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智能家電陷同質化困局
像電視行業曾經出現過的“騰云駕霧”風潮一樣,白電業近日掀起的“智能化”浪潮也引來企業競相追逐。繼海爾、美的等白電巨頭發布智能戰略之后,日前空調企業春蘭也宣布打造智能化“創新生態平臺”,再加上近日推出冰箱的合肥三洋等企業,二線陣營已經悉數加入智能化戰局。但業內人士指出,智能化難以成為二線陣營撬動市場格局的支點。
智能家電陷同質化困局
二線陣營白電品牌的特點是產品線以一到兩個為主,其中又以春蘭和合肥三洋為代表。根據春蘭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技術副總李世麟的介紹,今后春蘭空調將重點發展物聯網技術,但同時也會在節能、除PM2.5等功能上發力,并積極向商用領域發力。而主打冰箱和洗衣機產品的合肥三洋則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其產品將遵循“生態·交互·體驗”的核心理念,主打人機交互功能。
而無論是“物聯網”,還是“人機交互”,都是目前家電行業對“智能化”的主流理解。春蘭高級副總裁劉亞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一大批智能化戰略、智能化產品的問世,也將市場推向了新的智能化高度同質化的困局。”此前,羊城晚報也曾報道如美菱等企業的智能產品并未提供足夠好的產品體驗。合肥三洋董事長金友華直言:“充分契合消費者購買習慣的產品才是市場為智能化埋單的關鍵。”劉亞夫甚至呼吁:“智能空調競爭應當回歸用戶,提供更多個性化、定制化產品,而不是僅僅打造概念。”
風潮變動格局短期難改
值得注意的是,最先推出智能化單品的美菱等企業在宣布智能化戰略的同時,也放出改寫市場格局、掌握市場話語權的“大話”。對此,劉亞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直言:“企業應當認清現實,靠智能產品也很難改變市場格局。”據劉亞夫介紹,春蘭并不準備像部分企業那樣借“智能化”的大潮走高端化路線,其定位仍將在平民市場。
事實上,智能化也很難成為企業撬動市場格局的支點。此前,黑電企業也爭相追逐“云電視”風潮,其中以康佳、長虹為代表的二線陣營也不可謂不賣力,但三年過去其市場地位未有絲毫提升。而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荷清表示,白電業已經很難有大規模增速,智能化只是順應市場消費升級的舉措,并不是一個可以實現“超車”的彎道。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的智能化浪潮中,二線陣營更多考慮的應當說不掉隊,同時提升品質,不要企圖“一口吃個胖子”。
相關文章
越來越人性化的智能家電
CES2014展已經落下帷幕,在此次展覽上的各家廠商,也是推出了各種特色產品:曲面電視、可穿戴設備、3D 打印機以及智能汽車,智能家電等,讓消費者更加期待它們的到來。
智能家電催生新市場 低功耗受寵
智能家電普及之勢已是勢不可擋
2013年,與智慧家電相關的話題不絕于耳,筆者在一月內已經歷了三場主題內容為智能家電的研討會或者發布會。可見智能家電熱度之高,為家電行業的一個聚焦點。
傳感器:智能家電催生新市場 低功耗受青睞
在傳統空調中,溫度傳感器大多只需3枚,現在的變頻空調增加到5至8枚,冰箱行業也同樣如此,都相應增加了傳感器的數量,這就給傳感器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