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2020年,供應鏈金融將迎來怎樣的新形態?
供應鏈金融是一個多方參與的生態鏈,其本身就有不同發展的類型和方向。大數據和區塊鏈加入供應鏈金融,加速了供應鏈+互聯網金融的大潮來臨,吸引了各路資本的競逐,供應鏈金融面臨怎樣的新形態?
根據預測,到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近15萬億元人民幣。
供應鏈金融服務商必須深入行業鏈中,才能解決整個供應鏈上下游的問題,從供應商,到經銷商、批發商、終端,最終循環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優化融資問題。所以,未來的供應鏈金融必將擊穿整個供應鏈價值鏈條。
供應鏈本身就是一種手段,利用供應鏈上下游本身付款的進一步協調是最便捷的解決供應鏈上下游營運資金問題。就是說,解決供應鏈中中小企業融資難、慢、貴的問題的第一著力點不是融資,而通過供應鏈關系協調賬期問題。 一、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政策鼓勵: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近期一行三會和工信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金融支持制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供應鏈金融業務。
技術推動:大數據、機器人、云計算、區塊鏈等新興金融科技的運用將徹底改變供應鏈金融的產品及服務結構。
金融轉型:后金融脫媒及利率市場化時代,銀行對公業務急需轉型,供應鏈金融成為滲透中小企業及交易銀行新的戰略抓手。很多商業銀行在迅速改變業務模式,各家非銀金融機構也紛紛涌入。
產業變革:工業4.0、第三方物流、新零售等產業和商業模式迅速變革,創造全新的供應鏈體系和要素;產業企業加速產融結合,使得更多資本加入到生態圈。
因此,未來的供應鏈金融是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的跨界融合,競爭格局正悄然發生巨大的變化。
二、供應鏈金融加入工業革命
德國“工業4.0”、美國“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制造業2025”,世界各國紛紛提出新一代制造理念,在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全球大環境下,拉動傳統制造往智能制造方向升級,從而滿足未來市場更快速、更個性化的需求響應,并實現更低的制造成本。
智能制造對于采購和供應鏈管理帶來深遠的挑戰和影響。它將原本按照計劃管理的工廠生產,切割為更小的單元,既可以動態規劃從而平滑生產波動,也能更快地跟隨市場的反應進行產能的調整,同時也能實現最低的原材料和成品庫存,大幅提高生產的周轉效率。因此,供應鏈金融就需要高度靈活、更加智慧。
同時,未來的供應鏈與營銷鏈將完成全程的信息共享,這也意味著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之間的界限將被打破。
供應鏈金融正迅速從2.0向3.0邁進,未來將隨著工業一起升級到4.0。供應鏈1.0時代是傳統的中心化模式,銀行以核心企業的信用作為支持,為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在技術層面以不動產抵押、信用評級為基礎。
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突飛猛進,供應鏈金融逐步邁入2.0線上化時代,通過電子化等技術手段對接供應鏈的上下游及各參與者的ERP端口,銀行與供應鏈參與者共同合作提供融資服務,主要的技術突破在于互聯網以及動產質押。
供應鏈金融3.0時代則是以平臺化為顯著特征,銀行、供應鏈參與者以及平臺的構建者以互聯網技術深度介入,比如打造云平臺,通過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三維數據風控建模來構建綜合化的大服務平臺。
產業互聯網的浪潮為供應鏈金融開創新模式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供應鏈金融開始走向智慧化4.0時代,業務模式趨向去中心、實時、定制、小額,產品則以數據質押為主,借助于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實現了供應鏈和營銷鏈全程信息集成和共享,同時提升服務能力和效率。
在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風控模型不再單純以財務數據、抵押物和擔保物作為信用憑證,而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金融科技手段,創立基于社交、交易數據、企業主個人信息的風控模型,手續簡便、隨借隨還,能夠顯著提升產業鏈資金的周轉率,降低經營成本,且數據是實時更新的,便于提高決策的靈敏性和準確度,從而降低放款風險。
三、應鏈金融實現多方共贏
供應鏈金融滿足了中小微企業旺盛的融資需求,激發產業潛力和動力,推動行業更好更快發展;另一方面,也滿足了核心企業轉型的需求,利用金融服務這一突破口,變現其浸淫行業多年的優勢價值,不僅有利于拓展多元化業務,增加新盈利渠道,還能進一步增強與其他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形成良性循環。
一般來說,供應鏈金融適合供應鏈環節冗長、參與方眾多、資金需求旺盛或應收賬款累計較高的行業,比如家電、鋼鐵、物流、汽車、農業、醫藥等等。
這些企業具備信用、信息和資金等多重優勢,加強金融與科技結合,加強與核心企業合作,才能更好與銀行等資金方之間的系統對接,真正實現“四流合一”。
四、應鏈金融實現多方共贏
產業融合:與產業深度融合,把握供應鏈發展在不同行業中的差異和趨勢,切入供應鏈管理甚至營銷鏈全流程,制訂行業差異化業務模式。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實時把握供應鏈管理趨勢,以及上下游產業關系。
思路轉變:從服務“1”即核心企業轉向服務“N”即上下游的中小企業;從單純的信貸業務轉向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甚至非金融服務。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RPA等技術提升客戶體驗以及運營效率。
加強風控:通過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結合線下數據打造大數據風險控制模型,設立預測性指標以及分級預警,真正做到量化授信,實現實時監控,更早、更及時性地解決相關問題。
合作共贏:在供應鏈金融轉型浪潮的推動下,參與者需要明確自身的競爭優勢,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展開充分的協同共贏。構建生態圈共同開發滿足更多業務場景的供應鏈平臺。(鏈融供應鏈金融科技)
相關文章
零擔物流行業迎來發展拐點 頭部格局變化行業步入新階段
目前物流行業普遍面臨著成本高、競爭激烈等痛點,而隨著客戶需求不斷碎片化、個性化地發展,如何在同質化嚴重、沉迷價格戰的物流行業搶占市場、獲取收益,成為整個物流行業共同面對的難題。
諾基亞貝爾與中國銀行攜手開發物聯網金融產品,探索智能家居市場新機遇
諾基亞貝爾今天宣布諾基亞貝爾與中國銀行共同打造基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物聯網金融產品”寶寶存錢罐“,達成基于雙方合作備忘錄的第一個聯合研究項目。此次合作不僅是雙方共同創新合作模式良好的開端,也預示著諾基亞貝爾助力中...
飛鶴:攬工業4.0國際大獎,智慧供應鏈全球領先
飛鶴通過打造智慧供應鏈,通過追溯系統及時捕捉、準確預測市場需求,實現小批量、高速度的柔性生產,不僅更精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穩定保證了奶粉的新鮮度——從灌裝生產到裝進寶寶的奶瓶,最快只需要28天。
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中的RFID和供應鏈數字化
去年,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起了一項新的前瞻性運動,以推動供應鏈現代化的長期采用和行業共識。“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計劃是通過文化的漸進式變革、新技術的普及和互操作標準的清晰化,朝著建立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食品體系邁出的...
LED照明將在智慧城市和能源效率計劃中迎來商機
據美通社報道,Frost&Sullivan的最新分析《2020年全球LED照明市場年度更新》發現,對節能照明的需求不斷增長,智慧城市項目的數量不斷增加,整體基礎設施的發展正在驅動全球的LED照明市場。到2026年,全球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