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5G用戶”占到5G用戶的一半?還沒換5G手機的你是否“被5G”了?
導 讀:“假5G用戶”就像海綿里的水,捏一捏,還是能流出很多的。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占據了今年的頭版頭條,但隨著國內疫情形勢逐步得到良好控制,萬物復蘇的同時,國內各行各業也逐漸有序復工復產。恰逢五一小長假,正是“舉家出游日,歡喜購物時”,姍姍來遲的2020年“春天”終究還是來了。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疫情形勢打亂了2020年全球各國的計劃,但5G作為今年科技領域最重要的主題之一,依舊被各國所高度重視,并在持續推進中。其中,中國5G發展則一馬當先,特別在全國各行業大復蘇的背景下,更是按下了加速鍵。

在國內五一小長假期間,伴隨消費復蘇,5G發展迎來了疫情之后的第一波小高潮。根據蘇寧易購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五一小長假首日,各大手機品牌線下門店便迎來了客流高峰,線下超市門店同比增長30%。而線上零售云門店手機銷售同比增長則達到了110%,其中5G手機銷售占比高達45%!
不過,5G消費勢頭初現,一場關于“真5G用戶”與“假5G用戶”的討論也悄悄在業內流行起來了……
2019年6月6日,國內5G商用牌照發放,中國5G相關產業紛紛開始沖刺,在工信部的指導下,四大運營商積極努力建設5G網絡,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搶占先發市場,產業鏈上芯片、模組、設備廠商加速研發,推波助瀾,助力國內5G發展。
前段時間,國內三大運營商相繼發布2020年3月份運營數據,數據顯示:
中國移動3月凈增5G套餐客戶數1632.4萬戶,截止2020年3月末,5G套餐客戶數累計達到3172.3萬戶。需要強調說明的是,中國移動對5G套餐客戶定義為“指訂購5G套餐的個人移動電話客戶,不包含未訂購5G套餐、僅共享5G套餐資源的客戶”。
中國電信3月5G套餐客戶數凈增長588萬戶,累計達到1661萬戶。中國電信同時指出,為配合公司移動業務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披露信息的精度要求,公司在推出5G服務后,將僅披露5G套餐客戶數和移動用戶數的增長數據,不再對4G客戶數據進行披露。
中國聯通3月并未公布5G套餐客戶數的情況,但在4月初,北京聯通宣布5G用戶數超過100萬,北京也成為中國聯通首個5G用戶數突破百萬的城市;3月中旬,廣東聯通宣布5G用戶數破100萬,成為中國聯通首個用戶數破百萬的省級分公司。
根據目前公開數據顯示,中國5G用戶數自去年6月正式商用以來已經累計突破5000萬戶。而且最近來自工信部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聞庫在4月23日就曾表示,截止3月底,國內5G套餐用戶數就已經達到5000多萬。
不過,令人疑惑的是,這一數字實際上與5G手機的出貨量遠不能匹配。目前真正使用5G手機在線的5G套餐用戶,實際上只有2000萬左右。
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市場的5G手機出貨量達到1377萬部;2020年1月到3月,中國市場5G手機出貨量為1406萬部;截止到今年3月,中國5G手機累計出貨量至少為2700萬部。
對比5000萬戶的5G套餐用戶數和2700多萬的5G手機持有者,可想而知,運營商的5G用戶數注水就難免遭受到質疑了。換言之,“假5G用戶”就像海綿里的水,捏一捏,就能流出很多。
根據現有的要素來看,目前除了真正已經滿足使用5G的用戶數——指持有5G手機,開通了5G套餐并享受5G網絡覆蓋的用戶之外,還有絕大部分5G用戶只是開通了5G套餐,但卻缺少另外兩個因素(沒有手機、沒有5G網絡覆蓋,或兩者都沒有)
在運營商的統計中,按照上述中國移動官方網站對5G用戶的定義顯示,只要開通5G套餐就可以被納入到5G用戶的行列之中。

比如筆者的同事就是中國聯通的5G用戶之一。此前中國聯通推出19元5G套餐活動,可以讓4G用戶試用3個月的5G套餐,如此一來他也就被統計到中國聯通現有的5G套餐用戶數中了。當然,還有運營商通過其他免費升級、王卡升級等方式轉化現有4G用戶,但總歸都是現階段運營商搶奪“人口資源”的途徑。這些“5G用戶”是否具備5G網絡的使用條件、是否持有5G手機,其實都不是運營商現階段所關注的核心問題。
眾所周知,每一次通信技術迭代都會攪動移動市場風云,“用戶”長久以來作為運營商的核心價值所在,當然是其所思所想的目標。加之“攜號轉網”服務在全國范圍的推廣,長久以來的“主動權”從運營商手中轉到了用戶手中,就更加促進了運營商對現有用戶的轉化以及對新用戶拓展的積極性,這也就導致了很多“被5G”用戶的出現。

