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件包裹野心下,菜鸟的新基建暗战--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10億件包裹野心下,菜鳥的新基建暗戰

應用案例
一點財經
2020-07-01
[ 導讀 ]   菜鳥網絡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仔細琢磨,這個問題并不好回答。“菜鳥是一家數字基礎設施公司,這張物流網絡就是水、電、煤,必須隨時隨地提供高水平服務。”6月23日舉行的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總裁萬霖如此概述。2013年,由阿里、銀泰、復星、富春控股、“三通一達”等公司聯合組建的菜鳥網絡,在阿里生態體系內承擔著物流“底盤”的重要角色。此后,菜鳥圍繞物流行業的全鏈路深度布局,從數據平臺到干線、倉儲…

     菜鳥網絡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仔細琢磨,這個問題并不好回答。

  “菜鳥是一家數字基礎設施公司,這張物流網絡就是水、電、煤,必須隨時隨地提供高水平服務。”6月23日舉行的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總裁萬霖如此概述。 2013年,由阿里、銀泰、復星、富春控股、“三通一達”等公司聯合組建的菜鳥網絡,在阿里生態體系內承擔著物流“底盤”的重要角色。 此后,菜鳥圍繞物流行業的全鏈路深度布局,從數據平臺到干線、倉儲、驛站、跨境物流,如今這個基礎平臺已變成一個“超級系統”,外界給計算的數字是,估值超280億元美金。 “物流行業必須是物流、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四流合一的,同時擁有這四個要素的菜鳥能發展到今天的局面,是業內早就預料到的。”一位物流企業CIO向《一點財經》如此表示。 在這位CIO看來,菜鳥基于得天獨厚也是最重要的商流,去打通信息流,繼而能夠整合物流,依靠高附加值的信息標準化服務、數字化全球物流供應鏈等模式來做商業設計,已經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物流公司。 不可否認,菜鳥的發展離不開快遞企業的“同呼吸共命運”。與菜鳥“綁定”在一起的“通達系”,穩穩占據國內快遞業務量的七成以上,可謂充分收獲了這些年電商發展帶來的快遞業紅利。 來自行業的數據也顯示,菜鳥目前每天的跨境包裹運輸量,已經超過美國聯邦快遞FedEx和德國DHL,逼近全球最大的快遞公司UPS的規模,成為全球四大國際快遞網絡之一。UPS歷經百年發展取得的成績,菜鳥只花了7年。 作為電商平臺的基礎設施,物流之于電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阿里巴巴在物流板塊又一次證明,做好基礎設施就是最好的戰略布局。 

10億件的野心

  毫不夸張說,中國物流行業在十年前是被商業零售特別是電商倒逼著發展的。

  2010年,隨著淘寶交易量的激增,其物流環節卻飽受用戶詬病,為解決這個問題,淘寶網正式對外宣布 “淘寶大物流計劃”;次年,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物流戰略,一來通過“物流寶”平臺推進物流信息管理系統,二來著手興建全國性倉儲網絡平臺。

