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adLink,一年時間從單個智能設備變成平臺
BroadLink原本是要給智能家居產品提供解決方案的,不得已走了一條迂回的路,從開發最普通的智能產品開始。現在它又繞回來,而且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化整為零做產品
BroadLink的的最初定位是專門給企業提供智能化交鑰匙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廠商只要將電控等做到極致,給留一個接口,會打包幫其實現智能化,后面的云服務、APP都是免費的。
這個打包的做法聽起來很美,因為相較于其他做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的做法——做底層模塊的是一個公司,做云服務的是一個公司,開發APP的又是另外一家公司。這樣的壞處是,交互不穩定。這是軟硬件結合產品的一大難點。BroadLink的優勢很明顯,它一家打通了這三個主要流程,“我們在做模塊設計的時候就會想到服務系統怎么對接、APP怎么打通等等這些問題。”BroadLink的創始人劉宗孺說。
可這個故事講到廠家那里并不被接受,BroadLink感覺到了推廣起來的難度。不是這樣的解決方案不好,而是廠家對智能化產品的信心。那是2012年,智能手機和wifi的普及率都不如現在這么高,廠家很懷疑產品智能化之后的效果。無奈之下,BroadLink只能改變戰略,先自己做些智能家居產品去市場試試水,也希望能借著大勢更快推熱智能家居市場。
BroadLink試水智能家居產品的策略和其他智能家居制造商也有很大不同。以往說到智能家居,舉的例子都是比爾蓋茨、鋼鐵俠這些非富即幻的例子。總之,智能家居給人感覺就是個大富大貴的產品,離尋常百姓家挺遙遠的。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因為這些智能家居制造商更像一個工程公司,從安裝到維修都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把家里的電子產品、裝修大換血,而且維護起來也是相當麻煩和昂貴。BroadLink反其道而行之,要把智能家居產品化整為零,而且價格親民,希望一點點把智能家居滲透到大眾當中去。
先做的是控制熱水器的智能插座。2013年,BroadLink發布智能插座SP1。為了引起注意,BroadLink采用了現在非常流行的一個做法,就是在正式推出之前,就把這款產品的信息放到了眾籌網站上。結果,效果很好。接著,就有用戶反饋,“怎么只能遙控熱水器啊?”于是,BroadLink開發了一款遠程遙控器,把智能控制的范圍擴展到了客廳。然后,又推出了空氣質量儀等產品。
不搶入口搶核心功能點
當時,BroadLink做這些智能家居產品最首要的目的,是想讓普通用戶體驗到一點——電子設備聯網、實現智能化真的很簡單。
前端的"簡單"背后,其實是BroadLink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底層模塊技術。這個技術承載的,是BroadLink切入智能家居領域的獨辟蹊徑和一顆雄心——在跟多家家電廠商溝通之后,李宗孺還有一個明顯的發現,就是各大廠商面對眾多平臺或者入口級產品,大多都有一個困惑,即如果加入一個平臺,跟其他人怎么合作呢?李宗孺意識到,最終智能家居市場由誰來主導,可能并不是家里的路由器、機頂盒或者是智能電視等這些所謂的入口。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不管是哪種模式,做路由器也有,做機頂盒也好,設備要上網,如果不能把智能設備傻瓜式上網的問題解決掉,其他的都是空談。所以,底層的通信模塊是非常關鍵的。“我們的模塊可以供給任何一家智能產品制造商”,這就是BroadLink最初的雄心。
提供提供最穩定、性價比最好的底層聯網模塊,讓用戶覺得簡單到傻瓜,這個背后有幾大復雜的問題:用什么樣的公用協議?怎樣解決設備適配的問題?
用什么樣的聯網技術實現上網,BroadLink面臨2個選擇:Wi-Fi和藍牙。按劉宗孺的判斷,將來的智慧家庭,包括穿戴式設備,在家庭里可以做的就是以Wi-Fi和藍牙這兩個公用協議做的事情。BroadLink其實一開始就在做基于這兩個技術的模塊開發。只是,按照現在的技術發展水平,Wi-Fi更能實現準確、簡單、穩定地聯網。所以,BroadLink把Wi-Fi模塊作為自己目前最核心的技術能力。
同時,前期推出的這些硬件產品,不斷積累了大量數據,包括不同路由器、軟件版本的適配等等,借此底層模塊也在不斷修正當中。同時,正是有了前端產品的市場效應,與BroadLink合作的芯片公司的態度也更積極了。目前,高通和馬維爾這兩大廠商為BroadLink提供深度定制化的芯片。BroadLink幾乎可以拿到尚未推向市場的最新的芯片進行新一代模塊的開發。在18號的新品發布會上,不少嘉賓都提到了WiFi模塊的低功耗問題,劉宗孺就顯得非常淡定,“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早就解決了。”
做大數據分析的基礎建設
在18號的新品發布會上,除了發布智能插座等新一代智能化產品,還有兩條信息其實更能顯現這個快速發展的智能家居企業的發展路徑和意圖。
一個信息是是在新品介紹里,沒有刻意突出介紹的:接下來,BroadLink將會推出Baby monitor、智能煙霧探測器、智能音樂盒子、智能門鈴等產品。另一個信息,則是劉宗孺明確說的,“除了新產品,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推出的BroadLink DNA”。
第一條信息其實不算新信息,因為劉宗孺很早就講到過,2014年,BroadLink會把全部精力放在做家庭安防類產品,以攝像頭為主線,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包括廚房里防泄露的傳感器、人體感應的傳感器、煙霧傳感器等等。這條信息里對BroadLink的發展來說,更大的價值點是傳感器技術。但單一的傳感技術不是重點,可以先看下面的這條信息。
