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出“困倦檢測傳感器” 預防駕駛打盹
由“瞌睡”引發的悲慘交通事故接連不斷。2012年4月日本發生的一起慘痛的交通事故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一輛載有旅客的觀光巴士在關越機動車道上撞上隔音壁,造成7名乘客死亡。
現場未發現剎車痕跡和滑行擦痕,警察宣布這起事故是由打盹駕駛引起的。據推測汽車當時以90km/h以上的時速撞上了側壁。2011年2月,在愛知縣的東名機動車道上,因被打盹駕駛的卡車追尾,導致母女3人死亡。4個月后,在名神機動車道上發生了5輛車起火、2人死亡的重大事故,據引發事故的汽車駕駛員供述:“在那一瞬間,打了個盹兒”。
據日本警察廳統計,日本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每年都在減少,1970年最高時為1萬6765人,2013年為4373人,只有最高時的1/4。但從具體原因來看,由超速等危險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大幅減少,但未仔細確認、漫不經心、困倦駕駛等人為失誤造成的事故數量并未減少。估計很多駕駛員都有過在旅行歸途及探親途中因單調的駕駛而犯困的經歷。
防止在駕駛過程中打瞌睡的技術終于實現了。圖為富士通研究所開發的耳夾式“困倦檢測傳感器”。已在2013年的“CEATEC JAPAN”上展出。當檢測到駕駛員困倦時,向智能手機發出警告。
相關文章
7種廣泛應用的醫療傳感器
在醫療保健行業中,醫療設備的高效準確運行至關重要,因為醫療設備對于每個醫療過程的便利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患者自動監控系統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對于要求低誤差和高精確度的醫療應用來說,需要使用專門設計的傳感器——...
日本推行智慧農業,投用施肥無人機和自動插秧機
日媒稱,日本出現了在稻作領域利用高科技推行智慧農業的動向。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31日報道,鳥取縣大米生產法人田中農場從今春生產大米之際開始推行“智慧農業”。田中農場已購買在農田撒肥的無人機以及搭載全球定位系統(GPS)的...
到2025年,智能垃圾傳感器技術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9.8%
根據分析公司BergInsight的最新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不包括中國)配備智能垃圾傳感器技術的垃圾收集點數量達到657,000個。以29.8%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240萬。這些無...
傳感器如何監控橋梁以保證安全
橋梁對我們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需要定期維護,以確保汽車、卡車、軌道和經常通過橋梁的人的安全。許多橋梁已經使用了50年甚至更久,每天都有市民在結構缺陷的橋梁上行走。IEEE資深成員ClintAndrews說:“橋梁的結構健康監測...
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傳感器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智慧城市的出現是基于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隨后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2012年,我國就已經開始了智慧城市的試點工作。2014年時政府正式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計劃到2020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