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荊門的幸福流淌
[ 導讀 ] 1996年,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在其《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指出,人類生存于一個虛擬的、數字化的生存活動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應用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從事信息傳播、交流、學習、工作等活動。在當年,書中的很多描寫被認為是虛幻的想象。
【編者的話】
1996年,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在其《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指出,人類生存于一個虛擬的、數字化的生存活動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應用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從事信息傳播、交流、學習、工作等活動。在當年,書中的很多描寫被認為是虛幻的想象。
然而時至今日,書中描述的許多場景在荊門卻日漸成為現實。
走在中天街,你可以連上“i-jingmen”的免費無線網絡,邊逛街,邊用手機看新聞;回到家里,香噴噴的米飯已經煮好、空調已吹出宜人的微風、熱水器燒好了熱水等你泡澡;出門在外,不用隨身帶錢包和信用卡,購物刷刷手機就能買單。
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享受起全新的智慧生存快樂。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與電子政務科科長熊元璋認為,“智慧荊門”對于我們生活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現在市民可隨時隨地通過智能手機上網看信息、收發郵件、發微博。這些都與荊門市信息化建設息息相關。
本報記者 鄧琳 周小丹 通訊員 熊元璋
【現狀】
啟動“智慧荊門”建設
信息化已是當今世界不可阻擋的潮流。
一座城市的智慧源自于城市“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水平,那么當前荊門市的“智商”是多少?市民從中得到了哪些便利?未來又將給市民帶來哪些驚喜?
荊門市的電子政務工作起步較早,早在2004年創辦的“中國·荊門”政府門戶網站,著力推進政務公開、在線辦事、互動交流,成為湖北省的試點城市,一直位居全省前列,亦是全國優秀門戶網站之一。目前,荊門市已建政務網絡、業務應用、安全支撐等三個基礎平臺,接入包括市“四大家”、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等127家單位,并與省電子政務網絡平臺連通,實現了省、市、縣(市、區)三級全覆蓋。
黨的十八大報告順時應勢提出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把信息化上升到了國家戰略、民族戰略的高度。自此,荊門市信息化建設明顯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加緊推進。
緊緊圍繞“智慧農谷、幸福荊門”建設,“智慧荊門”建設提出了電子政務與信息化建設兩年趕超行動計劃,明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2345”工作重點,即:打造荊門云中心和數據交換中心兩個核心平臺,推出農業物聯網、農產品溯源應用、三農電子商務網站三大涉農重點應用項目,完善人口、法人單位、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宏觀經濟四大基礎數據庫及其數據共享;建成市民卡和市民融合服務、網格化服務、協同辦公、政企服務、城市綜合分析決策管理五項示范工程,進一步細化“兩年趕超、湖北樣板、全國一流”的奮斗目標。
目前,《荊門市電子政務發展規劃(2014-2016)》正在編制之中。在認真謀劃全市信息化頂層規劃的同時,荊門市投資建設了以“四管兩中心”(即:社會管理、城市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網格化社會管理和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為重點的網格化社會管理和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完成了行政效能監察系統建設,正在實施網格化社會管理和數字化城市管理三期工程建設,使其延伸到縣市區、鄉鎮。
經過近幾年的建設,荊門市初步建成了金保、金稅、金財、金盾等一批國家“金”字號工程,全市一批標志性的信息化項目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國家教育標準化考點、住房公積金管理系統、電子警察視頻監控等信息化的投入使用,發揮了較好的信息化應用示范作用,數字荊門支撐環境、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升級、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水雨情采集信息集成系統、中國農谷核心區超級稻智能監控平臺、電子警察四期、網絡輿情監控系統等一大批涉及基礎數據庫、政務、農村農業、網絡監管等多個領域的信息化項目正在陸續投資建設。
隨著這些信息化項目的順利投資建設,為“智慧荊門”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全市鋪設光纜線路總長度達11214.53公里,其中長途光纜線路長度達4031.26公里。全市固定長途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10075路端,局用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68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308萬戶。全市城鎮人口家庭電腦普及率達到80%以上,互聯網用戶達到30萬戶以上。數字電視信號基本實現了城鄉全覆蓋。
【影響】
信息化讓城市生活充滿智慧
越來越“智慧”的荊門,讓便捷的信息化應用走進市民生活,您感覺到了嗎?
