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識產權保障我國傳感網產業健康發展
要建立和完善傳感網標準體系,提升我國在傳感網標準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并要建立傳感網知識產權服務平臺,開展知識產權預警等工作,保障我國傳感網產業與應用的健康發展。
9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江蘇省政府在北京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試范區建設的合作協議,標志著部省合力加快培育傳感網這一戰略新興產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指出,要加快突破傳感網核心關鍵技術,形成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品牌。
李毅中指出,要圍繞傳感網產業鏈的關鍵環節,以解決制約我國傳感網發展的技術薄弱環節和趕超國際技術先進水平的技術領域為重點,集中多方資源,突破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加快形成較為完備的傳感網技術體系,形成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品牌。與此同時,要建立和完善傳感網標準體系,提升我國在傳感網標準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并要建立傳感網知識產權服務平臺,開展知識產權預警等工作,保障我國傳感網產業與應用的健康發展。
相關新聞:
無錫高新區推進物聯網知識產權工作
為加快推進無錫高新區內中科院研究所和國內著名高校研究院、物聯網相關研究院所等單位知識產權工作,無錫高新區知識產權局近日組織召開知識產權工作推進會。
無錫高新區知識產權局負責人希望園區內相關研究院所和參會單位及早謀劃,加快自主創新和專利申報,為園區的知識產權工作做出各自貢獻。該負責人表示,園區內相關物聯網研究院和科技企業首先要把自主知識產權開發作為創新的首要工作,為后期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提供技術支撐;鼓勵參會單位充分利用好當前各級政策資助,特別是物聯網相關的政策優惠,加快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搶占技術制高點;參會單位加強與專利中介服務機構的溝通交流,通過不斷開發創新點來加快成果轉化和提高市場競爭力。
知識分享:
物聯網與知識產權制度的關系
物聯網的健康發展,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里面就存在一個對物聯網核心技術信息的保護問題,而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信息的一種法律工具 。
知識產權屬于一種“信息產權”,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處于專有領域的一些“信息”提供的法律保護。 作為構建物聯網的核心技術信息是可以作為“商業秘密”直接得到知識產權法的保護的;而更多核心技術信息的固化、表達可以文學作品、計算機軟件、數據庫等形式取得版權和其他權利的保護;某些核心技術信息可以商品化,構成“信息化商品”受到商標、商[FS:PAGE]譽等權利有關電子商務的授權專利,美國已有1500多件,日本有接近200件。隨后的國家是加拿大、英國、荷蘭等的保護;物聯網中進行的商業競爭自然也要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制約和限制。不僅如此,現在知識產權的版權保護,已經延伸到在網絡環境中,對作品(也是一種信息)傳播、利用的保護,這對物聯網的健康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掌握物聯網核心技術標準,提前布局知識產權
物聯網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不同于傳統的通信和互聯網領域,知識產權都掌握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們每生產出一臺手機或設備都需要向他們繳納專利轉讓費。所以在物聯網的起步階段,我們應投入較大的精力進行基礎和應用方面的研究,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術,才不受制于人。在基礎研究方面,由于需要投入的人力和資金量非常巨大,所以政府和各大研究機構應能承擔起此重任,加大基礎研究的力度。在應用方面,各生產廠和運營商應加強技術創新,掌握一套核心的技術。并將創新成果申請成專利,得到充分的保護。除了進行核心技術儲備,我們還應該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只有將自己掌握的核心技術納入國際標準,才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相關文章
中科院劉海濤詳解傳感網技術及其應用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劉海濤:“那么傳感網和物聯網的關系是,物聯網是從產業和用戶角度來說叫物聯網,從技術支撐角度來說,它叫傳感網,我覺得最恰當的叫物物互聯、感知世界,你反過來也行,感知世界,物物互聯,那么這兩個...
走出書齋的無線傳感網絡教學體系
國家電網在無錫建傳感網研發機構
國家電網即將入駐無錫國家傳感信息中心“雙子樓”。4月22日,無錫國家傳感信息中心與國家電網信息通信公司就共建物聯網研發和產業化機構舉行了簽約儀式。據透露,國家五大網絡運營商目前已經有四家在錫建立傳感網研發機構,無錫也因此成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