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鶴運用射頻識別技術建立乳品質量溯源體系
為了更切實地保護消費者權益,強化乳制品質量安全管理,飛鶴乳業變革傳統的質量管理方式,通過運用射頻識別技術(以下簡稱RFID)新技術實現了乳制品從牧場到餐桌全程覆蓋的信息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RFID技術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通過RFID標簽,實現快速讀寫、非可視識別、移動識別、多目標識別、定位及長期跟蹤管理。RFID技術通過對實體對象的唯一有效標識,廣泛應用于生產、零售、物流、制造、交通、公共信息服務等各個行業。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把RFID技術與產業的發展放在戰略的高度,采取積極措施,制定了相關發展計劃,已在RFID標準的建立、相關軟硬件技術的開發及應用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飛鶴乳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能力優勢,RFID應用領域不斷擴大。
乳制品質量溯源體系通過在奶牛上綁定射頻電子芯片(即奶牛的“電子身份證”),并在飼養、運輸、生產過程中不斷豐富完善相關信息,并將信息完整、詳細地集成于“飛鶴乳業乳制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統”中。這樣,飛鶴乳業、質量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就可以通過信息系統查詢相關信息,確保乳制品可靠、安全、健康。據介紹,該項質量溯源體系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從飼養到消費,全面實行信息化管理。二是全過程監督,確保乳品質量安全。
飛鶴乳業的實踐顯示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運用RFID技術建立的乳制品質量溯源體系,實現了對乳制品生產的全過程、多層次的監督,達到了監管信息共享、監管手段融合、監管層次深化、監管數據準確精細化,有效提高了乳產品質量市場監管能力。
相關文章
RFID假肢:射頻識別技術化腐朽為神奇
位于美國巴爾的摩的醫療設備制造商Infinite Biomedical技術公司從屬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旨在不斷改進義肢制作、尋找新的突破。該公司開發了MORPH(肌電控制RFID假手),這款假肢使用RFID技術幫助被截肢者完成...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將更多走入百姓生活
幫助用戶追蹤有可能走失的親人或發生意外時及時報警;老人帶著含有RFID標簽的腕帶,如果摔倒或碰到危險品或靠近門口時,系統會自動觸發警報;用于遠程醫療監護,老人可在家進行虛擬咨詢,醫生則利用知識庫自動獲得患者的醫療記錄……隨著上...
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車輛路口通行系統設計
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某些特殊用途的車輛,這些車輛通過交叉路口時,往往是通過交警臨時操作交通信號控制機改變信號燈的顏色或是通過相關人員直接上路指揮等方式以獲得在交叉路口的優先通行權。這樣的做法實時性和安全性都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