看書、下棋、打牌。1月8日下午,瀏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內,老人們正在悠閑地享受著午后時光,他們的手邊都放著一部一模一樣的手機,“這是電信免費發給我們的一鍵通老人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按‘一鍵通’這個鍵就可以直接接通居家養老服務熱線,還可以通過設置一鍵聯系和我們對口的‘格格’。”今年77歲的王振剛說,“有了這個手機,找小畢就方便多了。”
在科技突飛猛進的今天,荊門市部分社區服務進入了“數字化”時代,養老也隨之打上了“數字化”烙印。王振剛說的小畢——瀏河社區第六網格的“格格”畢薈告訴記者,一鍵通居家養老服務平臺集緊急求救、生活求助等功能,為有需要幫助的人士提供各項便捷服務。老人不需記任何電話號碼,只需按下一點通終端設備上的求救或服務按鍵,客服中心的人員就立刻收到相應的服務信息,第一時間為老人用戶提供準確、優質、貼心的服務,使老年人的居家養老安全有保障。“不少地方的居家養老服務平臺除了這些功能,還能同時整合用戶周邊各類服務提供商,構建便利的生活配套服務體系,通過這個體系提供家政服務、送餐、送米、送水等服務。”畢薈說。
信息化讓綜治更“聰明”
2013年4月,京山刑警大隊在全力偵查一起重大殺人案件時發現,智能交通視頻監控系統抓拍到的犯罪嫌疑人駕駛車輛為京山一租車公司出租車輛。警方通過調查取證得知該公司所有車輛均安裝有移動“車務通”定位設備,當即通過移動“車務通”視頻監控圖像與智能交通視頻監控系統抓拍圖像對比,同時,在移動“車務通”管理平臺調出車輛行駛路線,直接鎖定犯罪嫌疑人。據了解,這已是移動“車務通”協助京山縣刑警大隊破獲的第三起重大案件。
“車務通”是遠程車輛監控管理系統,通過對車輛加裝具有GPS功能的監控終端,輔以LBS技術,采集車輛運行數據,并通過GPRS/EDGE/TD-SCDMA網絡,將數據傳送至后臺管理服務器,從而實現對車輛的實時監控、遠程調度、告警、里程油耗統計等功能,方便用戶通過電腦、手機靈活監控管理。
通過移動“車務通”管理平臺,車輛管理員只需點點鼠標就能對千里之外的車輛實時位置、運行線路、停車時間及停車地點、行車里程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數,車輛管理部門能做到運籌帷幄,所有車輛盡在掌握中。2013年,荊門移動公司通過“車務通”管理平臺后臺拍照監控協助出租車公司找回乘客丟失物件100余件,同時,協助公安機關破獲攔車搶劫案件3起。
“車務通”、電子警察四期、網絡輿情監控系統……免費而有用的信息,正悄然滲透城市綜合治理的血脈中,讓城市變得更加“聰明”。
數字化助推市民幸福新生活
下班路上動動手指,用手機對家里的電器進行遙控指揮,回家時飯已熟了、空調已開啟、飲水機已為你準備好開水、電視在播放你想看的頻道、電腦正顯示你想瀏覽的網頁……在信息化時代,以往這些只能在小說里看到的場景隨時有可能出現在你現實的生活中。
去年,城區某小區以“智慧荊門先行區”為開發理念,全力打造華中地區首席數字化小區,荊門電信為其設計打造了智能家居(通過手機、電腦進行遠程控制,方便地實現家居管理)、視頻看家(通過手機、電腦隨時隨地遠程觀看家中情況)、小區V網等6類數字技術的運用,配合先進的數字化物業管理系統,可以實現電視點播、手機支付、手機刷門禁車禁、手機遠程控制、V網短號免費暢聊等諸多超前功能應用,讓居民充分感受同步世界的數字化生活體驗。
“一卡通”助陣企業高效管理
手機輕輕一刷,隨著“滴滴,咔嗒”的聲音,門就開了。這是1月8日中午記者在中國移動荊門分公司辦公樓內看到的情景。“用手機除了可以開門禁,還有上下班打卡、食堂進餐等多項用途。”公司政企客戶部產品集成中心經理陳勇介紹,“這就是我們所推出的‘一卡通’服務。”
“一卡通”是以SIM卡為核心,以RFID(射頻識別)非接觸技術為基礎,專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等集團客戶精心打造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實現門禁、考勤、內部消費、增值服務等功能,并能儲存多個賬戶,滿足集團客戶全方位的應用要求。
“目前掇刀浚源制衣新廠房、三恒酒店辦公區、荊門市一醫院新院區等企事業單位都已經用上了這項服務,反響都很好。”陳勇說,“只要安裝一卡通管理系統后就可以自由添加用戶了,為單位管理提供了便利。”
免費WiFi覆蓋的上網體驗
城市的智能,免費網絡是繞不過的“金字招牌”,2013年4月,荊門中心城區天鵝廣場、龍泉公園、瀏河島游園、月亮湖廣場、生態運動公園、東方百貨、星球商業中心、火車站、市一醫、中心客運站、中天街共11處公共上網區域建成,市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找到“ijingmen-free”熱點接入互聯網體驗免費無線上網。
