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平臺建成,利好NFC
央行人士透露,移動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務平臺(中文簡稱“公共服務平臺”,英文簡稱“MTPS”)已于2013年底建成并通過了驗收評審,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中國銀聯、中國移動等7家機構的企業TSM已系統級接入試運行。
營商等參與方搭建互聯互通的橋梁和紐帶,避免社會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對此服務平臺,人民銀行副行長李東榮表示,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目標定位在基于“聯網通用、安全可信”的金融行業標準,在此頂層架構下建立多個企業TSM并存的移動金融健康生態環境。“解決跨機構間應用共享、實體互信、系統互通等問題,實現"聯網通用、安全可信"的目標。”
移動支付業務作為一種安全、快捷的新興支付方式,其良好的發展前景獲得了產業各方的認可。目前,國際、國內基于移動支付的近場支付(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創新取得了積極進展,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陸續開展了移動支付的近場應用。
例如,美國的Google Wallet 應用,將安全芯片(SE)置于定制手機中,以非接觸(NFC)方式實現快速支付;法國的移動通信運營商在SIM卡上發行用于現場小額支付的自有賬戶,滿足手機用戶的購物、乘車等需要。
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移動支付可信服務平臺(TSM: Trusted Service Manager) , 提供不同行業的支付應用(例如金融、公交等);中國銀聯與部分商業銀行也建設了TSM,向合作的運營商提供金融支付應用。
但由于移動支付技術方案的多樣性、安全載體和通信網絡的開放性、業務流程的復雜性,不同TSM之間的互聯互通存在障礙,亟需構建安全可信生態環境以促進移動支付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隨著MTPS的建成,移動支付的“聯網通用”將指日可待。
在談到我國移動金融發展形勢時,李東榮判斷,移動金融發展進入“標準化時代”。
李東榮還表示,移動金融逐步實現線上、線下業務一體化發展。移動金融線上、線下兩種業務模式逐漸融合,既可實現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遠程在線業務,又具備線下受理的獨特優勢,以金融安全芯片為基礎的O2O(Online To Offline)商業模式將成為未來移動金融新亮點和發展方向。
根據iResearch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2197.4億,同比增速707.0%。
相關文章
韓國利用NFC技術打造安心出租系統 保障安全
燈紅酒綠的夜生活可緩解平日工作的高壓情緒。當happy hour的激情退去,人們將踏上回家之路。酒后駕車是禁止,所以出租就成了夜光族的最佳代步選擇。但夜黑風高……難免會有些安全隱患。NFC來襲,幫你挑選安心出租。提起NFC在出...
中國電信陳建立:運營商在移動支付市場具有三大優勢
11月7日,2013年第四屆移動支付中國峰會召開,中國電信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陳建立在會上表示,在移動支付市場中,電信運營商具有客戶群、認知度、網絡資源三大優勢。
德國電信在德國推出NFC手機錢包
德國電信推出MyWallet,這是一項NFC服務,允許持有18款中任何一款支持三星和索尼安卓NFC設備的客戶在萬事達PayPass商家處進行支付。這項服務已經在德國推出,將于本月在斯洛伐克推出,今年晚些時候匈牙利也將推出這項服...
移動支付增長超200% 二維碼與NFC支付短兵相接
近日,央行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報告顯示,中國支付體系運行平穩,支付業務量保持穩步增長。其中,移動支付業務金額接近4萬億元,業務金額增速連續5個季度超過200%。
從多應用起飛 看NFC移動支付將到的輝煌
現金支付和傳統的刷卡支付在新的移動支付面前已經有點落伍了。艾瑞咨詢統計顯示,2013年國內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707%,預計2014年將達到2.9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