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藝術品身份證難破鑒定難題
高新技術正被廣泛應用于藝術品“身份證”的制作過程中
中國嘉德2014春季拍賣會,于本周以22.2億元的總成交額圓滿落槌。然而,就在今年嘉德舉槌前,18件帶有“身份證”的藝術品就已經早早引來業內外的高度關注。這18件當代畫作的“身份證”,均由藝術家本人和雅昌藝術品鑒定中心共同提供。這張小“身份證”能否為藝術品保真發揮大作用?
高科技融入
藝術品DNA采集
據了解,此次由藝術家本人和雅昌藝術品鑒定中心提供的18件當代藝術品,是在經過畫家本人鑒定之后,由雅昌藝術品鑒定中心的相關負責人通過高新技術手段,完成對藝術品的系統檢測、高清度圖像拍攝、DNA數據采集等工作,并最終存入數據庫進行備案。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藝術品“身份證”一說在業內其實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2007年,全國首家藝術品登記中心在上海成立,從那時起藝術品“身份證”一詞便在業內悄然興起。琉璃廠古玩藝術品交易網相關負責人金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藝術品“身份證”正在日益密切地與科技融合,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眼鑒”的不足。
“2010年,我們正式開始對藝術品‘身份’信息采集和‘身份證’制作技術的研發。從最早RFID(即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的引入,到特殊熒光等技術的運用,都使得藝術品的惟一性能夠得到保障。”金先生進一步強調,尤其以特殊熒光技術為例,它幾乎與鈔票的水印防偽技術如出一轍,這也杜絕了不法分子在藝術品身份證上“動手腳”的可能。
“保真”關鍵
在于前期鑒定
一直以來,藝術品如何保真都是阻礙交易市場發展的最大難題。然而,藝術品“身份證”的出現能否讓這一行業頑疾得到緩解?對此,買家王先生質疑:“如果從最初的鑒定階段就出了偏差,那這張貼在贗品身上的‘身份證’就如同廢紙一張。”
北京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季濤對此表示,藝術品“身份證”的實際效力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以此次在嘉德春拍上拍的這18件帶有“身份證”的拍品為例,其均為當代畫作。通過畫家本人的親眼鑒定,再加上科學化的藝術品信息采集,客觀來說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保真。這對于那些并不了解藝術品鑒定的買家來說,無疑會增強其落槌時的信心。
“然而,對于古玩書畫板塊的拍品來說,由于年代久遠,作者早已離世,關鍵的‘眼鑒’環節也只能由專家來完成,相比起原作者親自‘眼鑒’而言,前期鑒定的準確度會相應降低。” 季濤如是說。
“身份證”難成
保真特效藥
盡管目前能提供藝術品“身份證”服務的機構已經相繼出現不少,但真正能夠獲得買家、市場認可的仍在少數,金先生向北京商報分析,“大家不認可的原因,主要還是由于一方面近兩年市場上贗品泛濫日益嚴重;另一方面,藝術品‘身份證’制作水準參差不齊”。
金先生介紹,“僅就‘身份證’制作技術而言,我們在前期反復試驗歷時將近兩年。而有的機構為了追趕市場需求而倉促上線,在技術并不成熟的情況下,很容易使買家對于藝術品‘身份證’這項服務的實際效力產生質疑”。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藝術品“身份證”的意義其實就相當于買家吃了顆“定心丸”,但這并不意味著從此藝術品保真問題便可以從根本上得以解決。王先生強調:“針對藝術品的造假手段越來越新,作品本身可以造假,作為作品真假的佐證,作品與畫家合影也可以造假,坦率地講,即便藝術品身份證在前期鑒定階段是真實可信的,一旦后期其制作技術的革新跟不上,依然會給不法分子留有可乘之機。”
相關文章
二代身份證"化身"門禁卡 小區為保安全出"新招"
為了保障住戶安全,很多小區都會為住戶辦理門禁卡,西安西太路上的藍博公寓當然也不例外,不過他們的門禁卡卻有點特別,究竟是啥樣的門禁卡呢?
阜南試點刷二代身份證替代新農合IC卡結算報銷
“以后用二代身份證也能直接刷卡結算,住院報銷方便多了!”10月25日,阜南縣王堰鎮張樓村村民張春明來到縣醫院新農合結報窗口報銷醫藥費,被告知以后用二代身份證也可以刷卡結算報銷時高興地說。
天誠盛業居民身份證指紋采集器成功通過公安部檢測
公安部安全與警用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于2012年11月30日公布了送檢合格的居民身份證指紋采集器產品及供應商名錄,天誠盛業旗下產品探索者TC2008憑借其卓越的質量和出色的表現成功通過公安部居民身份證指紋采集器檢測。
RFID電子標簽:張裕葡萄酒的“電子身份證”
據說,中國市面上的1982年的拉菲,比拉菲酒莊當年的總產量還要多。說法雖然有些夸張,但也反映了名酒被仿冒的現狀。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在2010年第27期《新世紀》周刊發表《名酒怪象》指出:“一些分析者認為,中國市場上70%的拉菲...
2014南昌考研:14個考點首用“身份證讀卡器”鑒別考生身份
為防范利用假身份代考,2014年研究生考試期間,南昌市還將首次采用“身份證讀卡器”讀取考生第二代身份證基本信息,用于考場的考生信息核對,同時使用“身份證識別儀”對考生身份進行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