微信圖片_20200701160036.jpg

  這兩件事,被業內認為是此后菜鳥的起源。 從最開始入局菜鳥的幾個參與者背景來看,菜鳥的鴻鵠之心早在成立之初就顯露無遺。

  菜鳥的初始大股東名單可謂豪華:上游電商平臺阿里,擁有龐大倉儲布局與豐富倉儲管理經驗的銀泰集團,涵蓋工業、地產、電商物流、金融四大產業領域的富春集團,復星集團的地產部門,頭部快遞公司“三通一達”和順豐。 這個“電商”+“地產”+“金融”+“快遞”的基因組合,透露出了太多可能性。 隨后,菜鳥網絡的目標不斷進化,其戰略逐漸細化至物流全鏈條。《一點財經》通過梳理菜鳥網絡在不同時間點的公開表述,將其戰略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3-2014年,定位“物流基礎設施+數據應用平臺”。簡單講,菜鳥網絡這個定位就是快遞公司的技術中臺; 第二階段:2015-2018年,首提“天網”、“地網”、“人網”合一概念。一個重要變化是,新增了“人網”概念,即“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務和基于消費者各種生活場景的便民服務,包括菜鳥驛站、自提點等; 第三階段:2019年至今,公布“一橫兩縱”戰略。具體來說,就是用數字化手段將整個行業全鏈條穿透,以及匹配新零售“端到端”的供應鏈能力和打造全球化的供應鏈能力。 七年前,菜鳥成立時全國平均每天的快遞量只有1558萬件。為什么要在包裹量只有1500萬的時候,去建一張10億件包裹的物流網絡? 這七年來,菜鳥給用戶最直觀的感受是:盡管服務的頻次越來越高——全國日均快遞量已經迅猛增加到2.5億件,但是包裹送達的速度卻越來越快——菜鳥讓全國快遞速度平均從一周提到2.5天,加快了至少1倍。 在這個過程中,菜鳥作為物流行業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功能和地位變得日益穩固,無法撼動。

數字化創變

  如萬霖所說,菜鳥網絡就像是水電煤一樣的基礎設施。菜鳥從一出生開始,它對于物流公司的關系就是合作而非競爭,這實際上菜鳥一開始給定的基調。

  2014年菜鳥網絡推出標準化的電子面單系統,這是改變了行業全貌的重要一筆。作為物流行業數字化的重要基礎設施,電子面單就像一個包裹的數字身份證,這個身份證號碼最重要的一點,是有編碼規則。

  基于此,這個包裹去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區、哪個街道、哪個網點、哪個居民小區,都可以通過編碼規則反映。而快遞企業在此基礎上進行包裹的路由和分揀,最終極大提高了包裹處理效率和遞送效率。

微信圖片_20200701160042.jpg

  然而,電子面單系統統一一套標準,這讓一些快遞公司產生了疑慮,因此最初“通達系”參與熱情并不高。為了解除疑慮,時任菜鳥COO童文紅安撫“通達系”,菜鳥保證只提供產品工具,單號還是由快遞公司發出。

  最終,中通董事長賴梅松拍板,率先使用電子面單,而后在其他公司也獲得推行。電子面單就像打通了物流的“任督二脈”一樣,在快遞公司此后的降本增效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阿里巴巴既做物流,又不在做物流。因為菜鳥要做的物流,是一個社會化大協同的物流,它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而是為了搭建一張智能高效的物流網絡,而組建數字化的物流能力。 在這樣一個以數字化為支撐的基礎設施平臺上,通過與快遞公司、倉儲運營公司的系統連接,首先保證了每一個包裹、每一輛卡車、每個小件員、每個末端代收點、服務點,都能夠被數字化。 在數字化基礎上,利用智能化的技術手段,基于前臺商流的預售、預測信息,實時推算未來的包裹量,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攬收、運輸波峰波谷進行預測,從而讓快遞公司匹配相應的運力,對消費者而言就是能更快收到包裹。 以考驗物流行業基本功的電商大促為例,今年天貓618期間,菜鳥與通達系快遞公司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應用,對爆款單品通過預售以及人工智能預測,提前將商品下沉到前置倉甚至配送站點,比起其他電商平臺從大倉庫發貨,這種從社區發貨的速度已經可以用分鐘計算,全國有數百座城市出現了消費者購買后不到1小時就收到包裹的情況。 在這次疫情中,菜鳥這張物流網為抗擊疫情、復工復產提供了強大的流通保障,也是得益于菜鳥七年來不斷對物流要素進行數字化連接和網絡化協同,也充分說明做好數字基礎設施就是菜鳥最大的戰略。 物流行業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之一,也終將走出單純依靠規模和價格的競爭,整個物流業正在進入全面的數字化時代。

全球化挑戰

  在此次物流峰會上,萬霖還提到了菜鳥“新三年計劃”的重點之一就是“全球化”,即未來三年內,菜鳥將把跨境包裹時效提升1倍,為中小企業提供跨境貿易主通道。

  此前,阿里全球化戰略中有個著名的“五個全球”,即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游,分別通過天貓國際、天貓出海、支付寶、菜鳥物流、飛豬等業務單元完成。 那么作為電商的基礎設施,物流網絡的國際化勢必成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這兩年來,很多海外淘寶用戶明顯感受到了菜鳥在跨境物流上的迅速提升,從而改變了他們的購物習慣。

