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亟須專業性的大數據調研平臺
自旅游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持續的利好政策為旅游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被稱為“美麗產業”的旅游業,也成為帶動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的“亮點工程”,做大做強似乎也能成為黨政領導“亮點政績”,旅游業的高度關聯和廣泛帶動能力,也成就了富裕一方的“亮點經濟”。
于是,我們看到熱熱鬧鬧的中國旅游,大家都在相互爭寵找亮點,卻往往忽略了旅游產業市場基礎的“基點”和“支點”,那就是縝密科學的前期市場調研和后期效果評估。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規劃景區?建設多大體量?設計什么內容?建好會有人來嗎?我們到底去哪里營銷?潛力客源地在哪?游客是如何消費的?很多我們的旅游決策都是在“拍腦袋”,因此我們說,唯有“基點”和“支點”的穩固,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動中國旅游產業穩定、健康的發展。
追逐亮點工程,忽視數據調研
2012年中國旅游市場規模國內游總收入高達22,706.22億元,根據“十一五”計算,漲幅近40%。2012年我國居民消費支出207,167.00萬億元,國內旅游消費占總消費比重10.96%,增幅3.3%。2013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2204.6億元,同比增長29.0%。預計2017年市場規模4650.1億元,復合增長率20.5%。
如此快速的發展,龐大的產業規模,很容易產生旅游市場發展的泡沫化,如果沒有調研做基礎,想當然做預算,就有可能產生新時期的“旅游大躍進”,喧囂的浮華背后,是根基不穩的潛在危機。
現在很多地方政府起初是領導導向,然后是投資商導向的開發旅游。就旅游規劃而言,建設大景區、發展大項目、帶動大旅游,成為旅游地打造的亮點,貪大求全,急功近利,在某些區域甚至有些饑不擇食的勢頭。由于缺乏對市場的大數據分析和研判,某些拍腦袋決策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旅游項目,普遍面臨著難落地、運營乏力的局面。
就旅游策劃而言,旅游地沒項目,有項目沒特色,于是陷入了策劃誤區——求全、求多、求大。而成功的旅游目的地策劃絕不是“一鍋燉的大雜燴”,而是撥冗求精,找到價值核心。是賣資源、賣概念、賣體驗,還是賣靈魂?
就旅游營銷而言,我國旅游業發展已進入大眾化、產業化發展階段,隨著旅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旅游產業進入品牌營銷時代,眾多旅游目的地將營銷活動作為吸引眼球的亮點,卻忽視了旅游調研是決定一切的決策根本。
旅游產業的發展不是單純追求GDP的增長,而是依據科學發展,在以市場為導向的前提下,適應未來旅游發展需要,解答旅游時代課題。沒有市場調研作為基點和支點,任何產業發展都如漂浮在云端,空中樓閣,惴惴不安。
因此,中國旅游產業亟須精準、客觀的“基點”和“支點”,需要以旅游調研作為“第三只眼”,來研判全產業鏈的頂層設計、落地執行的戰略路徑和技術路徑。
中國旅游亟需建設大數據平臺中國旅游市場盤子很大,但擺盤缺少秩序。大家都在努力扮靚盤面,而忽視了支撐盤子運轉的基點和支點。有人對中國某些地方統計數據的描述非常生動,“若講真話,馬上就完;若講假話,早晚得完”。講真話,無法對上頭交代,烏紗馬上難保;講假話瞞天過海,一錯再錯,陷入惡性循環,遲早完蛋。
這種心態下的決策依據已經不可辨認,而缺少真實數據的客源地市場將如何確定,誰又能評估旅游營銷效果?某些區域旅游營銷決策非常隨意,既沒有前期的營銷調研,更沒有后期的營銷實效評估。營銷方案依據從哪兒而來?準確的客源地市場從哪里來?旅游營銷結果的評估如何來?都沒有一個準確的依據。
毛澤東說過:“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研,更沒有決策權。顯然,對于夯實旅游市場,做到數據扎實,為決策者提供重要依據,是策劃方案必須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我們正在研究的大數據平臺,是以旅游調研為支點,撬動的是整個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它提供了一套完備的工作機制,從前期信息收集到數據分析,從指導營銷方案到營銷(監控)評估,以大數據為核心,依托技術加速度構建了一個創新型的科學化、體系化、系統化、持續化的工作路徑。
2014年中國全面啟動“智慧旅游”,各級旅游部門也在積極籌劃,我認為,旅游調研可以說是智慧旅游的一個很好詮釋。首先,旅游調研是為滿足旅游市場不斷變化和細化的工作過程,需要運用智慧的頭腦,采用智慧的手段,完成智慧的研究。其次,隨著互聯網普及,旅游調研方式更加多元化,以新理念為指導,以新技術為手段,站在旅游未來發展的角度,預測旅游趨勢的變化,提供真實、可信、有理有據的數據支撐,使旅游產品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狀況和旅游消費需求。
大眾時代的旅游,是“定居文明”向“移動文明”的螺旋式遞進,調研深刻性、宏觀性將對于未來旅游的發展以正確指引,從調研出發的行業解讀,將更具發展導向。
中國旅游亟須專業性的大數據調研平臺,為決策提供全方位科學指導,才不會陷入錯誤的泥潭。
相關文章
大數據等構成的人體信息物聯網將改變未來醫療模式
一條項鏈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心肺功能、一個戒指可以監測呼吸脈搏等指標、一副眼鏡可以監測精神疾病患者狀況……記者20日從成都舉行的2021第二屆四川康復治療及產業論壇上獲悉,由大數據、云計算、有限傳輸與無線傳輸相結合構成的人體信息物...
依托大數據物聯網 開展防汛工作
記者從白云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轄區安全度汛,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開展職責范圍內防汛搶險的應急綜合調度、指揮、協調工作,以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緊急或特殊情況。該局以白云區“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依托...
治理PM2.5推行智能型環保 云計算大數據首當其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采訪時一句:“北京昨天的霧霾還很重,今天天氣很好,北京的天氣比較講政治。”的玩笑逗樂了在場所有記者。
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如何在數字時代徹底改變業務?
如今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還是重型自動機械,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然而,很多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各種規模和類型企業的信息,以及解釋這些數據和信息的高級分析技術。由于大數據在推動組織數...
互聯網趨勢下,物流倉儲如何“玩”好大數據
前段時間電商物流界兩位大佬的“數據之爭”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其他因素先不說,單說引起此次紛爭的“大數據”,已經是互聯網時代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早已有人斷言:得數據者得天下。巨沃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倉儲物流供應鏈的管理與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