“從去年4月開通免費公共無線上網以來,截至11月底,使用總人次達到93.7萬,總流量達到7.1萬GB,同時在線人數最多時達到959人。”中國移動荊門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田時詳介紹說,下一步,該公司將進一步加強網絡優化,提高市民上網體驗感知,并做好2014年的擴容建設。
1月8日,市長肖菊華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心城區新增10處免費公共無線上網服務區”成為政府2014年十大民生實事。
【意義】
幸福荊門的信息支撐
“智慧城市建設不僅僅是信息化項目的堆砌,更是一個對城市管理和服務體系的優化過程,是挖掘城市創新潛力和提升創新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信息化是手段,是催化劑,通過信息化手段來促進城市發展各要素的優化合成,催生創新型城市生態。”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與電子政務科科長熊元璋說。
幸福荊門意在提高市民幸福感,而幸福感包括幾個方面,比如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的提高,從而幸福感隨之提升。城市的信息化對于市民的幸福感而言很重要,比如市民要想出行,如何體現快捷舒適的出行秩序,一方面公交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合理疏導,就是要實現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使人們感覺到出行很方便。
“‘智慧荊門’”逐步實現城市信息化的全覆蓋,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建設幸福荊門,提供有效支撐工具和手段,使市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城市的幸福感。”熊元璋說。
【展望】
“智慧荊門·光網城市”的期許
去年8月8日,市政府與中國電信湖北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未來五年,將投入15億元用于“智慧荊門·光網城市”通信基礎網絡與信息化應用建設,促進“智慧荊門”基礎通信網絡的提檔升級。
——兩年內完成中國農谷核心區村村通光纖,完成新城區光纖到戶網絡建設,三年內完成老城區光纖到戶改造,五年內實現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光纖,實現新城區和老城區寬帶網萬兆到小區、千兆到大樓、百兆到戶,光纖覆蓋城鄉30萬戶家庭;
——擴大3G/4G網絡覆蓋,按運營標準布放1500個WiFi熱點,兩年內在中心城區實現有線、無線寬帶網絡無縫覆蓋,全面推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一根光纖提供電話、寬帶、電視等綜合信息服務。
——全力支持新城區的智能社區和智能樓宇建設,政務中心按萬兆帶寬標準配置,會議中心視頻調度系統接入全國通信樞紐,支持新城區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信息化示范區;
——建設荊門市云計算數據應用中心,服務各級政府和企業;
——依托兩大基礎應用平臺,推廣智慧政務、智慧產業、智慧民生等信息化應用服務。屆時,市民可以用手機刷卡乘坐公交車和出租車,也可以通過手機享受在線預訂機票、預訂賓館等商旅服務,實現“一機在手,出行無憂”。
1996年,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在其《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指出,人類生存于一個虛擬的、數字化的生存活動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應用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從事信息傳播、交流、學習、工作等活動。在當年,書中的很多描寫被認為是虛幻的想象。
然而時至今日,書中描述的許多場景在荊門卻日漸成為現實。
走在中天街,你可以連上“i-jingmen”的免費無線網絡,邊逛街,邊用手機看新聞;回到家里,香噴噴的米飯已經煮好、空調已吹出宜人的微風、熱水器燒好了熱水等你泡澡;出門在外,不用隨身帶錢包和信用卡,購物刷刷手機就能買單。
