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身份證”將成都造
移動智能終端、汽車“電子身份證”、智能旅游和監控……隨著項目的簽訂,物聯網高端前沿技術將一一落戶蓉城,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主動防盜
汽車“電子身份證”很智能
昨日簽約的重點項目之一,由北京標準信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興同達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的電子車牌和RFID涉車檢測中心項目受到各界廣泛關注。此項目總投資8500萬元,擬在成都建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項目投產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2億元。
北京標準信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劉光渝告訴記者,類似人的二代身份證,該中心研發應用的“汽車數字化標準信源”系統,具有“汽車電子身份證”功能,俗稱“電子車牌”。擁有了惟一的標準信源后,系統將自動判定車輛身份,自動識別該車“應該去哪里”、“能夠去哪里”、“車架是否對應”等信息。劉光渝稱,系統投入使用后,有利于相關部門精確調度和管理汽車,保險公司快速、準確處理車險等問題。一旦汽車被盜,系統將通過短信告知車主,請示是否授權該次駕駛,是否需要報警等,十分智能。
3個月前因智能交通的學術探討結緣成都的劉光渝很快下定投資決心,他告訴記者,他很認可成都政府對物聯網產業的重視和所站的高度,從客觀來看,成都電子工業基礎良好,且在智能交通方面有著迫切的需求,因此決定投資成都,在此發展物聯網產業。
人機交互
通過移動智能終端就搞定
“聚會中想結識新朋友,兩人手機一刷,即可實現信息交互,了解對方的資料和喜好。” 成都物聯網移動互聯MICT產業項目技術負責人王帥向記者描述了互聯網發展的高級應用——運用物聯網技術,通過移動智能終端實現人機交互。
王帥描述的場景將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現實,其中的技術研發是昨日簽約項目中的一個部分。據悉,該項目計劃總投資6.6億元,在蓉業務主要方向為軟件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
雙流物聯網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的成功簽約將讓雙流成為國內首個物聯網技術MICT產業基地。
“服務要與硬件組合、集聚。”談到來蓉投資的初衷,王帥認為,物聯網是一個新興行業,行業間需要探討交流,如今的產業集聚效應給了想在該領域發展的企業良好的平臺。此外,成都軟件人才成熟,網絡游戲研發力量雄厚,有助于該公司今后智能手機業務開發。
專項資金
2億元扶持技術創新等方面
據悉,8個技術領先、實力雄厚的物聯網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有利于雙流搶占物聯網產[FS:PAGE]業發展先機,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也有利于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目前雙流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大力發展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目標是將雙流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物聯網技術孵化及產業化基地。
記者了解到,雙流已率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產業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工作重點和推進措施,決定在設立5億元現代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再次設立2億元雙流縣物聯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物聯網技術創新、關鍵技術研發、系統集成、信息管理、融資服務、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力爭到2012年引進規模以上企業20戶以上,實現產值過百億元。
據悉,簽約項目落戶的成都(雙流)物聯網產業園區已啟動園區總體規劃和拆遷安置、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計劃本月底前完成首期2500畝的拆遷安置工作,確保首批簽約項目成功入駐。
相關文章
IHS:汽車芯片荒將持續
芯片饑荒正在使全球汽車行業挨餓,并使購車者嚴格節食。根據IHSMarkit的數據,今年到目前為止,本應生產的700萬輛汽車尚未生產。由于芯片短缺,汽車公司一次關閉生產線數周,并讓員工休假。豐田已在9月份削減了40%的產量。所有...
我國新能源汽車數量約占全球一半 累計建設充電樁187萬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80萬輛,約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1至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6.7萬輛和95萬輛,同比均增長2.2倍,市場滲透率達到8.7%,增長...
大眾汽車將在中國建電池廠
這家位于合肥的工廠由大眾集團全資擁有,初始產能為每年150,000至180,000個高壓電池系統,用于本地生產的全電動汽車。大眾集團中國計劃到2025年投資超過1.4億歐元(1.64億美元)用于建設新的電池系統工廠和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