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將科幻生活變為現實
“物聯網就像是生活中升起的一朵‘云’。”潘云鶴院士用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闡述“物聯網”。他說,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進入物聯網時代,智能醫療、環境監控、智能電梯、動物標識、電子錢包、智能電網等都將慢慢滲透應用到我們生活的每個領域。有專家預測,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其產業要比互聯網大30倍。屆時,很多以前只在科幻片中出現的場景,將成為人們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物聯網帶我們進入‘智慧生活’。”
昨日,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院士在揚妙論物聯網發展時說,溫家寶總理在今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眼下,國內物聯網產業發展速度之快是“很少見的”,各有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加緊科技研究,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工程院在進行相關規劃,各路商家企業也都在著手或準備投資物聯網。
物聯網不能“盲人摸象”
物聯網的定義是什么?潘云鶴院士介紹說,從1999年“物聯網”概念初步被提出,一直到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一份有關物聯網的報告引發全世界大范圍的關注,很多專家已對物聯網有初步的認識,卻又一致公認,到現在對于物聯網還沒有統一明確的定義。
不同行業,如通信行業、計算機行業、傳感器行業等,都從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有關物聯網的概念,且相互之間均不同。可以用“大象”打比方,這個大象就是物聯網,不同行業從不同的“部位”,也就是自己的行業角度得出不同的結論,就好比“盲人摸象”,只及一處,看不到全貌。
通過10年的概念發展,潘云鶴院士認為,可以用“C3SD”來總括物聯網,也就是通訊系統、感知系統、計算系統、控制系統和數據海等五大技術支撐系統共同組成了“物聯網”的含義。
生活中升起的一朵“云”
潘云鶴院士說,水流速度的變化會產生浪。信息流也是這樣,信息流的劇烈變化會產生大浪。而這個大浪會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盡管尚無明確統一的物聯網概念,物聯網發展也處于起步階段,但物聯網正在成為繼印刷、廣播、電視、互聯網等五大技術時代之后,推動人類歷史上第三次信息流形成的大浪潮。
物聯網就像是生活中升起的一朵“云”,自動照看著你的工作和生活,而這“云”里面包含了云計算、云識別等各種模式,也就是通過各種數據組合之后,它可以代替人,或者協助人進[FS:PAGE]行判斷和管理。
如何理解?潘云鶴院士舉了個例子,這個例子叫“腦腦互通”,實現人腦和計算機的一體化。據潘云鶴院士介紹,他在2005年訪問美國時得知,對方正在研究把猴子大腦的信息提取出來,用計算機來分析,最后讓猴子的大腦和計算機能夠進行連通,實現人為控制猴子的目的。“回國后,我就在浙江大學立了個項目,但費用只有兩百萬,買不起猴子,只好拿老鼠做試驗,我們把老鼠的大腦和計算機連接,成功實現了對老鼠的人為控制,你拿一只遙控器就能命令老鼠怎么走路。”
潘云鶴院士說,這項研究看似很無聊,但研究背后的價值卻非常高,如果試驗的動物是一只狗的話,給狗裝上攝像機,“腦腦互通”之后,通過人為控制,在地震時可以起到搜救作用。
為人類帶來“智慧生活”
“物聯網將會深刻改變人類生活。”潘云鶴院士認為,未來的物聯網將廣泛應用在電網、物流、家居、醫療、農業、國防、軍事等眾多領域,將呈現廣泛感知、海量聚合、智能處理、高效流通、及時調節等特點。
例如農業生態環境監測,潘云鶴院士舉例說,美國加州從上世紀80年代起,建設了百余個農業氣象站,監測太陽輻射、地下水、大氣溫度、大氣濕度、降雨量、風速、土壤濕度等信息。通過測定不同區域的基礎蒸發量,并通過互聯網發布,使農民隨時可以獲得不同地區合理灌溉農田的建議,年節水1.3億立方米,效益達到0.65億美元。
大田糧食作物方面,如法國2008年建立了農業區域監測網絡,對作物的苗情、長勢信息、與作物生長直接相關的環境信息進行獲取,并將相關數據發送到農業綜合決策網進行處理,以指導施肥、施藥、收獲等生產全過程。
在智慧醫療領域,過去醫院接受一名病人,僅入院登記就需要15分鐘左右;而采用RFID醫療卡,只需2分鐘。RFID標簽還具有快速賬務結算的功能,經機器識別身份后,3秒鐘辦卡機就會自動派出一張電子就診卡,在卡上存入500元以上的備用金后,病人就可以直接持卡去就診和配藥。人體佩戴的小型傳感器可收集心電、心率、腦電波、呼吸以及脈搏等各種健康數據,通過無線通信將數據傳給數據中心,從而達到實時監測的目的。醫生還能據此分析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并建議其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也就是說,物聯網將貫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決定著我們的行動。”潘云鶴院士如是說。
人物名片
潘云鶴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黨組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人工智能研究,是中國智能CAD和計算機美[FS:PAGE]術領域的開拓者之一,曾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