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享受起全新的智慧生存快樂。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與電子政務科科長熊元璋認為,“智慧荊門”對于我們生活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現在市民可隨時隨地通過智能手機上網看信息、收發郵件、發微博。這些都與荊門市信息化建設息息相關。
本報記者 鄧琳 周小丹 通訊員 熊元璋
【現狀】
啟動“智慧荊門”建設
信息化已是當今世界不可阻擋的潮流。
一座城市的智慧源自于城市“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水平,那么當前荊門市的“智商”是多少?市民從中得到了哪些便利?未來又將給市民帶來哪些驚喜?
荊門市的電子政務工作起步較早,早在2004年創辦的“中國·荊門”政府門戶網站,著力推進政務公開、在線辦事、互動交流,成為湖北省的試點城市,一直位居全省前列,亦是全國優秀門戶網站之一。目前,荊門市已建政務網絡、業務應用、安全支撐等三個基礎平臺,接入包括市“四大家”、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等127家單位,并與省電子政務網絡平臺連通,實現了省、市、縣(市、區)三級全覆蓋。
黨的十八大報告順時應勢提出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把信息化上升到了國家戰略、民族戰略的高度。自此,荊門市信息化建設明顯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加緊推進。
緊緊圍繞“智慧農谷、幸福荊門”建設,“智慧荊門”建設提出了電子政務與信息化建設兩年趕超行動計劃,明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2345”工作重點,即:打造荊門云中心和數據交換中心兩個核心平臺,推出農業物聯網、農產品溯源應用、三農電子商務網站三大涉農重點應用項目,完善人口、法人單位、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宏觀經濟四大基礎數據庫及其數據共享;建成市民卡和市民融合服務、網格化服務、協同辦公、政企服務、城市綜合分析決策管理五項示范工程,進一步細化“兩年趕超、湖北樣板、全國一流”的奮斗目標。
目前,《荊門市電子政務發展規劃(2014-2016)》正在編制之中。在認真謀劃全市信息化頂層規劃的同時,荊門市投資建設了以“四管兩中心”(即:社會管理、城市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網格化社會管理和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為重點的網格化社會管理和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完成了行政效能監察系統建設,正在實施網格化社會管理和數字化城市管理三期工程建設,使其延伸到縣市區、鄉鎮。
經過近幾年的建設,荊門市初步建成了金保、金稅、金財、金盾等一批國家“金”字號工程,全市一批標志性的信息化項目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國家教育標準化考點、住房公積金管理系統、電子警察視頻監控等信息化的投入使用,發揮了較好的信息化應用示范作用,數字荊門支撐環境、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升級、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水雨情采集信息集成系統、中國農谷核心區超級稻智能監控平臺、電子警察四期、網絡輿情監控系統等一大批涉及基礎數據庫、政務、農村農業、網絡監管等多個領域的信息化項目正在陸續投資建設。
隨著這些信息化項目的順利投資建設,為“智慧荊門”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全市鋪設光纜線路總長度達11214.53公里,其中長途光纜線路長度達4031.26公里。全市固定長途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10075路端,局用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68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308萬戶。全市城鎮人口家庭電腦普及率達到80%以上,互聯網用戶達到30萬戶以上。數字電視信號基本實現了城鄉全覆蓋。
【影響】
信息化讓城市生活充滿智慧
越來越“智慧”的荊門,讓便捷的信息化應用走進市民生活,您感覺到了嗎?
