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冲击智慧物流第一股,到底“菜”不“菜”?--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菜鳥沖擊智慧物流第一股,到底“菜”不“菜”?

技術標準
翠鳥資本
2023-10-10
[ 導讀 ] 9月末,菜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成為阿里巴巴“1+6+N”之后首個正式進入IPO進程的業務集團。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

  “我們是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物流服務企業。”

  9月末,菜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成為阿里巴巴“1+6+N”之后首個正式進入IPO進程的業務集團。

  一時間“阿里概念股”,再次吸引各路資金的“凝視”。

  菜鳥創立于2013年,當時為了滿足阿里電商平臺上買賣雙方對物流服務需求,之后于2014年,菜鳥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為阿里集團的控股公司。

  成立十年之后,菜鳥踏上了IPO的旅程。

  據招股書,菜鳥曾進行過三輪融資,募集資金總額依次為100億元、60億元和150億元,投資者支付的每股成本分別為3.33元、5元和7.45元,一家海外基金今年早前對菜鳥的估值為200億美元。

  菜鳥的投資價值幾何?投資者應該將其放在電商領域里,抑或是物流服務商行業進行觀察?菜鳥的對手們究竟有誰?

  業內地位幾何?

  菜鳥本次IPO的公司全稱為“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其收入來自全球范圍,包括國際物流服務——跨境快遞、國際供應鏈及少量海外本地物流服務,以及中國國內物流服務,包括供應鏈及質量快遞服務。

  菜鳥在中國物流行業地位如何?

  招股書披露,2022年中國質量電商物流公司按收入計的排名,菜鳥排名第三位,市場份額為16.4%。

  財務數據顯示,2023財年菜鳥總收入為778億元人民幣,2021至2023財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1%。

  招股書對這份排名的前兩位,僅以字母代替,但對應市場份額分別為35.7%和20%。

  可以看出,市場份額最大者領先菜鳥將近20個百分點,菜鳥的收入優勢并不明顯。

  一份第三方機構的行業點評報告認為,菜鳥的競爭者是京東物流和順豐控股。

  這份報告進一步指出,菜鳥的擴張速度相對更快,利用和合作伙伴之間建立關系,將線下資源整合利用從而實現擴張,而上述兩個競爭對手利用自營和加盟的方式實現擴張。

  實際上,菜鳥的競爭力就是下沉的客戶群,覆蓋B端和C端,特別是有大量的淘系電商商家。

  值得注意的是,菜鳥在招股書中特別強調“不止于電商”的標簽,其所舉的例子包括:為一家快消品公司提供全渠道供應鏈服務,管理超過10萬個日均訂單;為汽車、新能源及其他工業制造商提供服務。

  有研究機構犀利地指出,順豐是眾多銷售貴重商品店家的首選物流快遞公司,其目標客戶一直是較為高端的商家、個人或者企業,而近幾年也推出了針對腰部客戶的服務,因此被投資者看好。

  因此,菜鳥想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需要在服務質量受到貴重商品店家的“加持”。

  大額補貼能持續嗎?

  通常來講,物流企業會通過補貼方式增加市場份額的“占位”,菜鳥也不例外。

  據公開報道,今年8月,菜鳥裹裹面向商家提供總價值13億元的寄件補貼,入駐商家最高可省1000元運費。據悉,這是菜鳥裹裹商家寄件業務誕生以來力度最大的補貼活動。

  實際上,菜鳥裹裹集合了中通、韻達、申通、圓通、百世、德邦快遞等快遞公司的物流運輸服務,用戶選擇對應的物流公司寄送快遞。

  花錢“占位”的模式,可能會受到沖擊。

  菜鳥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其他收入由2022年財政年度的人民幣5.29億元減少7%至2023年財政年度的人民幣4.9億元,主要是由于政府補助減少所致。“該減少部分被我們收取來自若干被投資公司的股息增加所抵消。”

  “對比2021年菜鳥1.69億元的其他收入,次年的環比增加是因為增值稅加計抵減增加,以及我們收到的政府補貼增加所致。”

  可以看出,菜鳥的其他收入變化與政府補貼增減有關,而菜鳥對外也是使用補貼方法,但這種方式能否持續,與未來市場有很大關系。

  虧錢的事實

  細看招股書,菜鳥有著凈虧損的歷史記錄。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財政年度,分別錄得凈虧損人民幣20.15億元、22.86億元、28.01億元。

  可見,雖然打著技術驅動的標簽,菜鳥的盈利情況并不佳。

  再來細看收入情況。

  其中,菜鳥國際物流2021-2023財年收入分別為290億、350億、369億元,國內物流2021-2023財年收入分別為201億、271億、360億元。

  可以看出,菜鳥的國內物流收入一直在追趕,而國際物流的增長很明顯地已經放緩。

  這里有一個令投資者憂心的細節。

  2021-2023財年,菜鳥自阿里巴巴集團產生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54.2億元、206.1億元、219億元,分別占各期間收入的29.2%、30.8%、28.2%。

  不難看出,阿里巴巴的“供血”已成為菜鳥收入的核心因素,換個角度而言,這可能也是公司未來最大的潛在風險。

  菜鳥發起IPO,試圖沖刺全球智慧物流第一股,價值投資人會買賬嗎?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劉強東點將女會計

好好算賬,降本增效。

05月15日 10:2921世紀商業評論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