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武器PK霧霾,飛響團隊披露最小PM2.5盒子
隨著霧霾、PM2.5持續成為輿論熱詞,在無奈的同時也催生了霧霾經濟,相關的產品的銷量也應聲而起,在各類空氣凈化器、新風機,PM2.5口罩加入霧霾防御大戰的同時,今天通過微博(飛響團隊Fithing)披露的一款智能化武器讓人眼睛一亮。
這家名為“飛響”的神秘智能團隊,披露了一款空氣檢測產品——隨身PM2.5盒子的設計草圖,并稱這是世界最小的可攜帶的PM2.5測試設備。
從曝光的草圖和微博介紹發現,這款PM2.5盒子的造型像一個貝殼,名字叫小貝,靈感來自于將家變成陽光海灘的美好夢想。微博原文稱:“這是一款目前地球上最小的隨身PM2.5檢測盒子,她內置了世界上最小的高敏感度的光電傳感器,匹配了世界上最快的優化算法,能夠快速精確地檢測PM2.5數值,也是率先實現免維護的專業檢測設備。”
這款產品有兩個使用場景,一個是隨身攜帶,檢測辦公室,車內,戶外的PM2.5指數,并通過手機分享給互聯網用戶。另一個是放置在家中,通過底座接入互聯網,讓用戶可以遠程檢測家庭的空氣質量。
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有設計草圖,其材質和元器件均不盡詳細,和這個飛響團隊一樣充滿神秘感,關于團隊的自我介紹,微博上披露的很少,以Fithing命名的極客團隊似乎不是一個商業公司,他們標榜為夢想而生為非凡而想,同時宣稱PM2.5盒子只是一個開始,未來計劃在這個領域繼續帶來創新。
業內人士稱,無論如何,這樣一個能夠適應國情的智能創新應當被贊賞,當越來越多的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進入價格戰紅海時,隨身空氣管理的智能化讓人耳目一新,期待這個創新早日商業化而不是停留在圖紙上。
同時極客們也許即將面對新的思考,當你能夠精確地感知身邊的空氣危險后,如何解決才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
相關文章
治理霧霾 建設環境監測物聯網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霧霾治理成為代表們關注的熱點之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四川公司總經理簡勤說,隨著4G在全國的大規模建設,應建立依托移動互聯網建設環境監測物聯網以治理霧霾。
裝“門卡”、帶指紋、設保質期你聽說過這樣的智能武器嗎
如何防止武器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高技術或許能提供答案。運用生物識別或數字技術,近年來問世的一批智能武器能有效防止盜用或濫用。
北京昌平裝智能路燈可穿透霧霾
“60瓦、100瓦、120瓦……”昨晚,昌平南豐路旁的路燈下,國家電網北京昌平供電公司運營維修部工作人員正在對智能型照明路燈——節能型高壓鈉燈進行調試。作為本市路燈改造試點工程,該路段是全市首個使用節能型高壓鈉燈的智能化照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