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產品智能化加速 安全兼容互相掣肘
杭州的數碼玩家陳卓最近給家里整了一套聯網燈泡,自從三個小小的燈泡進家門后,陳卓的生活忽然就變得有趣起來,他可以用手機調燈泡顏色,設置各種模式,比如客廳模式時燈亮一點,閱讀模式時燈光柔和一點。早起的時候鬧鐘不用響,能設置燈光慢慢亮起來的模式喚醒自己。
傳統家居產品加速智能化
陳卓用的這套聯網燈泡叫Philips Hue,是飛利浦公司的新產品。燈泡通過無線橋接器連上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用戶可以隨時用手機來調整燈光強弱,控制開關時間,還可以設置成感應模式,通過確定用戶的地理位置來調節燈光,比如當用戶快到家的時候燈自動亮起,離家的時候燈又自動關閉。
聯網燈泡其實是時下流行的“智能家居”的一種,傳統家電行業正在加快智能化的步伐,除了最初的智能電視,更多的家電智能化產品相繼落地。此前,海爾、長虹、海信、美的、TCL等傳統家電廠商,已經開發了智能冰箱、智能空調、智能洗衣機、智能熱水器、智能空氣凈化器等產品。
杭州的鴻雁電器也正在開發整套智能家居系統,通過手機客戶端操控燈光開啟的亮度等級,自動探測自然光以調節燈具亮度,自動打開關閉窗簾,實時監控各類安防探測器、攝像頭等,遠程管理家里的各種家電等。
安全和兼容性是兩大掣肘
不過,這些新奇特的智能家居產品真正走進人們生活,恐怕還要面對諸多問題。
首先是安全。此前,國外一家計算機安全研究公司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僵尸網絡,感染聯網的家電設備并發送了數十萬封惡意電子郵件,這是首例被證實的基于智能家居的網絡攻擊行為。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市面上銷售的智能家電設備,幾乎都沒有主動的安全保護措施,它們如果遭到黑客入侵,處理起來的難度要高于電腦和智能手機,因為這些設備大多沒有屏幕,難以獲得設備遭到攻擊的信息。
更重要的問題是,目前消費者能見到的智能家電產品,可能來自于不同企業,缺乏統一的產品標準,造成各自產品互相不兼容。而要形成一個智能家居系統,需要統一的控制平臺。
4月下旬,小米發布小米智能路由器,這款路由器被認為更像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是一個讓電視、手機、電腦、廚電等智能家電互聯互通的小型服務器。小米等互聯網公司試圖通過路由器來布局智能家居方向,一些傳統家電廠商也在研發各自的智能家居控制平臺,此外,還有創業公司也在推出智能家居的通信設備和App。
此前,浙江省內一家智能家居服務商的相關負責人就表示,智能家居類產品已無技術上的問題,目前唯一遺憾的是市場沒有做好完全整合,現有的封閉模式是阻礙市場拓展的制約因素,未來必須打破這道壁壘才能推進行業生長。
相關文章
智能開關更是實現家居智能化的第一步
家居的智能化是個趨勢,正如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擁有一個移動通訊工具是少數人的專利,所以那時叫“大哥大”。僑匯智能家居總經理吳建道認,智能家居是智能社區的核心,不僅推進了智能小區的建設,更節約了能源。
ICTSmart2013 聚焦樓宇、家居智能化應用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可見城鎮化發展將趨于...
綜合布線是實現家居智能化的重要紐帶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生活追求個性化、自動化、追求快節奏、追求充溢樂趣的生活方式,智能家居應運而生,滿足了人們的不同需求。
智能電網成實現家居智能化首要前提
2012年2月14日我國正式出臺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圈定了重點發展的九大應用,包括產業類的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環保,以及民生類的智能電網、智能安防、智能醫療和智能家居。
家居智能化帶動綠色環保現代都市生活
近年來,隨著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于家居生活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只局限于舒適和實用,13億人口的中國市場擁有1億多的潛在智能家居客戶。在這個市場中,平均每家每年花費1000元,就有1000億元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