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網民展現智慧城市魅力
昨日,正在參加市“兩會”的市委書記陳云賢、市長李貽偉聯合向佛山網民朋友發出新春賀信。在向廣大網民朋友恭賀新禧的同時,他們也希望網友們以博客、微博、QQ、飛信、郵箱為利器,為佛山福祉注入共同動力,為建設開放包容和諧的網絡社會、走進民富市強幸福佛山而努力奮斗。
賀信中說,佛山全市人口600多萬,其中有“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網民逾500萬。這支以鍵盤、鼠標為武器的“智者”隊伍,推動佛山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走在全國前列,使信息化與城鎮化融合逐步展現智慧城市的魅力,使信息化與國際化融合日益拉近佛山與全球的距離。“是你們的智慧和創新,讓佛山市民的生活變得更加智能更加多彩。”
賀信中表示,正是廣大網友的踴躍參政議政,使佛山在全國率先形成“網絡政協”,使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建立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之上。佛山搭建起全市統一的網絡問政平臺,有注冊網民近15000人,基本實現全覆蓋、制度化、常態化。各級各單位按照市委“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的要求,努力探索與網民在線交流、網絡發言人平臺、電子信箱、微博等多種網絡問政方式,舉辦40余場領導定期與網民在線交流,網絡發言人平臺開通一年多來日均有效發帖量200篇以上,發帖數達5萬余篇,網絡發言人對網民有效發帖回復率達100%,匯聚了民智,有效解決了一批民生熱點難點問題。
賀信中說,2011年是“十二五”發展的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將把聽取包括網友在內的群眾意見作為決策的第一信號,抽出更多的時間與各位網友交流、討論問題;各級黨委、政府將進一步健全與網友交流的長效機制,努力把網友的關切轉化為執政為民的實踐,把網友的監督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動力,把網友的智慧轉化為改革發展的成果。
“到了‘十二五’末,佛山的制造業領跑全省、智能城市領跑全省、幸福感力爭領跑全省。”
——陳云賢
“政府就是要做實事的,不說廢話,想做什么,重點在哪里,大家看了心中有數就行了。”
——李貽偉
分組討論陳云賢“脫稿”半小時暢談對佛山未來的期待——
五年后幸福感
力爭“領跑”全省
“到了‘十二五’末,佛山的制造業領跑全省、智能城市領跑全省、幸福感力爭領跑全省。”昨日上午市政府工作報告后,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云賢,參加了順德區代表團的討論。
陳云賢在半個多小時的“脫稿”發言中,細說了他對政府工作報告的看法、回顧佛山過往遇到的三[FS:PAGE]大機遇,還一口氣說了他眼中佛山未來的“三個領跑”。
回顧:本屆政府抓住了“三大機遇”
昨日的討論中,陳云賢談論起《政府工作報告》。“文字精練、數字精辟、重點突出。”與簡短的工作報告一樣,陳云賢對工作報告的總體評價也言簡意賅。
在政府工作方面,陳云賢說,這一屆政府至少抓住了三次大的機遇。第一次機遇早在2007年的時候,佛山在產業轉型升級率先走出一步。
在陳云賢眼中,國際金融危機對佛山也是一個機遇。陳云賢表示,市委市政府利用這個機遇迅速擴大招商。目前佛山國際五百強的企業,包括國內五百強的企業,很多都是在這個過程中進入了佛山。
第三個機遇是“后金融危機”。陳云賢指出,正在這個時候,佛山不僅對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而且對新興產業加以扶持,光電顯示、光照明、光子產業、新材料產業,以及現代金融業和服務業發展不斷加快。
展望:未來三大領域領跑廣東
工業產值:“我們佛山在‘十二五’末,經濟要領跑廣東,今天的工作報告我看了,我們的生產總值到‘十二五’末要力爭上萬億元,工業總產值要力爭達到3萬億元。我個人覺得這是可行的。”對于《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的工作指標,陳云賢顯得很有信心。
他解釋說,雖然現在與深圳比,佛山的第二產業不如深圳,不過深圳更多的是高科技產業,而工業、制造業這一塊,佛山目前是最強大的,如果三舊改造方面,能夠有60%土地用于發展中小企業的扶持,那他堅信“十二五”末制造業能領跑廣東。
“智能城市”:陳云賢還提出,在智能城市的建設方面,佛山也要領跑全省。目前,佛山對新興產業的培植大幅度提升,比如說LED產業,全國的總產值廣東超過了2/3,而廣東的總產值,佛山則超過了2/3。另外,光伏產業這個現在國內領先的產業已經放到了佛山,光電顯示南海、順德都有。
“現在在這個基礎上的智能教育、衛生、文化、社區、交通、警務等已全面推進,我有信心佛山的智能城市的建設能領跑廣東。”