看書、下棋、打牌。1月8日下午,瀏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內,老人們正在悠閑地享受著午后時光,他們的手邊都放著一部一模一樣的手機,“這是電信免費發給我們的一鍵通老人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按‘一鍵通’這個鍵就可以直接接通居家養老服務熱線,還可以通過設置一鍵聯系和我們對口的‘格格’。”今年77歲的王振剛說,“有了這個手機,找小畢就方便多了。”
在科技突飛猛進的今天,荊門市部分社區服務進入了“數字化”時代,養老也隨之打上了“數字化”烙印。王振剛說的小畢——瀏河社區第六網格的“格格”畢薈告訴記者,一鍵通居家養老服務平臺集緊急求救、生活求助等功能,為有需要幫助的人士提供各項便捷服務。老人不需記任何電話號碼,只需按下一點通終端設備上的求救或服務按鍵,客服中心的人員就立刻收到相應的服務信息,第一時間為老人用戶提供準確、優質、貼心的服務,使老年人的居家養老安全有保障。“不少地方的居家養老服務平臺除了這些功能,還能同時整合用戶周邊各類服務提供商,構建便利的生活配套服務體系,通過這個體系提供家政服務、送餐、送米、送水等服務。”畢薈說。
信息化讓綜治更“聰明”
2013年4月,京山刑警大隊在全力偵查一起重大殺人案件時發現,智能交通視頻監控系統抓拍到的犯罪嫌疑人駕駛車輛為京山一租車公司出租車輛。警方通過調查取證得知該公司所有車輛均安裝有移動“車務通”定位設備,當即通過移動“車務通”視頻監控圖像與智能交通視頻監控系統抓拍圖像對比,同時,在移動“車務通”管理平臺調出車輛行駛路線,直接鎖定犯罪嫌疑人。據了解,這已是移動“車務通”協助京山縣刑警大隊破獲的第三起重大案件。
“車務通”是遠程車輛監控管理系統,通過對車輛加裝具有GPS功能的監控終端,輔以LBS技術,采集車輛運行數據,并通過GPRS/EDGE/TD-SCDMA網絡,將數據傳送至后臺管理服務器,從而實現對車輛的實時監控、遠程調度、告警、里程油耗統計等功能,方便用戶通過電腦、手機靈活監控管理。
通過移動“車務通”管理平臺,車輛管理員只需點點鼠標就能對千里之外的車輛實時位置、運行線路、停車時間及停車地點、行車里程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數,車輛管理部門能做到運籌帷幄,所有車輛盡在掌握中。2013年,荊門移動公司通過“車務通”管理平臺后臺拍照監控協助出租車公司找回乘客丟失物件100余件,同時,協助公安機關破獲攔車搶劫案件3起。
“車務通”、電子警察四期、網絡輿情監控系統……免費而有用的信息,正悄然滲透城市綜合治理的血脈中,讓城市變得更加“聰明”。
數字化助推市民幸福新生活
下班路上動動手指,用手機對家里的電器進行遙控指揮,回家時飯已熟了、空調已開啟、飲水機已為你準備好開水、電視在播放你想看的頻道、電腦正顯示你想瀏覽的網頁……在信息化時代,以往這些只能在小說里看到的場景隨時有可能出現在你現實的生活中。
去年,城區某小區以“智慧荊門先行區”為開發理念,全力打造華中地區首席數字化小區,荊門電信為其設計打造了智能家居(通過手機、電腦進行遠程控制,方便地實現家居管理)、視頻看家(通過手機、電腦隨時隨地遠程觀看家中情況)、小區V網等6類數字技術的運用,配合先進的數字化物業管理系統,可以實現電視點播、手機支付、手機刷門禁車禁、手機遠程控制、V網短號免費暢聊等諸多超前功能應用,讓居民充分感受同步世界的數字化生活體驗。
“一卡通”助陣企業高效管理
手機輕輕一刷,隨著“滴滴,咔嗒”的聲音,門就開了。這是1月8日中午記者在中國移動荊門分公司辦公樓內看到的情景。“用手機除了可以開門禁,還有上下班打卡、食堂進餐等多項用途。”公司政企客戶部產品集成中心經理陳勇介紹,“這就是我們所推出的‘一卡通’服務。”
“一卡通”是以SIM卡為核心,以RFID(射頻識別)非接觸技術為基礎,專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等集團客戶精心打造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實現門禁、考勤、內部消費、增值服務等功能,并能儲存多個賬戶,滿足集團客戶全方位的應用要求。
“目前掇刀浚源制衣新廠房、三恒酒店辦公區、荊門市一醫院新院區等企事業單位都已經用上了這項服務,反響都很好。”陳勇說,“只要安裝一卡通管理系統后就可以自由添加用戶了,為單位管理提供了便利。”
