務。
在互聯網三巨頭BAT中,阿里巴巴早已將支付寶在PC端的優勢延伸到手機平臺,其移動便捷支付備受用戶歡迎。在兩大巨頭都涉足移動支付后,百度也不甘落后,于9月份推出了“百度錢包SDK”,從應用和游戲付費切入移動支付領域,該業務初期主要針對數字娛樂領域,后續還將推出百度錢包-輕支付產品、百度錢包-電商專版等,逐步覆蓋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支付領域。
傳統的互聯網巨頭也在跟進。有消息稱,新浪在2013年研發出了手機刷卡器類支付工具,準備涉足手機支付硬件產品。此外,盛大也推出了社交支付工具Youni,直接向微信發出挑戰。
上述移動互聯網公司的產品把交易應用場景移植到手機錢包內,打造開放平臺,試圖把握手機錢包這個個人金融的重要入口。易觀國際預計,隨著微信支付等打通O2O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如果站在跨界融合的角度看互聯網公司的布局,那么你會發現它們的目的并非僅僅是手機錢包。
2013年,互聯網金融概念大熱,阿里巴巴推出余額寶,百度推出百發,這些理財產品因手續簡便、收益率高、存取方便而備受用戶青睞。據悉,為了確保高收益率,互聯網公司對用戶進行倒貼的現象非常普遍。
互聯網公司為什么會做賠本買賣?其幕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互聯網公司力圖打造涵蓋PC和手機端、覆蓋多種應用場景、滿足人們各類金融需求的產品,提升一攬子的金融服務能力是互聯網公司的根本目的。一旦用戶對它們的某一項產品形成依賴,互聯網公司將擁有全面對抗傳統金融機構的能力,和運營商競爭更是輕而易舉。
歲末年初,互聯網金融領域依舊消息不斷,展望2014年,互聯網公司依舊將是移動支付和互聯網金融領域創新的主體。這一強勢崛起的力量不容小覷,它們或將改變移動支付的市場格局,對此運營商和各大銀行在加強合作的同時也需要積極應對。
相關文章
工業互聯網安全的未來:讓安全與業務實現協同共生
近年來,在工業制造領域中,工控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并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其造成的后果與影響正在與日俱增。尤其是勒索軟件攻擊威脅更加劇了工業網絡中的風險等級。而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OT系統的威脅暴露面不可避免地擴大,而OT...
扎克伯格:元界是下一代互聯網
元界不是產品,而是互聯網的未來。一時間,“元界”這個詞成為了一個流行詞,吸引了所有科技巨頭紛紛建立元界。元界是29年前存在的科幻概念。在吸收了近年來日益成熟的AI、AR/VR、區塊鏈等技術成果后,一下子吸引了創業者和資本的目光...
尹浩院士:工業互聯網內外、外網發展趨勢與挑戰
尹浩指出:“目前工業互聯網呈現三個發展趨勢:第一,基于網絡的人機制造全要素互聯。第二,基于網絡的生產鏈全面流程化。第三,基于網絡的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重塑。”工業互聯網競爭日趨激烈產業生態加速構建從2012年被提出,工業互聯網發...
中國信通院曹薊光:“5G+工業互聯網”將開辟工業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總體看,“5G+工業互聯網”是我國最有可能建立國際化競爭優勢的領域,開局良好、發展迅猛、成效初顯。但當前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5G工業芯片/模組/終端等產業支撐力不足,初期建網成本投入大、周期長、商業模式不清晰等問題。按照《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