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與快遞雙線發力,京東物流扭虧后奔赴下一個戰場
近日,京東物流披露的Q1財報顯示,一季度營收421.37億元,同比增長14.7%;凈利潤3.2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0.3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因業績穩步向好,京東物流的股價也持續攀升,近一月已上漲接近30%。與此同時,野村、富瑞等調研機構也紛紛看好京東物流,給予其“買入”評級。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京東物流已無后顧之憂。一方面,京東物流的基本盤一體化供應鏈業務增速出現下滑,另一方面,快遞行業內卷不斷,京東物流其他客戶業務也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
接下來,如果想要持續推動業績穩步攀升,那么京東物流不能不探索更具成長的業務。
“護城河”進一步拓寬
之所以連續虧損多年的背景下,京東物流可以一舉實現盈利,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其已跨越巨額投入期,成本愈發可控。

財報顯示,2024年Q1,京東物流營業成本為389.06億元,同比僅增長10.87%。對比而言,2022年-2023年,京東物流營業成本同比增速分別為28.71%以及20.93%。
縱向對比不難發現,相較往年營業成本接近30%的同比增速,2024年Q1,京東物流營業成本增速已大幅收窄,為利潤騰出了更多空間。
當然了,營業成本總規模接近400億元的現實,也決定了京東物流面臨的成本壓力并不小。因此,如果想要扭虧為盈,展現較強的成長性,京東物流也需要推動旗下業務高速成長。
財報顯示,2024年Q1,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業務營收205億元,同比增加11.1%;包含快遞、快運等在內的其他客戶業務營收216.4億元,同比增長18.4%。
可以發現,一體化供應鏈業務和其他客戶業務營收增速均超營業成本增速,這是京東物流業績穩步攀升的關鍵誘因。
結合此前幾年的發展歷史以及京東集團的主營業務來看,一體化供應鏈業務是京東物流當之無愧的基本盤。深耕物流基建多年,京東物流構筑了深厚的護城河,可以為家電家具、3C、生鮮等客戶,提供高質量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
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3月末,京東物流的倉儲網絡已幾乎覆蓋全國所有的縣區,包括由京東自身運營的1600多個倉庫和由云倉生態平臺上第三方業主經營的2000多個云倉,京東物流的倉儲網絡總管理面積超3200萬平方米。
在海外市場,截至2023年底,京東物流擁有近90個海外倉庫、保稅倉庫和直郵倉庫,覆蓋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得益于此,諸多企業出海均仰仗京東物流。
以榮耀為例,其在歐洲市場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為京東物流。2024年初,京東物流攜手榮耀在歐洲推出海外“前置倉”服務模式,法國、比利時、盧森堡等國最快可實現1日達。

對比而言,由于缺乏海外倉庫、轉運中心等高門檻物流基建,傳統物流企業在一體化供應鏈領域很難和京東物流分庭抗禮。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業務具備十分寬廣的商業護城河,但由于大環境承壓,市場需求走低,該業務也面臨增速放緩的挑戰。
2024年初,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披露的數據顯示,企業對市場需求偏弱感受較為強烈,反映市場訂單需求偏弱的物流企業占比超30%,中小企業占比近50%。這也決定了,企業的物流需求相對有限,物流企業的業績很難飛速攀升。
財報顯示,2024年Q1,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物流客戶數量為55760名,同比增長2.37%;單客戶平均收入為136636元,同比增長2.81%。可以發現,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物流客戶數量和價值增速都十分有限。
在此背景下,該項業務很難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一季度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業務營收僅同比增長11.1%,相較往年30%左右的增速,大幅回落。
顯然,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業務的護城河雖然寬廣,但難以持續推動京東物流的業績高速攀升。因此,京東物流需要探索新興業務,進而打開成長空間。
“沖高”的關鍵因素
眾所周知,原本只為京東平臺服務的京東物流,在2017年后,逐步向外界開放。2023年雙11,京東快遞成為快手特邀物流合作伙伴。2024年春節,京東物流又和小紅書達成合作。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部客戶使用京東物流,京東物流的其他客戶業務也隨之強勢增長,成為公司業績攀升的重要推手。
財報顯示,2024年Q1,京東物流包含快遞、快運等在內的來自其他客戶業務營收216.4億元,同比增長18.4%,營收占比51.3%,同比上漲1.5個百分點。整體而言,京東物流外部客戶收入達292.55億元,占比69.4%。
縱向對比不難發現,2024年Q1,其他客戶業務營收增速不光高于一體化供應鏈業務,并且營收占比過半,成為公司重要的營收支柱。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接下來京東物流將高枕無憂。隨著電商紅利收緊,快遞行業整體增速放緩。與此同時,行業價格戰持續進行。2023年,中國快遞業務單票收入為9.1元/件,同比下跌4.3%。
《快遞觀察家》認為,由于低價快遞產品利潤空間極為有限,成本高企,并且好不容易“上岸”的京東物流自然不希望卷入慘烈的價格戰。目前,京東物流正結合自身的物流基建優勢,持續發力高端市場。

比如,2023年末,京東快遞推出“次晨達”服務,北京、上海等9個省市的消費者最快可于次日早晨8點收到包裹。2024年5月,京東物流又升級“京東特快”服務,若實際送達時間晚于下單時系統顯示的時間,京東物流將提供全額運費賠付。
縱向對比來看,京東快遞的高端化戰略卓有成效。2024年Q1,京東快遞毛利率為7.7%,同比提升3.2個百分點,毛利為32億元,同比翻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京東快遞的利潤空間遠低于高端快遞業的代表順豐。財報顯示,2024年Q1,順豐毛利率為13.17%,毛利額為86.03億元。要知道過去幾年,順豐一直致力于打造中低端電商快遞“豐網”,毛利率已處于低位。
發力高端快遞后,京東快遞的利潤空間依然難以比肩順豐,說明前者的成本控制和議價能力,距離順豐還有一定差距。
在此背景下,京東快遞除了需要進一步洞察高端快遞用戶需求,更應該做的,其實是進一步夯實物流基建以及技術實力,持續降本增效,進而提升綜合競爭力。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