免費WiFi覆蓋的上網體驗
城市的智能,免費網絡是繞不過的“金字招牌”,2013年4月,荊門中心城區天鵝廣場、龍泉公園、瀏河島游園、月亮湖廣場、生態運動公園、東方百貨、星球商業中心、火車站、市一醫、中心客運站、中天街共11處公共上網區域建成,市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找到“ijingmen-free”熱點接入互聯網體驗免費無線上網。
“從去年4月開通免費公共無線上網以來,截至11月底,使用總人次達到93.7萬,總流量達到7.1萬GB,同時在線人數最多時達到959人。”中國移動荊門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田時詳介紹說,下一步,該公司將進一步加強網絡優化,提高市民上網體驗感知,并做好2014年的擴容建設。
1月8日,市長肖菊華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心城區新增10處免費公共無線上網服務區”成為政府2014年十大民生實事。
【意義】
幸福荊門的信息支撐
“智慧城市建設不僅僅是信息化項目的堆砌,更是一個對城市管理和服務體系的優化過程,是挖掘城市創新潛力和提升創新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信息化是手段,是催化劑,通過信息化手段來促進城市發展各要素的優化合成,催生創新型城市生態。”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與電子政務科科長熊元璋說。
幸福荊門意在提高市民幸福感,而幸福感包括幾個方面,比如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的提高,從而幸福感隨之提升。城市的信息化對于市民的幸福感而言很重要,比如市民要想出行,如何體現快捷舒適的出行秩序,一方面公交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合理疏導,就是要實現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使人們感覺到出行很方便。
“‘智慧荊門’”逐步實現城市信息化的全覆蓋,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建設幸福荊門,提供有效支撐工具和手段,使市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城市的幸福感。”熊元璋說。
【展望】
“智慧荊門·光網城市”的期許
去年8月8日,市政府與中國電信湖北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未來五年,將投入15億元用于“智慧荊門·光網城市”通信基礎網絡與信息化應用建設,促進“智慧荊門”基礎通信網絡的提檔升級。
——兩年內完成中國農谷核心區村村通光纖,完成新城區光纖到戶網絡建設,三年內完成老城區光纖到戶改造,五年內實現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光纖,實現新城區和老城區寬帶網萬兆到小區、千兆到大樓、百兆到戶,光纖覆蓋城鄉30萬戶家庭;
——擴大3G/4G網絡覆蓋,按運營標準布放1500個WiFi熱點,兩年內在中心城區實現有線、無線寬帶網絡無縫覆蓋,全面推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三網融合,一根光纖提供電話、寬帶、電視等綜合信息服務。
——全力支持新城區的智能社區和智能樓宇建設,政務中心按萬兆帶寬標準配置,會議中心視頻調度系統接入全國通信樞紐,支持新城區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信息化示范區;
——建設荊門市云計算數據應用中心,服務各級政府和企業;
——依托兩大基礎應用平臺,推廣智慧政務、智慧產業、智慧民生等信息化應用服務。屆時,市民可以用手機刷卡乘坐公交車和出租車,也可以通過手機享受在線預訂機票、預訂賓館等商旅服務,實現“一機在手,出行無憂”。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