“幸福佛山”:第三個“領跑”是“民富市強、幸福佛山”。不過在這方面,陳書記顯得“底氣”沒前面兩個“領跑”足,多次強調“力爭”。
“我在順德當書記的時候,曾問外資企業的老板為什么選擇順德,他們除了產業鏈條配套外,還提出了兩個理由,一是這里的教育體系比較完善,第二社會治安有保障。”陳云賢用自己的經驗,解釋了他所認識的“幸福”。
他還說,2010年,市政府支出的財政收入超過300億元,其中民生的支出[FS:PAGE]60%,加上社會事業的支出,則超過了90%。這比原來都有非常大的增長。“做好宜居宜商宜發展的城市建設,真正能夠給民眾,包括大學生以及外來人員、企業家一種投資、創業、就業的平臺。這幾方面結合起來,就形成了幸福佛山。
會場外本報記者“偶遇”李貽偉談報告——
政府就是要
做實事,不說廢話
昨日上午10時30分,原定南海區人大代表團討論因故取消,但市長李貽偉顯然沒有收到通知,上午10時45分,他抵達佛山賓館三樓,看著空蕩蕩的會場,才知道自己撲了個空。
正當打算啟程返回時,一群特殊的小朋友和本報多名記者把市長“逮住”了。
記者抓住市長會議間難得的空閑,就政府工作報告等問題進行了采訪。“政府就是要做實事的,不說廢話,想做什么,重點在哪里,大家看了心中有數就行了。”談及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精煉,李貽偉如此回應。
對于報告中提出的深化組團城市建設,增強市級政府在組團布局方面的統籌能力。李貽偉坦言,之前對于組團概念的研究比較少,“組團意思就是多中心,但中心太多,張力就分開了。”他表示,提出東平新城的“強中心戰略”,就是希望打造一個城市高點,避免張力過于分散。“每個組團中心的功能既要完善,又要具有一定的特色,尋找到差異化的特點。”
對于報告中提到的學習型佛山建設,使全體市民享受終身教育。李貽偉表示,今后佛山要把學校的資源都利用起來,除了老年大學之外,也要讓農村居民能夠享受到價格低廉、甚至免費的學校教育,“農民的文化素質提高之后,收入自然就會有提高。”
談及產業轉型方面,他說,產業的轉型升級,將使得佛山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政府財政也可從中受益。一方面,可以促進就業,提高佛山產業工人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總體提升,助力幸福佛山的建設。
市長對話小記者
市長被本報多名記者和一群特殊的小記者團團圍住,小記者們也不甘示弱爭先恐后地提問:“李叔叔,可以問您幾個問題嗎?”看著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李貽偉饒有興致地坐下與大家細談。
必答題——
市長的幸福是什么?
三水街道第四小學5年2班韓廣譽第一個提問:“請問您的幸福是什么?您學生時代最幸福的假期怎樣的?”李貽偉笑著說:“最幸福的假期,就是可以偷懶不用干農活,我在農村長大的,假期要下地干活,哪像你們這么幸福。所以對我來說,不用干活就最幸福。”
“李叔叔,您說要建設幸福佛山,我們卻感覺不[FS:PAGE]大幸福。”李貽偉微笑著反問:“為什么不幸福呢?”“我們的作業很多,壓力很大。”小記者說。“討厭是干不好一件事情的, 只有愛上學習,才會覺得幸福。”李貽偉答。
選答題——
市長的給力措施是什么?
“佛山還有什么給力的措施,可以讓我們幸福起來的?豐富我們的假期生活呢?”聽著小朋友們新潮的題目,李貽偉有些迷惑:“給力,是什么玩意呢?”“就是支持啊!”有孩子脫口而出。
“現在的假期活動還是比較少,我跟教育局說一下,多增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社會實踐活動。”李貽偉笑著說。
提到課余活動少,李貽偉來了興致,提出和孩子掰手腕!“你們兩只手一起,看能不能把我掰倒。”打敗了兩個小朋友,李貽偉有點得意:“我的體力還不錯。”
趣談:替本報女記者找對象
“我首先聲明,現在是閑聊,30號那天才是新聞發布會哦!”不過,面對一個又一個跟報告有關的問題,李市長在回應了幾個之后,就“岔開話題”了。
“我覺得你長得很像一位明星,對,濮存昕,特別是帶著個黑框眼鏡,很不錯!”在對本報這名男記者點評過后,他突然轉身向本報的美女記者“發難”,“你有男朋友么?考慮一下這個濮存昕型的!很不錯的!女追男很正常的,看到喜歡的就要大膽追求!”結果,本報美女記者當即臉紅回應,“我們是同事,是好朋友啦!”
接著,李貽偉笑言自己讀大學時是“感情菜鳥”,鼓勵現場的年輕記者們要大膽勇敢去追求愛情,“我讀大學的時候啊,是個書呆子,又不懂甜言蜜語,根本吸引不了女孩子!不要學我這點啊!”市長此話,引起現場一陣哄笑。
誠邀:請記者們一起吃午飯
在接受完小記者們的輪番轟炸之后,本報多名記者繼續和李貽偉展開閑聊,話題從《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到個人生活,甚至大學時的感情故事……閑聊長達一個鐘,盡展親民形象。
很快到了中午12時,與記者閑聊了一個多小時的李市長也站起身來,“中午啦,你們要請我吃飯啊,還是我來請大家吧!”說完,李貽偉拉著在場的10多位記者一起去用餐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