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熱的“冷”思考
物聯網如今真的很熱。
從其概念被大多數人知道,到國家擬出臺《物聯網發展規劃》,將其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考慮,僅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行業、媒體等對“物聯網”的各種說法更是一浪高過一浪。
而近日,物聯網又榮登全國高校申報設立的140個本科新專業名單。在這份由教育部向社會公布的名單中,“物聯網工程”專業不僅榜上有名,而且已敲定將于2011年開始招收新生。
物聯網成時尚
其實,此事僅僅是“物聯網熱”的冰山一角。物聯網概念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備受關注。
談起物聯網,每個與之相關的人都會精神振奮地告訴你: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之后信息技術的又一場革命,它將深刻地改變生活、重塑產業。而讓他們興奮的原因,就在于物聯網所描繪的智能生活、智慧城市的美妙圖景,更在于其展示的數萬億元級的市場發展空間!
而在追逐物聯網熱潮的過程中,政府表現出了最為積極的態度和熱情。自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視察無錫,提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在無錫加快建立中國的‘感知中國’中心。”此后,物聯網迅速以燎原之勢在神州大地蔓延開來。各部委忙著制定中央政策,欲統一推進中國物聯網發展,地方政府也紛紛上馬物聯網項目,建立物聯網中心,發展物聯網產業,試圖搶占物聯網制高點。甚至于各類大會小會都會提及物聯網,好像誰不說物聯網就“out”了。
除近日獲批的重慶物聯網產業基地外,上海物聯網中心也已經開始建設。而作為物聯網“發祥地”的江蘇無錫,更是來勢洶洶。據悉,截止到今年6月,無錫市共簽約物聯網項目125個,總投資98億元,包括物聯網專業園區建設、研發機構、項目開發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目前,無錫有物聯網公司20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物聯網人才和項目在無錫的集聚發展態勢。此外,北京、福州、深圳、廣州、昆山、成都、杭州等城市,也都加快了物聯網發展的布局。上個月,工信部網站發布消息稱,物聯網已被正式列入國家重點發展的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同時,工信部也已將物聯網規劃納入“十二五”專題規劃,正在積極研究推進。
同樣火熱的還有資本市場。目前,物聯網概念在國內資本市場風起云涌,可以說,只要沾上“物聯網”概念,就會一飛沖天——股票紛紛飆升。就在物聯網納入“十二五”規劃消息傳出當天,A股市場[FS:PAGE]大盤低迷的同時,物聯網概念股卻逆勢走強。
包打天下?無處不在?
然而,伴隨著物聯網熱潮的迅速蔓延,質疑聲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如今物聯網成了個筐,什么都可以裝!”這是一位網友發出的感慨,雖然有些極端,但也不無道理。
據該網友稱,近期有消息說江蘇無錫的物聯網已經開始開進縣里了——“智慧江陰”計劃借助物聯網的東風,正在加速進程。不過在仔細看了相關報道后,他發現,“智慧江陰”物聯網應用真成了一個“筐”。因為按照智慧江陰規劃,要做的事情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政府目錄交換體系平臺建設;電子政務內網和政府網站集群建設;呼叫中心、數據中心、災備中心;四大基礎數據庫應用拓展;數字城管、數字環保、數字檔案、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教學管理信息共享平臺。當然,只做這些,肯定不能算是物聯網,所以根據要求,“金卡工程”被納入這個體系中。把向市民發放醫保卡和農保卡的項目列入其中,按照 某種定義,自然就是物聯網項目。 對此,該網友調侃說,這模式值得運營商學習,“精 髓”在于它把物聯網當成了一個 筐,電子政務、IT應用、醫療醫保等等都可以算物聯網,自然也就可以借上東風。
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就強調,要規范物聯網的產業界定問題。看來,隨著地方政府 大舉搶占物聯網高地的“戰 爭”愈演愈烈,這個問題 已經到了刻不 容緩的地步。對于物聯網這種“包打天下、無所不 網”的趨勢,中國工程院院 士、中國聯通科技委主任劉 韻潔就表現出了擔憂。他認為,物聯網的應用領域覆蓋 到各個角各個領域,可以用“無所不包、無所不在”來形容,但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還應關注重點,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劉韻潔認為,目前物聯網發展要“去虛火,練真功”,“我們應該正視物聯網面臨的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踏踏實實地去做工作。”