第二條信息,BroadLink DNA是什么?就是除了最快速穩定的智能化交鑰匙解決方案,還包括:和智能路由器免費配置快連,以及免費云服務;天然的互聯互通、條件聯動和數據共享,使得電子設備可以自動按照場景智能設置,比如可以判斷回來的是老人還是孩子,溫度怎么調,電視調到哪個頻道等;智能傳感器網絡—硬件版ifttt。
其實,BroadLink在此前就宣布要全面開放API接口,希望有更多智能設備接入進來。而這次宣布的BroadLink DNA,還將把所有 BroadLink 開發的傳感器,全都共享給 BroadLink DNA 的合作伙伴;除了傳感器外,BroadLink還愿意跟其它智能硬件團隊分享線下和線下渠道與門店。總之, BroadLink 要實現的就是互通互聯,無論是本地還是云端,無論是BroadLink開發的設備還是其它智能設備之間,都可以實現互通。
在互聯互通之下,再回頭看第一條,可以理解,BroadLink要做的傳感器其實是傳感器網絡。它的意義首先在產品層面,能提高設備的自學習能力,讓他們實現真正的智能化。機器的自學習需要傳感器來提供信息,而傳感器網絡相較于單一的傳感器技術的優點在于,像Nest只是用自己的一個傳感器在提供,這樣容易造成誤判。傳感器網絡卻可以更準確。比如,可以判斷回家來的是老人還是小孩,空調、凈化器等應該使用什么樣的模式工作等等。
但除此之外,傳感器網絡對BroadLink而言,還有更深一層的戰略意義。
在上文中,劉宗孺在選擇底層模塊作為智能家居領域切入點的時候,提到一個觀點,即“最終智能家居市場由誰來主導,可能并不是家里的路由器、機頂盒或者是智能電視等這些所謂的入口。”那會是什么呢?劉宗孺的判斷是“最終的控制權在云端”。但作為一家新創公司,如何在云服務這個已經由百度云、騰訊云等巨頭占據的制高點找自己的位置?
智能家居里的云服務包括數據交互、存儲,以及最后的大數據分析。從智能設備到這些云服務,其實還有兩件最基礎的事,即聯網和數據傳輸。對BroadLink而言,它已經通過底層Wi-Fi模塊解決了聯網的問題。接下來,通過傳感器網絡,它要解決的就是數據傳輸的問題了,這是大數據分析的一項基礎工作。使得各種智能設備的數據結構一樣,將其傳到云端,BroadLink提供數據接口,將標準化的數據給到合作的互聯網公司,由后者來做數據分析和應用層的連接。
BroadLink在跟一些家電廠商溝通的時候,對方都希望把云部署放在自己這里。但是這就會有一個問題,這樣的部署環境下,怎樣實現與別的設備打通呢?BroadLink那時就已經想到要建立一套基礎架構,在設備和互聯網公司的云服務之間搭建一個互聯和轉換的通道。劉宗孺介紹,基于底層Wi-Fi模塊和傳感器網絡的基礎架構他們早就已經搭建完成了。
在18號的發布會上,劉宗孺宣布, BroadLink只做三件事:提供最穩定、性價比最好的Wi-Fi模塊;實現本地、云端的互聯互通、條件聯動。也就是說,用BroadLink的智能設備具有按照場景、條件自編輯模式的基因;通過傳感器網絡/數據助力實現真正的智能,讓機器能夠更好地自學習,不僅在本地、局域網內可以互通,同時可以在云端互動。
其實,將BroadLink做的事直觀地看,可以簡化成底層模塊、云服務相關和前端APP。說到APP,就會有一個問題,即接入的產品或服務越多,APP出問題的可能性越大。BroadLink要開放API、做廣泛的互聯互通,不可避免會有這個潛在問題。
在18號的發布會上,BroadLink也發布了新的APP,是對之前APP產品的一個大升級,這里面最主要的深層變化其實就是理順與云服務、公有云、廠家自己的云之間的關系。
對BroadLink而言,比較有利的一點是它不僅自己專門針對自己推出的硬件產品開發APP,而且,很多合作廠家的APP也是由他們開發的。也就是說,所有這些廠家的產品都是由BroadLink做整體解決方案的,所以不同廠家設備之間其實是基于一套天然互聯互通的架構紙上的,既可以在BroadLink的APP里調用他們的設備,也可以在他們的APP里調用BroadLink的設備。在這個基礎上,在云服務和超級APP等方面,BroadLink進行與360、京東這些提供具體云服務和應用層服務的互聯網企業合作。
相關文章
到2025年,智能垃圾傳感器技術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9.8%
根據分析公司BergInsight的最新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不包括中國)配備智能垃圾傳感器技術的垃圾收集點數量達到657,000個。以29.8%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240萬。這些無...
傳感器如何監控橋梁以保證安全
橋梁對我們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需要定期維護,以確保汽車、卡車、軌道和經常通過橋梁的人的安全。許多橋梁已經使用了50年甚至更久,每天都有市民在結構缺陷的橋梁上行走。IEEE資深成員ClintAndrews說:“橋梁的結構健康監測...
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傳感器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智慧城市的出現是基于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隨后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2012年,我國就已經開始了智慧城市的試點工作。2014年時政府正式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計劃到2020年建...
發力智能設備,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聯想讓人充滿聯想
對于成本的控制,一向是企業矢志不渝的追求。對于一家已經在產業鏈或價值鏈上尋找到一切有可能降低成本的機會,并已經做到相當極致的企業,如何才能進一步降低成本?或許國內某大型餐飲連鎖企業給了業界一個參考答案:據悉,該餐飲連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