中國移動5G套餐包
當然,還有持有5G手機,辦理了5G套餐,但卻沒有5G網絡服務的用戶。雖然從去年正式發布的5G套餐定價來看,相比4G昂貴了許多,起步都需要120元以上。但在5G商用初期,三大運營商在今年上半年都相繼對5G套餐進行了優惠補貼來拉攏更多的用戶轉網5G。
加之目前的5G終端市場也出現了極大繁榮。雖然蘋果還未發布5G商用終端產品,但就目前來看,截止今年4月20日,市場上已經有95款5G終端產品獲得了入網許可。同時,隨著5G相關產業鏈上的廠商做出的努力,比如聯發科發布“平民版”的5G芯片等,初期元器件和5G芯片高昂成本的壓力也有所減緩,甚至有些沖擊高端手機品牌的廠商開始了“賠錢賺吆喝”的買賣,將5G手機迅速拉低到2000檔。
因而運營商和終端廠商的“讓利”也就造就了一批早期的5G終端用戶,但是,還有一點重要因素需要注意,那就是5G網絡。
在物聯網智庫《揭秘:900億5G大單全部落地,但商用初期的5G各方面都慢于4G》中已經詳細介紹,不論從運營商投資節奏,還是基站建設規模來看,5G都要遠遠慢于當年4G網絡的建設。
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力爭到今年年底完成5G基站規模累計達到30萬站以上,基本實現全國地市以上城區5G覆蓋;中國聯通在今年第三季度與中國電信力爭實現共建5G基站25萬個。作為實現5G最基礎的支撐,基站建設覆蓋不全的因素當然也讓眾多被統計的5G用戶變成了“名義上的5G用戶”。

不過,5G手機持有者使用4G也并非完全沒有好處,就目前5G而言,因其與4G并無本質上的差別,這也是導致許多用戶不愿意提前消費5G的原因。但5G手機使用4G卡則可以激發4G原本的“活力”。眾所周知,4G套餐的簽約速率一般為300Mbps;5G套餐的簽約速率則一般為500Mbps和1Gbps。
由于目前5G網絡理論峰值速率可以達到1.5Gbps至1.7Gbps,且使用人少,網絡空閑。用5G手機安裝4G卡則可以輕松讓手機用戶體驗到4G原本的理論峰值,因而其體驗也要比4G手機安裝4G卡好很多。

最后,還有持有5G手機或者享受5G網絡覆蓋卻沒有辦理5G套餐的用戶,雖然這類用戶手機上會顯示5G信號,但實際上這類用戶并未統計在運營商的5G用戶數中。事實上是因為這些用戶根本沒有與運營商就是否升級5G而產生互動。
現階段雖然國內5G用戶數還存在較大的“水分”,但從側面也正反映出外界對待5G的態度。對于5G這種千呼萬喚、眾人期待的通信技術,特別又是在疫情沖擊、國際形勢逼迫下,更讓人有所期待了。不是嗎?
相關文章
AI如何讓智能手機變“智能”?
人工智能(AI)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廣泛分支,其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從科幻小說的領域來看,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可以在某些應用中與人類的外貌相匹配的地方,而最新的面部識別軟件的準...
手機多于馬桶,物聯網時代正在到來
目前,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已經空前飽和,以中國為例,根據中國工信部的數據,中國每百人擁有移動電話的數量達到了112.2部,已經超過了人手一部手機的范疇。隨著5G時代到來,手機作為用戶端的核心產品,仍將保持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龍頭地位。...
京東養車618銷售、用戶全量爆發增長成為北京地區消費者養車首選
數據顯示,京東618期間,北京區域輪胎銷售火爆,并登頂全國各省份銷售份額榜首,北京地區養車門店安裝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0%。
當格力“不務正業”,手機不成改制造機器人?
格力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國際化家電企業。但在時間的變遷和市場不斷變化中,激流勇進的格力于2015年3月發布智能手機品牌格力手機,不過市場的評價和用戶的反饋并不理想。一直以來,格力手機雖不斷有...
我國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3.92億戶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前7月我國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7月,電信業務收入穩步增長,累計完成8721億元,同比增長8.7%。分業務來看,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穩中向好。1—7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固定數據及互聯網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