而物聯網“虛火”,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鄔賀銓看來,包含了六個方面,即物聯網國內比國外熱、政府比市場熱、產業比應用熱、股市比投資熱,教育比科研熱、硬件比軟件熱。
而在應用方面,我國目前物聯網技術主要由政府采購,用于交通管理、健康醫療、市政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而且多數依托于科研項目的示范應用。對此,鄔賀銓認為,政府推動,讓物聯網產業擁有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要加快物聯網的推[FS:PAGE]進,還須通過政府投資示范工程,帶動行業廣泛應用,讓物聯網發展真正獲得商業驅動力,而不是完全依賴于行政強制力。
瓶頸亟待打破
的確,物聯網一直以來在安全、關鍵技術、產業發展、商業模式、標準及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等諸多方面遭到了各方質疑。同時,中國物聯網產業相對比較落后,也是不爭的事實。
奚國華也曾公開表示,我國物聯網發展還存在五大瓶頸:一是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但產業化能力不高,尚未形成規模化產業優勢;二是核心關鍵技術有待突破,在傳感器、芯片、關鍵設備制造、智能通信與控制、海量數據處理等核心技術上,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三是標準比較分散、體系還不完善,在國際上面臨標識等關鍵資源和核心標準的競爭;四是物聯網應用的規模和領域比較小,沒有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應用成本較高;五是物聯網承載大量的國家經濟社會活動和戰略性資源,因而面臨巨大的安全與隱私保護挑戰。
物聯網作為一個新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那么,我國應該如何理性發展物聯網?
對此,劉韻潔指出,目前應抓緊以下幾項工作:首先,國家應該在政策領域對物聯網的發展作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其次,在科研領域,要突破感知端產業的瓶頸,同時發展物聯網相關終端和設備。第三,物聯網相關軟件和信息服務。第四,要發展物聯網基礎支撐產業。
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董事局主席鄧中翰院士從物聯網的核心價值角度,認為只有突出其智能服務的特征,才能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物聯網產業。“物聯網作為網絡擴展的一種延伸,它的智能功能將給我們帶來價值,這就要求在終端和網絡平臺兩方面都要加強智能化。特別要強調終端的智能化,這就要求芯片集成通訊感知智能化信息處理等功能于一體,現在新興的SOC芯片需求將會越來越高。”鄧中翰強調。
對于目前國內研究物聯網機構數量眾多,但與應用需求相差較遠,缺乏大規模工程實踐牽引,重復性工作居多,基礎和核心技術仍需加大投入的問題,中國科學院物聯網專家趙壯建議,各地方政府應該根據自己的產業優點和地域特色,由政府推動一些示范項目,打造具有物聯網明顯特征和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形成上下游集聚,進而產生帶動示范作用。
前景廣闊
雖然困難重重,但物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一個趨勢,其市場前景還[FS:PAGE]是十分廣闊的。而在推進物聯網發展方面,我們也已經看到了一些積極的舉措和成績。
據記者了解,由包括國標委、工信部在內的11個部委下屬19個標準工作組組成的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已經籌建,未來將共推物聯網發展。
國家發改委已于今年1月委托中國工程院啟動了我國物聯網發展戰略規劃的研究,涵蓋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環境和安全檢測、國防軍事等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行業。
與此同時,國家積極推進“三網融合”,也將促進物聯網走向商業化應用。
而奚國華對物聯網發展,也提出了相關建議:“一是加強規劃指導和政策引導;二是加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三是加快物聯網標準體系建設;四是積極引導行業示范應用,要選擇重點領域和重點工程,積極開展物聯網行業示范應用,積累技術發展、產業應用、經營管理、政策實施等方面的經驗;五是高度重視物聯網發展帶來的安全問題。”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