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M市場的下一階段:需要蜂窩與短距RF融合
據Strategy Analytics公司最近發表的一份題為“400億美元蜂窩M2M商機,取決于藍牙和Zigbee傳感器”的無線企業策略報告,雖然機器至機器通訊(Machine to Machine, M2M)可能具有無限的好處,但網絡傳輸的成本仍然過于昂貴,而且把M2M模塊集成到相應的機器之中也很麻煩。該報告斷言,雖然蜂窩是M2M的天生激活者,而且已經變得比以前更加可靠、普及和安全,但只是蜂窩中的最低單位傳感器的價格一項,對于許多應用來說仍將難以承受。除非采用短距RF和網狀網(mesh)架構,否則M2M將繼續局限于部分垂直市場。
報告指出,M2M的一個潛在的重大不足在于,傳感器、RF模塊和機器制造商之間缺乏廣泛的行業內合作。如果不開展這方面的合作,硬件集成和開發成本仍將高居不下,并成為M2M面臨的重大障礙。
高級分析師Antoine Mathiaud分析:“隨著如Orange、T-Mobile、Sprint以及Verizon等運營商按照產品生命周期在對蜂窩M2M模塊持觀望態度,價格走勢越來越有利于M2M。而且,隨用隨付方式和RF選項使模塊使用情況顯著減少。”
Global Wireless Practice的主管Cliff Raskind指出:“到2011年,將有大約1.1億臺機器直接或間接地使用蜂窩連接來實現M2M。除了在垂直市場中的巨大理論潛力以外,蜂窩M2M在中短期內將繼續在公用事業、零售、運輸/物流、地產管理和醫療保健展現最佳回報。預計2011年全球蜂窩M2M生態系統的銷售額將從2005年的60億美元增長到400億美元。”
相關文章
從M2M到物聯網運營商面臨三道關
首先,國內三大運營商現有的M2M產品尚未成熟,只在GRPS遠程監控、遠程控制等領域形成了具體產品,而這些產品也沒有形成體系化,大部分僅具有感應和傳輸功能,并不具備物聯網智能化處理的要求。因此,統一產品標準和數據接口,重點扶持相...
同方與中國移動合作開通M2M物聯網應用
中國移動將以南方基地為依托,以"電子商務、終端創新、移動互聯、手機郵箱、應用下載、物聯網"為六大創新方向。中國移動已在31個省(區、市)開通M2M物聯網應用。
M2M:物聯網現階段突破點
近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與江蘇蘇州市政府簽訂了“感知中國”應用中心——蘇州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以“無線城市”為主體,重點開展TD與物聯網融合的應用開發和推廣。
中移動物聯網M2M終端產品達300萬臺
中國移動高層4月28日透露,中國移動在物聯網領域產業化已經取得初步成效,M2M(機器到機器)終端數已經達到300萬臺,年增長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