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研制出全球首款工業物聯網芯片
據了解,工業物聯網是通過支持設備之間的交互與互聯,來提升制造業信息化水平。不過,作為工業物聯網的關鍵技術的無線網絡芯片,由于對響應時間、抗干擾和可靠性要求極高,普通的民用芯片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與臺灣達盛電子公司聯合,重郵在2006年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開始研發能夠支持目前由美國、歐洲、中國等三大國家和地區設定的全球工業物聯網國際標準的芯片。通過不斷試驗、調適其穩定性和可抗干擾性,目前誕生的渝“芯”一號,是全球首款唯一可支持三大國際標準的工業物聯網芯片。
“這款芯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工業無線網絡的情況下,將過去很多由軟件實現的功能,由硬件來直接支持。”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王平介紹,如今在很多自動化生產線上,企業大都采用工業有線網絡的方式,但布線成本很高,占整個自動化系統安裝維護成本的60%以上。因此,不少企業都希望通過工業無線網絡的操控方式來代替。
如今,渝“芯”一號通過在四聯、重鋼等集團試用,可在功能同等的條件下,用該芯片實現溫度控制、實時監控等功能支持,并且比軟件的處理速度提高50%左右,資源消耗下降一半左右。
王平透露,預計年內渝“芯”一號即可實現量產和應用,預計售價每塊僅在20-30元左右,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商業價值。
相關文章
中國芯片,進入贏者通吃的時代?
從國外半導體企業的發展軌跡來看,在半導體行業贏者通吃的現象不是稀奇事。CPU領域的英特爾,GPU領域的英偉達,晶圓代工無可媲美者臺積電,手機處理器IP廠商Arm,EDA設計軟件三巨頭等等都彰顯了他們的實力,當然在這些主營業務之...
國產射頻芯片的終局之戰
隨著唯捷創芯上市破發,國產射頻芯片的終局之戰提前到來。該來的遲早會來,行業各方都冷靜下來,想想出路和未來,少一些亂象叢生,多一些回歸產業本質,理性客觀地來看待這場國產射頻芯片終局之戰。技術和市場是國產射頻芯片終局之戰的兩個最重...
芯片行業的巨變:正在上演
五年前,英特爾的市值相當于英偉達和AMD的總和。如今,英偉達的市值與另外兩家公司相當。臺積電的股價也在飆升,反映出半導體行業在過去10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在不久前,英特爾公司還是美國芯片制造商中無可置疑的王者,也是市值最大的...
芯片企業陷入“人才焦慮”
近日,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企業格芯CEO表示,未來5~10年集成電路行業都可能面臨著供應偏緊的局面。他表示,該公司到2023年年底的晶圓產能都已經被預訂完。在缺芯成為常態的背景下,全球新建芯片產線熱潮此起披伏。據SEMI數據顯示...
IHS:汽車芯片荒將持續
芯片饑荒正在使全球汽車行業挨餓,并使購車者嚴格節食。根據IHSMarkit的數據,今年到目前為止,本應生產的700萬輛汽車尚未生產。由于芯片短缺,汽車公司一次關閉生產線數周,并讓員工休假。豐田已在9月份削減了40%的產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