微信圖片_20200701160048.jpg

  最典型的例子是速賣通在俄羅斯已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電商平臺,增長的背后是菜鳥與俄羅斯郵政合作,整合了俄羅斯德普達快運的物流資源,通過數字化改造,提升其配送效率。 這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全球其他地方: 在歐洲偏遠的加納利群島,菜鳥通過西班牙郵政的合作,把全球速賣通商品送到島上。 在澳大利亞,菜鳥的大件物流讓當地人像買一件衣服一樣,輕松購買整套中國家具。14米長的龍舟也可以送到悉尼達令港。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商品通關平均時長是36個小時,通過菜鳥的關務平臺,降低為線上操作0-3小時清關,其中99.9%的線上申報包裹獲得秒級通關。 能夠高效快速送達到全世界,與菜鳥7年來堅定的全球網絡布局密不可分。依靠在國內積累的管理標準和技術體系,菜鳥已經將物流基礎設施鋪向了全球。 在軟件上,它實現了對全球物流要素的智能鏈接,包括最前端的攬收快遞員,最末端的配送快遞員,以及貨運包機、中歐班列、貨輪,還有遍布全球的倉庫。菜鳥通過物流大腦,用算法將這些物流要素組合,選擇最優的方案。 在硬件上,菜鳥在全球建立了ehub物流樞紐,去解決關務、貨物中轉的問題,還運營了核心的包機線路,建立區域的卡車網絡,讓這些關鍵性的節點效率能夠顯著提升。

微信圖片_20200701160053.jpg

  目前,菜鳥的全球包裹網絡,已經遠遠超出同類企業的布局,承載了70多萬家進出口外貿企業貨通全球。 在峰會上,菜鳥宣布將著手在泰國、俄羅斯、西班牙、美國等地增設物流樞紐設施,并計劃在未來9個月內新增1000架次出口包機,未來三年通過近200萬平米海外倉為中小企業備貨出海,從而建設一張全球最大的包裹網絡。 結語

  菜鳥的初衷是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是為快遞行業賦能的基礎設施,菜鳥利用自己的優勢做了其他公司不能做、也做不了的事。

  當菜鳥逐漸在物流行業扮演起“水電煤”的角色,行業賦予它的責任也將更加重大。就像Google之于搜索、微信之于即時通訊、Facebook之于社交,這些公司在各自的生態里都占據著主導地位,作為賦能者的同時也尋求著行業與自身的共同成長。 從長遠看,菜鳥模式的商業價值才剛剛開始顯露,數字化帶來的經濟活力和全球化帶來的便利性或將改變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菜鳥、京東物流再提速,快遞業卷出新高度

從48小時達,再到次日達、半日達,快遞物流的進化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04月24日 15:36劉曠

新基建需要衛星物聯網 國電高科敲響萬物互聯大門

  7月25日11時13分,天啟10號(即“陵水號”)低軌物聯網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預計兩周后即可提供數據通信服務。這是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電高科”)天啟物聯網星座的第7顆在...

07月28日 14:29北國網

中央重提基建投資適度超前,有哪些考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更加強調在碳達峰碳中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下,聚焦發力減污、降碳、新能源、新技術、新產業集群等重點領域,“綠色基建投資”的特征進一步強化。這對各地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要避免以“...

12月24日 16:40中國經濟網

八部門部署物聯網“新基建”三年行動

到2023年底,在國內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推動10家物聯網企業成長為產值過百億元,能帶動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龍頭企業??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共同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10月13日 16:34中國科技信息

蔡崇信履職阿里巴巴董事長的“起手式”:菜鳥先飛!

目前,對于菜鳥申請赴港IPO,其估值尚處于早期階段,最后估值有待市場給予合理的評價。順豐此前傳出最快8月向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時,外界預期其集資介乎20億美元-30億美元(約156億至234億港元)。

09月28日 14:14一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