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器網絡及特點
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無線通信和傳感器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日益成熟,推動了低成本、低功耗無線傳感器網絡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的發展。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具有很廣泛的應用前景:軍事偵察、環境科學、醫療衛生、工業自動化、商業應用等。傳感器網絡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這里主要介紹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概念、結構、特點,及在一些領域的應用情況,并對無線傳感器網絡未來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展望。
1 無線傳感器網絡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一組傳感器以Ad hoc方式組成的有線或者無線網絡,其目的是協作地感知、收集和處理傳感器網絡所覆蓋地理區域中感知對象的信息,并傳遞給觀察者。這種傳感器網絡集中了傳感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能協作地感知、監測和收集各種環境下所感知對象的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協作式信息處理,獲得感知對象的準確信息,然后通過Ad hoc方式傳送給需要這些信息的用戶。
2 WSN的主要特點
作為一種新型網絡,相比傳統的無線網絡,無線傳感器網絡具有如下特點:
1)大面積的空間分布 比如在軍事應用方面,可以將無線傳感器網絡部署在戰場上跟蹤敵人的軍事行動,智能化的終端可以被大量裝在宣傳品、子彈或炮彈殼中,在目標地點撤落下去,形成大面積的監視網絡。
2)能源受限制 網絡中每個節點的電源是有限的,網絡大多工作在無人區或者對人體有傷害的惡劣環境中,幾乎不可能更換電源,這要求網絡功耗小,以延長網絡的壽命。而且要盡最可能節省電源消耗。
3)網絡自動配置,自動識別節點 包括自動組網、對入網的終端進行身份驗證泐止非法用戶入侵。相對于那些布置在預先指定地點的傳感器網絡而言,無線傳感器網絡可以借鑒Ad hoc方式來配置,當然前提是要有一套合適的通信協議保證網絡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自動運行。
4)網絡的自動管理和高度協作性 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數據處理由節點自身完成,以數據為中心的特性是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又一特點。每個節點僅知道自己鄰近節點的位置和標識,傳感器網絡通過相鄰節點之間的相互協作來進行信號處理和通信,具有很強的協作性。
5)傳感器網絡的拓撲結構變化快 傳感器網絡自身的特點使得傳感器網絡的拓撲結構變化很快,這對網絡各種算法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戰。此外,如果節點具備移動能力,也有可能帶來網絡的拓撲變化。
3 WSN節點的結構
傳感器節點一般由傳感、數據處理、無線通信和供電等4個模塊組成。
[FS:PAGE] 傳感模塊包括傳感器和模數轉換模塊,負責檢測區域內信息的采集和數據轉換;數據處理模塊由嵌入式系統構成,包括CPU、存儲器、嵌入式操作系統等,負責控制整個傳感器節點的操作,存儲和處理本身采集的數據以及其他節點發來的數據:無線通信模塊由網絡、MAC、收發器等組成,負責與其他傳感器節點進行無線通信、交換控制信息和收發采集數據:供電模塊為傳感器節點提供運行所需的能量,通常采用微型電池。
相關文章
面向無線傳感網絡的構件化開發方法
隨著移動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網絡將是下一代網絡發展的大趨勢。而移動網絡的重要子網之一無線傳感器網絡能夠大大擴展互聯網的觸角。
昆侖海岸入主無線傳感網絡 物聯網感知暢通加速
1999年由IBM創造的“普適計算”概念,讓人們第一次暢想網絡無處不在的前景。如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讓這一預想有機會得以實現:無線網狀網(又稱為自組織網絡)可以構建多點對多點的網絡架構、ZigBee技術完成定位感知系統、RFI...
無線傳感網絡安全改進方案研究
無線傳感器網絡(Wireless-Sensor-Network,WSN)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的廉價微型傳感器節點組成,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的自組織的網絡系統,其目的是協作地感知、采集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中感知對象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